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汉东北史研究的新突破
——评《秦汉辽东郡防务研究》

2018-01-23杨雨舒

地域文化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辽东边塞秦汉

杨雨舒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于凌博士独著的《秦汉辽东郡防务研究》一书,已于2017年1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秦汉辽东郡防务研究》是2013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书共22万字,分为引言和正文七章。本书以燕秦对峙、争夺辽东郡为开端,止于公孙氏割据辽东,全面展示了秦汉时期辽东郡防务形式的变化及其成因,阐释了防务建置的调整及其影响,进而论述了辽东郡的防务作用与地位,大致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概述了选题视角及价值,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交代了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分析了秦代辽东郡的防务问题,指出辽东郡的防务核心问题在于秦王朝对东北边地的控制,推行郡县制、修筑驰道之举有利于维护统一局面,修葺长城边塞和推行戍边制度的做法有利于震慑箕子朝鲜和管理边塞吏民。第三,分别探讨了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期、西汉中后期、东汉初年、东汉中期辽东郡的防务制度、防务形式与防务对象,并指出各个时期辽东郡防务的变化及其特点。第四,全面总结了辽东郡防务的地位与作用,指出辽东郡的防务体系在东北抵御朝鲜、秽貊部族,在北边抵御匈奴、乌桓、鲜卑,对内预防逃亡、安置流民、稳定边地治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设置郡县、修筑长城、内迁乌桓等制度奠定了辽东郡的防务体系在秦汉北边防线上的军事防务地位;辽东郡是秦汉王朝经略东北的军事重镇,承担了部分治理东北边务的职责,其防务地位同样突出。书后附有辽东郡防务大事年表和参考文献可供读者查阅。

从古至今,防务都是攸关国家安全的重要事务。秦汉时期,辽东郡地处东北边陲,民族关系复杂,防务问题尤为重要。该书以“辽东郡的防务”为切入点,对秦汉时期辽东郡的防务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不仅涉及了学术界以往关注较少的问题,同时也对尚存争议的热点问题做出了见解独到的回应,是秦汉东北史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通读《秦汉辽东郡防务研究》一书,笔者认为,该书的可贵之处,是在秦汉东北史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第一,是研究视角上的新突破。谈到防务问题,一般都会从军事的角度探讨,然而该书却把它上升到制度的层面,并把它与东北古代的地方行政建制联系起来。此外,把防务问题与秦汉两朝对东北边地的管控、社会管理以及边地稳定结合起来,这些都在研究视角上有了新的突破。

比如,以往的秦汉东北史研究成果,都强调东北边郡在军事戍防上的重要性,但是研究多以郡县设置为切入点,论述边塞的功能与作用,阐释东北民族兴起后对边地的军事侵扰。本书则以防务作为研究的主题,以辽东郡为个案,考论东北边郡防务体系的构成、变迁、作用与地位,详尽地考察边塞的修葺状况,梳理不同时期的防务重点,总结防务隐患与防务成就,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以辽东郡为代表的边郡的防务状况、制度建设与成效。

又如,以往的学术研究多从东北民族对边郡的侵扰作为切入点探讨问题。本书将其列为辽东郡的防务对象之一加以考察,拓展研究视角,将对辽东郡的防务构成威胁的事件串联起来,归纳概况出不同时期辽东郡的防务重点、难点,探讨这些防务问题的解决途径与效果。

再如,以往学术研究中较少关注东北边郡吏民的民族身份、社会身份,而将其统称为汉人。该书的作者注意到秦汉王朝经略东北边郡的进程中,边郡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华夏民族聚合过程,而随着防务制度的推行,边郡的吏民在社会身份上更为复杂。在新的研究视角下,作者对辽东郡边民的构成与管理进行专题研究,探讨了辽东郡防务的社会基础、边民融入汉人的历史进程等前人较为忽视的问题。

第二,是研究资料上的新突破。以往的秦汉东北史研究,大都在挖掘文献记载与边塞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围绕辽东郡的郡县沿革、治所、疆域进行历史地理辨析。该书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了学术研究的史料瓶颈,结合郡国制度、城邑制度、烽燧制度、屯戍制度等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运用出土的秦汉法律资料、行政文书资料,较大地扩充和丰富了研究史料。

比如,《二年律令》是西汉初年推行的法律。该书将其中与防务相关的职官制度、边塞机构与管理制度、治安管理制度、逃亡犯罪等史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为深入研究西汉初年辽东郡的防务问题提供了新的史料依据。

又如,该书在考论辽东郡官吏的防务职能时,综合了以往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秦汉制度史、秦汉政权地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参考了《二年律令·秩律》中的相关律法,参照了《尹湾汉墓简牍》中的行政文书,从而使论述更加充分、清晰。

再如,作者细致收集了秦汉时期与辽东郡防务事件相关的史料,论述了东汉中后期辽东郡太守的防务事迹,这些都是在前人研究辽东郡、辽东太守的基础上对史料的重新整理和创新性研究。

第三是研究方法上的新突破。秦汉东北史的研究资料有限,传统的历史考据与比较分析的方法难以全面展示辽东郡的防务问题。该书从微观入手,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可信的论述,从而由以辽东郡的防务问题为切入点,全面展示了以辽东郡为代表的东北边郡在秦汉时期的防务状况。同样,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史料,作者以专题研究的方式分阶段进行研究,每个阶段都选定最具代表性的防务事件或防务现象为切入点,兼顾横向的比较与纵向的关联,巧妙地整合相关史料,力求做到布局清晰、规整,论述严谨、有力。

作者在第一至六章中逐步解析辽东郡的防务形势、防务对象、防务危机,在最后一章中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引言中的四项防务问题相互照应,水到渠成地阐明辽东郡的防务地位,这种结构上的前后照应是作者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前后铺垫的结果。

此外,作者在研究中引入“国家安全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以秦汉史学研究为基石,以史料为依据,借鉴民族学的理论界定东北边民的民族身份,运用社会学的定量研究和人文主义方法论探讨辽东郡防务危机的社会根源与社会影响,采用军事学理论和方法探讨辽东郡防务中对弈双方的战略、战术,并以此构建东北防务研究的理论框架。

当然,《秦汉辽东郡防务研究》一书也存在着若干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缺少东北通史的研究视野,缺少与西北、西南边郡防务的比较研究,因而其定位缺少横向与纵向的坐标,未来还有继续深入探讨的必要。书中的研究下限为公孙氏割据辽东,文中对于此后辽东郡防务形势的走向、防务地位的变化没有做出明确的交代,没有从东北通史的视野深入挖掘辽东郡防务制度对后世的影响,这方面的内容仍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讨。

二是全书没有一幅秦汉时期东北边地疆域图和防务态势图,没能给读者展示出清晰的时间和空间概念。秦汉时期,辽东郡的疆域、东北边郡的疆域都曾出现变化,如燕国时期的辽东边塞、蒙恬率军修筑的辽东边塞、燕王卢绾修筑的辽东边塞因具体位置不同,需要分别标识。汉代玄菟郡内迁、辽东属国设置都划分出部分辽东郡的属县,这些内容也都适合以疆域图的形式介绍给读者。同样,燕秦对峙下辽东郡的防务态势、西汉初年匈奴对辽东郡的军事侵扰、汉武帝时期辽东郡的军事态势、王莽时期辽东郡的防务态势、乌桓内属和辽东属国设置后辽东郡的防务态势也可以用防务态势图的方式展示给读者。我们期待着本书再版时能补充上述内容。

但是,瑕不掩瑜,本书的出版还是为今后东北秦汉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开拓了新的思路,堪称秦汉东北史研究领域的新突破。

猜你喜欢

辽东边塞秦汉
相见欢·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感
明代辽东镇险山参将地方城堡
我与秦汉东北史研究
心向辽东
邻体干扰模型在辽东油松人工林中的应用
边塞饮酒记
梦回边塞
秦汉宫苑的“海池”
流变与传承
——秦汉时期“伏日”考论
隋炀帝「辽东之役」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