APP下载

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8-01-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9期
关键词:群酯瓣膜病华法林

吕 斌

(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海城 114200)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加,其发病率逐渐升高。抗凝治疗在房颤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临床上主要采用华法林和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进行抗凝治疗,但两种药物的优劣性尚存在争议[1]。本文旨在探讨比较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这一阶段在我院治疗的80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6~81岁,平均年龄(54.23±12.21)岁;文化水平程度:大专以下32例;大专以上8例;对照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37-86岁,平均年龄(54.96±12.87)岁;大专以下28例;大专以上12例。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常规控制心律。检查血常规、肾功能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口服华法林钠片(国药准H19993692,河南中杰药业有限公司)的方式治疗,根据INR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直至INR值稳定于2-3的范围。研究组采用达比加群酯胶囊(国药准字J20130064,上海勃林格殷翰药业有限公司)治疗,2次/d,每次110 mg,服用时应采用整个吞服的方式,避免压碎、掰开或咀嚼。若出现漏服的现象,应在当天补服,用药间隔需≥6小时,随访时间均为1年。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及出血情况。出血评定标准[2]:患者出现瘀斑或牙龈、皮肤等部位出血为轻微出血;患者排便时出现血状、黑便或呕血及咯血等为少量出血;患者出现缺血性脑卒中或每次出血量超过300 mL为大量出血。凝血指标包括 PT、APTT、INR、TT和FIB。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例和百分率[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用t检验,若P<0.05,则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治疗后,研究组凝血各项指标分别为:PT(12.87±1.22)s,APTT(39.96±5.81)s,INR为(1.18±0.21),TT(98.82±25.64)s,FIB(2.47±0.42)g/L;对照组分别为:PT(13.29±1.45)s,APTT(43.51±6.22)s,INR为(2.36±0.74),TT(89.71±21.01)s,FIB(2.94±0.68)g/L。由此可知,两组 PT、TT、FIB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INR、APTT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出血情况比较:研究组轻微出血2例(5.00%),少量出血1例(2.50%),大量出血出现0例(0.00%);对照组轻微出血3例(7.50%),少量出血1例(2.50%),大量出血出现0例(0.00%)。由此可知,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即房颤,人工瓣膜置换或瓣膜修补的患者发生的房颤,在房颤患者中所占比例较大[3],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者会出现缺血性卒中等一系列并发症,从而增加治疗风险,造成患者残疾或死亡。因此,探寻安全有效的药物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非常必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INR、APTT显著优于对照组,但两组PT、TT、FIB等凝血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且两组的出血情况亦无明显差异。由此可知,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二者之间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达比加群酯的出血风险系数更小,较华法林更为适合应用于非瓣膜病心房颤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其原因:华法林是首个治疗非瓣膜病房颤的抗凝药物,主要以口服的方式进行服用,但易于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且剂量差异性较大,使用过程中需不断监测INR(国际标准化比值)[4],加上出血量大等因素,导致其在临床上的使用受到限制。达比加群酯属于一种新型的非肽类直接凝血酶原抑制剂,是达比加群的前体药物,主要以口服的方式用药,当肠胃吸收药物后,可在体内产生达比加群,达到直接抗凝血活性的效果。达比加群酯具有起效迅速、药物相互作用小、血药浓度较为稳定等特点,且不需对凝血指标进行定期监测,但仍存有不足之处,如半衰期短;若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容易出现用药受限、解毒受限制等缺点[5]。由于受到样本量、时间等因素限制,本研究未对两组患者的血栓栓塞、护理干预措施等情况进行分析,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采用达比加群酯或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临床效果均较好,但达比加群酯出血风险系数较低,主治医师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中可多采用此类药物。

猜你喜欢

群酯瓣膜病华法林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三维超声联合超声二维斑点示踪技术在心脏瓣膜病评估中的价值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达比加群酯不良反应的文献调查分析
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达比加群酯的研究进展
华法林出血并发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