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象科教片创作初探
——从《变暖的地球》《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获奖谈起

2018-01-23段京蕾

今传媒 2018年8期
关键词:专题片气候变化气象

段京蕾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 100081)

2017年1月9日,在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科教影片《变暖的地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气象科普领域的又一重大收获。

作为中国首部关于地球变暖的大型科普电影,《变暖的地球》引导中国公众全方位了解地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倡导采取节能、环保的日常行动,同时向全世界阐明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环境的重视、对气候变暖的关注,表达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正在并将进一步为减排和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

除了《变暖的地球》斩获殊荣之外,另一部科普电影——《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也荣获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科教片奖”。

这两部科教片均是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与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共同创作完成的,先后斩获国家级的大奖,足以证明这两部科教片在艺术创作上的突破。

章道义在1983年出版的《科普创作概论》一书中将“科学普及”定义为“把人类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以及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广泛地传播到社会的有关方面,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用以提高学识,增长才干,促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

百度百科对“科教片”的定义为:用于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影片。可见,科教片是电影的一个品种。电影的其它品种有故事片、新闻纪录片、美术片等。这不同片种的影片有着相同或相近的表现形式,那就是他们都应用了活动的、逼真的(或绘制的)影像及声画结合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特定的内容。科教片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它同样散发着艺术的芳香[2]。

科学和艺术表达形式虽然存在着差异,但都来源于实践和观察,都是对大千世界的创新性描述。

气象与每个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公众对气象科普关注度的提升,他们的需求助力了气象科教片的创作。气象科教片主要反映的是气象类科学知识,揭示的是气象的奥秘,是人类社会普遍认可和遵循的规律。其内容涵盖生活服务与健康、气象知识、气候知识、气象历史人文、气象灾害、气象奇观、生态环境、农业气象、气象科技等各方面。

气象类科教片借用了最大众化、最富感染力的电影形式来传播基础气象科学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加深大众对气象科学过程、科学方法的了解,对气象科学的社会意义的理解,通俗地说,就是增强大众处理实际气象问题、防灾避险的能力。

一、气象科教片的发展流变

气象科教片的创作源于气象科普专题片。在九十年代中后期,陆续有多部气象科普专题片问世,其中《冰清玉洁话霜雪》《趋利避害话暴雨》等专题片还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1999年,气象部门制作的《二十四节气》还曾荣获第七届全国科教音像制品二等奖。2001年,随着中国气象局华风集团在CCTV-10科教频道推出《今日气象》栏目开始,气象科普专题片的数量较之前有了明显增加。2006年,中国气象频道开播,这个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频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气象科普专题片的传播需求。

随着全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广泛关注,公众对气象科普专题片的需求也随之增强。其创作也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逐步走出一条从单个的气象科普专题片的传播到以气象科普片的栏目化运作的路子。

以中国气象频道为例,其有关气象科普的主要的栏目就有:《健康物语》《气象与建筑》《唐风诗雨》《气象百问》《风雨人生》《气象万千》《中国地理探奇》《风云纪录》《一方水土》《农业气象》《古气候探秘》《重大气象科学事件》等。

而在这诸多的栏目中,又以灾害类及自然环境类气象专题片的创作在业界独树一帜。

近十年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建成了中国最大的气象科教片库,已完成包括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经典气象科普、气象与社会等多个系列,5000余部(集)科教片(纪录片、动画片)的创作,对包括气象影视中心在内的全国气象影视业务发展和中国气象局向社会各界开展气象科普工作形成了强大的支撑。

二、气象科教片的创作

一提及气象科普,普通百姓脑海中闪现的可能是神秘奥妙的内容和艰涩难懂的表达。

北京科学电影制片厂原厂长张清曾说:“过去我们总是想应该要观众知道什么,现在却常思考要让观众感受到什么了。”

从“知道”到“感受”,这正是气象科教片创作的方向。

(一)故事化的真实叙事

截至2018年6月,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已经完成了自然灾害类栏目《风云纪录》500多集。它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真实记录灾害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为进一步揭示灾害的机理提供参考;以唤醒人们的安全意识、传授人们遇到危险时所应采取的科学应对方法为目的,内容领域主要是与自然灾害有关的、遇险、救助、自救、疾病安全、社会公共危机等几个方面。

对同一次重大气象事件,甚至同一次灾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讲述,也会有不同的记忆。其中,最真切而又最有见地,莫过于亲历重大气象事件的亲历者的切身感受。记录一次自然灾难或地理灾难的发生的原因、经过及结果,并汲取出可贵的经验,把亲历者的经历作为一个完整的情节融合到整个气象事件中去。

我们以该栏目中讲述台风的《致命气旋》为例,编导认为“如果拍台风,情节线其实是台风之下人的命运[3]。”

“在《风云纪录》的节目创作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在纪录片界广泛应用的故事化叙事的表现手法,即在不违背真实的前提下,在以事件为线索的叙述过程中,设置悬念、展现细节、铺陈事实的纪录方式[4]”。

与亲历灾难的当事人进行细致访谈,关注灾难中人的命运。用史料和实地拍摄的镜头来还原当时的现场,并用特效来营造故事的氛围,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对于台风的表现,我始终不愿意仅仅猎奇地说这是灾难。而是想把台风当做一个生命去描述。它有它特定的情绪,也有它的无奈。它死亡的状态,也充满了悲剧感。在解说词里,我尽量用人的口吻去描述台风,从太平洋暖池里诞生、一路向陆地走来,一路成长,青年了,壮年,登陆……[3]”

这种情节化的叙事策略,摆脱了说教,满足了受众的认知需求,也使得自然灾害类气象专题片彰显出人文主义的关怀,增强了人性的色彩。

(二)讲好一个有关科学的故事

关于气候变化的电影,国外的商业大片奉献了诸如《天袭》《未来水世界》《彗星撞地球》《完美风暴》《冰河世纪》《龙卷风》等科幻大片,但基于假想的科幻故事性明显大于科学性。

一百年来,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了不足1摄氏度,却带来了地球大气圈内翻天覆地的变化。地球变暖与人类生存已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科教片《变暖的地球》引导公众全方位了解地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倡导采取节能、环保的日常行动。

如何寻求一种适合观众接受的叙事方式,讲好一个有关科学的故事。影片借鉴故事片创作的丰富表现手段和电影语汇,选取了近百年来地球平均气温升高0.74度这一独特的视角,将难懂的科学问题具像化,将之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用故事化的表述方式,既讲清了科学道理,又亲切易懂。

不仅如此,《变暖的地球》还在内部结构上有了创新。它寻求的是人物和故事。

节目一开篇,以发生在地球三级的故事作为开头。在青藏高原,变暖使得湖水上涨,牧民的家园被淹;在南极,冰架破裂,企鹅失去了繁衍的场所;在北极,海冰融化,北极熊面临新的生存危机[5]。三极相距遥远,但是变暖带来的影响却无一例外。紧接着,影片选取了全球范围内,远至图瓦卢、马尔代夫,近至中国广州、甘肃多地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及故事,层层推进,由表及里,由近及远,引导观众一步步地深入探寻变暖的原因。

这样的讲述,摆脱了对变暖概念刻板地描述,使观众在故事的呈现中理解了科学,感受到了科学之美。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同样的,作为第一部以农业的视角关注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深刻影响的科教影片,《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第一次将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联系在一起。低温、干旱、洪涝、病虫害……自然灾害频繁造访,并一次次突破极限。这种种超乎寻常的气候表现正在给中国的粮食生产带来深刻影响,对粮食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影片一开始讲述的是“气候变化引发的全球生态系统的变化”,这个概念很大,编导没有从宏观上来铺陈,而是从居住在喜马拉雅山的脚下35岁的次仁普吉发现格桑花开在海拔更高的山坡上,而以前不种植青稞的地方,这几年也种上了青稞这些生活中的小变化来讲述气候变化的影响,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气候变化不是大而空的话题,而是实实在在地在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不论她或他生活在地球的哪个区域。

大量的事实,生动的故事,娓娓道来的叙述节奏,一下子让这部影片有了感染人的力量,这为科教片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创造视觉效果:呈现艺术之美

电影是综合了艺术和科技的综合性艺术,是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作为重要的视听艺术载体,我们可以想像,如果失去了影像的视觉效果,无论影片的内容多么精美,思想如何丰富,也都会因为影像表现的缺失而变得寡淡,甚至没有了生命力;相反,具有震撼效果的画面则会让更多的人身临其境,感受到电影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变暖的地球》片长75分钟,其中就有30多分钟的三维动画。作为一部阐述地球气候危机的科普影片,《变暖的地球》采用实景动画技术,将不可思议的地球变暖之后产生的气候变难用极其逼真的方式呈现出来。于是,通过影片,我们看到了瞬间冰封的大地、温暖潮湿的大地变得干涸龟裂,滔天的巨浪淹没城市……这些只在科幻大片中才会想象出来的场景,此刻就真实地在身边上演。虽然这只是一种极端力量,一种夸张的科学想象。但创作者秉持的却是科教大片的理性精神,只是巧妙地借用了艺术的手段来做传达,这样的震撼视觉想必也在观众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从而在心灵上与创作者感同深受。

《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大量地运用了定时拍摄、微距拍摄、移动轨拍摄等多种特殊摄影手法,远赴青藏高原、台风、冰雪等各种恶劣环境中进行拍摄,突破常规性表现手段,为观众展现了一个无比宽广的世界。

为了增强画面的表现力,摄制组使用了当今最先进的高清拍摄设备,每次每个摄制组都是2台设备拍摄,在每一个拍摄点,都采用了大量的特殊拍摄手段,航拍、高速、放大、定时等等。为了获得最真实、最具代表性的画面,摄制组随时准备待发,经常面临险情。

另外,影片画面剪辑、动画设计、特效制作、原创音乐创作、录音合成、解说、整体包装、调色等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声音和视觉两方面,生动再现了三维立体的灾难场景。正是这样的呈现,才使得影片达到了高品质的影像效果。

近年来,随着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由于其具有可交互性、三维感、沉浸感的特点,这种革命性的虚拟现实技术,配合全新的视听叙事方法,可以在科普纪录电影中进行尝试。

三、科教电影:科学精神的传播

作为以科学普及为目的的影片,其科学传播本身的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从现象到本质,从认知到行为,是应该遵循的。

《变暖的地球》《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这两部科教片的站位都很高,它们均从负责任的大国的高度来表明立场,引发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和关注。正如金鸡奖评委对两部片子的评语:题材重大,具有全球视野,体现出现代文明的新思维,也展现出中国电影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既是两个令人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是两个存在巨大争议的敏感的话题,二者联系在一起,产生出更多的不确定性。地球气候变化本身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也很多。地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究竟造成哪些影响?区域性极度干旱、病虫害频繁爆发、种植带迁移、极端天气变化无常等跟地球气候变化究竟有什么关联?地球究竟是变暖了,还是变冷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需要创作者通过大量的采访和对事实的了解,去梳理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寻找科学的答案。

整部影片的拍摄过程,也是他们寻找答案的过程。比如气候变化到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看似没有规律的极端天气是否蕴含着规律?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有什么深层联系?此外,影片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内容如何取舍?结构如何安排?因此,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故事性的结构处理,形成了既尊重科学又讲究艺术性的影片创作风格。影片是国内权威的气候学家、农业科学家和电影人的一次联合行动,体现出了中国气象人、农业人、电影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影片中大量的科学研究数据,是第一次通过电影的表现方式来让更多的普通观众来了解。这种理性精神和艺术手段、情感力量的结合,正是对科学精神的有力传达,更是科教片创作中的新的尝试。

什么是科学精神?虽然学者和专家各抒己见,众说纷纭,但归根结底,核心是两个:怀疑和探索。或者说的更确切一点,用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默顿说的,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然后是发现和探索,这就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也已将“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发展目标之一。

无疑科教片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说过去的科教片,主要是技术推广片,科普专题片。其对象一般是针对某个地域和某种行业的人,目的是传信息,教方法,学操作,创财富。那么今天的科教片的对象比较宽泛,不受地域、职业的限制,目的是开眼界,学知识,拓思路,提高科学素质。过去是重科学知识的传播,现在则重科学精神的传播。

虽然近年来我国科教电影在内容及形式上都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纵观整个科教电影界,发展仍十分缓慢,和故事片在各方面的差距都比较大,落后于时代的步伐,问题主要存在于:科学性依然占主导地位;缺乏故事性、趣味性;拍摄者自身缺乏科学探索思考精神,对所拍摄内容一知半解;新的视听技术运用掌握不纯熟;缺乏市场观念,未产业化发展等。

总之,未来科教电影若想要有大的突破和发展,必须将科学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融知识点于故事情节中,并通俗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才是最重要的。

猜你喜欢

专题片气候变化气象
气象树
探索气候变化起源真相的艺术作品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天耀中华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片尾曲)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美中摩擦可能会破坏与气候变化做斗争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大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