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情系列与印象系列的音乐舞蹈特色对比
——以《宋成千古情》和《印象·刘三姐》为例
2018-01-23谢璐
谢 璐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一、品牌系列的历史背景与创作特色
(一)创作年代背景
1994年,宋城集团以《清明上河图》为摹本,并编排了这出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1997年正式对外公演。在剧团演出举步维艰的今天,宋城集团推出的《宋城千古情》却能够长达22年长盛不衰。
《印象·刘三姐》是印象系列山水实景演出中的首部作品,可称为全国乃至世界山水实景演出的处女座,“山水实景演出”这一概念因此诞生了。该演出于2004年3月20日首次正式在广西桂林市的阳朔书童山段漓江水域上演,奇山、绿水为景,蓝天白云为色,突出了广西民族风情。
(二)创作特色
两大品牌有自己的风格,但都达成了“文化为魂”的共识。《宋城千古情》是此系列品牌的一大核心竞争力,艺术形式多样化,音乐编排和谐有序。从太阳之祭、原始的献祭舞、插秧舞、狩猎舞,见证了文明演进的足迹,再到南宋的歌舞升平、“靖康之难”岳飞抗金、断桥相会、梁祝化蝶,体现了时代的变迁和中华的繁荣昌盛。“印象”系列以演员自唱山歌,劳动号子为主,配乐为辅,队形简单,舞蹈动作周期长,动作生活化。演出刚开始就是集体对唱山歌,刘三姐和阿牛哥在对歌中互相爱慕,但好景不长,村里的地主恶霸对刘三姐垂涎三尺,举着火把来抢刘三姐,于是就出现了“渔火”的场景,突出劳动人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辩论对歌”,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朴实和对平等自由生活的向往,剧情长达二十分钟,节奏较慢,又是少数民族的地方语言,观众难免审美疲劳,但还是回归了主体,突出了“印象”系列的主题与特色。
二、两大系列的形式、配乐、舞蹈创作方面的艺术手法对比
在演出形式上,《宋城千古情》在第二幕《宋宫宴舞》运用电影艺术为剧目承上启下;戏剧贯穿整场演出,利用戏剧性的旁白融入充分的体现在了故事的逼真性;第三幕《金戈铁马》讴歌了民族英雄岳飞的抗金精神,在一场民族战争巨浪中的奋不顾身,这一幕主要以武术、戏剧为主,展现了抗金英雄岳飞的神勇和他的爱国精神,戏剧冲突非常明显,高潮迭起,喜剧发展非常合理。而相对来说,印象系列的演出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体现当地人民的复杂心理和生活环境,宣扬当地和当地民族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印象·刘三姐》这部演出是以刘三姐的经典传说为题材,以山歌对唱、壮族山歌、音乐、舞蹈为主,渔夫划船也占了很大戏份,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整场演出配乐相对较少,山歌唱在山水间,舞在仙境中。
从配乐艺术特征上来讲,《印象·刘三姐》体现了广西桂林当地的民族风情,其配乐并不复杂,大多是以号子、弹奏乐(古筝、竖琴)、民族打击乐器为主,音色贴近大自然,嘹亮朴实,节奏多为散板,刘三姐和阿牛哥山歌对唱必然是《印象·刘三姐》必不可少的看点。水域舞台的第一幕配乐“船夫号子”,直截了当地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恰到好处。以《山歌好比春江水》作为背景音乐,更易抓住了观众的心,音乐缠绵,时而热烈,时而舒缓,歌声环绕在群山间,观众听得如痴如醉。而《宋城千古情》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配乐也比较丰富。在第二幕《宋宫宴舞》中的西域音乐、宋朝的编钟等五声、七声音阶的宫廷乐器配乐与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宫廷宴舞和各国舞姿搭配得相得益彰。第三幕《金戈铁马》中炮声、马鸣、万箭齐发声、小孩哭闹声等等配乐质量很高,悲壮的场景尤为真实。
站在舞蹈艺术的视角上看,《宋城千古情》的舞蹈演员都是经过严格的挑选,具有动作精确到位、舞台表演能力强、乐感强、感情丰富等特点。印象系列的舞蹈动作自然、生活化。从演出本身看来,出来的效果要符合“民族文化、原生态化”。其次是印象刘三姐的“月亮舞者”的人物角色早前是全裸出境,遭到官员领导的批判,这才高价制作了一件防人肤色的肉色紧身衣,一件透明色纱。60年代初的电影《刘三姐》成为了50年代的一个梦,插曲也是窥知人口。而如今《印象·刘三姐》中为刘三姐塑造了一个这样的形象,全裸出现在全世界人的眼中,虽然从演出的角度来看是赚了不少人的眼球,但这是对刘三姐的一种亵渎,而舞蹈只是作为了该“月亮舞者”出境的一个“借口”而已。
三、启示
通过对比研究,我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剧目内容编排需具有现实意义。2.艺术手法应该贴合大众情趣。3.深掘历史化突出地方文化特色。4.注重娱乐性,强调旅游者欣赏性与参与性的结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演艺行业的发展既遇到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通过对《宋城千古情》和《印象·刘三姐》艺术特色对比,我发现国内旅游演艺产品又呈现出创新周期长、特色单一、艺术质量较低等问题,所以本行业未来的前进方向应该从本土文化、艺术价值、产品创新几个方面来思考和改进,缩短内容和舞美的更新周期、深掘本土历史文化、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建立健全演员机制、开发剧目衍生产品,从产品内容上进行革新,并且强调观众参与性,提高旅游演艺产品艺术价值,满足消费者文化艺术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