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内普勒《19世纪音乐史》对结构史理论的实践研究

2018-01-23

黄河之声 2018年9期
关键词:音乐史史学历史

杨 博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达尔豪斯的音乐结构史是对传统叙事史学进行有效的拓展,以多维视角论证结构史在音乐写作中的适用性。克内普勒《19世纪音乐史》作为一部音乐结构史的力作,以结构的构建和描述为基础的历史编撰,以共时性的历史结构取代线性历史发展的“持续”链条,选择在在一个时间段内,著述者根据对其中音乐事件、音乐现象和音乐作品的观察,提出比较重要议题并结合相关的音乐历史事实,展开对音乐史的理解和诠释。目前就笔者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少有学者分析克内普勒《19世纪音乐史》这本著作的撰写方法论以及运用达尔豪斯音乐结构史的理论来论述这本著作对结构史的分析实践,基于以上情况的陈述和分析,笔者将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音乐结构史理解描述

(一)结构史与结构主义

结构史作为历史编撰的方式,是一种在20世纪中后期影响到欧洲各国学界的历史哲学观念和史学方法,结构史的产生和发展与结构主义思潮有关系,结构主义涉及了多门人文学科领域,如文学、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经过聚合和整理,构成有组织的稳定统一体,提倡系统分析、共时方法、深层阐释,具有“否定主体、否定历史、否定人文主义”三大特征,对传统史学以历时性的叙述方法持批判态度。

(二)达尔豪斯与音乐结构史

达尔豪斯音乐结构史中一个重要的史学观点是“同时现象的非同时性”。比如:19世纪后半叶在德国和奥地利分别出现了勃拉姆斯、瓦格纳、汉斯立克音乐大师,他们在音乐思想和创作中各有千秋,勃拉姆斯是古典音乐的捍卫者,反对没有约束和缺乏节制的感情,他认为感情应受到理制的制约,将精神态度以严谨的形式反映出来;瓦格纳是借助于大自然的音调来表现人类的经历,构成充满神秘感、包藏着凶险的乐曲,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关系,把他自己的内心描绘同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由此说明一个时间段的多维空间有几条线同时发展,用不同文化语境看待音乐的发展,研究得出的方法结果不一样。

(三)音乐结构史与方法论

以结构的构建和描述为基础的历史编撰,以共时性的历史结构取代线性历史发展的“持续”链条,以问题导向的分析史学取代传统事件序列的叙述,选择在在一个时间段内,著述者根据对其中音乐事件、音乐现象和音乐作品的观察,提出比较重要议题并结合相关的音乐历史事实,展开对音乐史的理解和诠释。

达尔豪斯明确指出音乐的结构是描绘机制和社会的作用以及确定风格、作曲技术规范和美学观念,它们是音乐史上制约个人和群体行为的“参考系统”。以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而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作曲技术分析正是论述音乐史上各部作品的理论,可以最大限度的弥补传统史学只因叙述作品而导致音乐史学理论的匮乏,论述音乐的结构就是以系统音乐学理论来论述作品的实质,这也是音乐结构史编撰的立意所在。

二、《19世纪音乐史》对结构史理论的实践分析

(一)共时性的研究对象

布罗代尔曾说过:“同时存在结构的不同的‘时间节奏’,这里的时间指重叠起结构的‘时间’它们在地理条件、社会结构、政治观点等方面产生不同的节奏,这种异质性节奏体现在结构上,它们不只是通过年代而不同,而且通过它们的变化速度而不同,结构的产生有几十年的时间差异,因为其内在联系不需要严格的表面同时性。例如,19世纪50、60年代,瓦格纳的乐剧、威尔第的歌剧、古诺的抒情歌剧、奥芬巴赫的趣歌剧、李斯特的交响诗、勃拉姆斯的室内乐几乎同时产生,我们难以感受到表面同时性的意义,只有内部“非同时性”才具有“结构”的意义。

(二)多元的研究手段

音乐结构史以社会学、美学、作曲理论为切入点,采用多元的手段论述音乐史的总体关联,克内普勒从社会建制史、思想观念史、作曲技术史三方面论述了19世纪音乐的结构,论述的重点在音乐社会学上。比如在法国轻音乐领域,为了使艺术也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资产阶级社会把艺术当作买卖商品的倾向,对艺术家也是如此,只有反对平庸肤浅的音乐和腐化堕落的体制才可能产生伟大的艺术。此外,在音乐美学方面,克内普勒把1854年同一年间发生了表面上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是相同的两件事情,即:汉斯立克著作的出版和瓦格纳改而信奉叔本华联系起来,虽然二者在音乐思想及创作中展开过激烈的斗争,但这两件事可以追溯相同的根源-那就是浪漫主义。

三、《19世纪音乐史》在音乐结构史方法论中的启示

(一)历史只有通史研究是不够的

在宽泛的史学中,音乐史写作可以分为通史、断代史和类型史三类,音乐通史是对从起源至今较为完整的历史时间流发生的音乐现象进行研究。断代史是对某一个截选出来的历史时间段内的现象进行研究,而类型史为关注某一个历史侧面。相对通史历时性的研究方法而言,音乐断代史由于注重共时性的研究方法,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能关注到音乐风格、作曲技术以及音乐之外的社会、历史、文化等,能够较好地观察二者之间的联系。音乐断代史与音乐结构史在研究方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选择某一时间段内更为丰富的音乐技法、审美观念以及与周围历史-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使音乐研究内容更为丰富。

本书中,作者用结构史的思维探讨了诸如“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家和资产阶级体系”等问题,纵向的考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和音乐家在音乐创作风格上存在同时现象的非同时性,倾向于以政治史、社会史重大事件划分的分期法,使人们对19世纪复杂的音乐现象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

(二)研究方法与手段对研究结果影响的重要性

音乐结构史正是通过扬弃传统音乐史学和音乐风格史、文化史、社会史来编撰的研究方法,有别于传统音乐史学罗列堆积音乐史事实的倾向和音乐风格史在音乐体裁、文化史在文化语境方面的探索,克内普勒在这本书中对很多作曲家不只是做简单的生平、作品式介绍,而是着重于从作曲家与各种社会形态的联系、作曲家的思想意识、音乐作品的细致阐述等方面来剖析,如作者认为要评价布鲁克纳的作品,就必须彻底摆脱有关他的传记和评论文章中对他种种看法和束缚,作者对布鲁克纳的音乐创作与其虔诚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交响曲内部结构为特定的内容规定了特定的位置的分析、对其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及思想方面的局限性的评述,都体现出克内普勒运用音乐结构史的方法。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音乐结构史方法论的研究来论证格奥尔格.克内普勒《19世纪音乐史》这部著作对结构史理论的实践分析。作者在这部著作中采用以政治史、社会史重大事件划分的分期法,具有政治倾向性,没有以音乐现象来分。其次运用同时存在结构的不同“时间节奏”来构建19世纪音乐历史的发展,并从纵向的角度考察国家与国家以及音乐家在音乐创作风格上存在同时现象的非同时性,以社会学、美学、作曲理论为切入点,采用多元的手段论述音乐史的总体关联。

本人从而对音乐结构史在音乐史编撰和史学研究中提供的模式和思路得出以下启示:历史只有通史研究是不够的,要通过多元化的研究视角来理解音乐连续发展的时空脚步,以史实为基础,多条线索、多种思维、多种脉络并用。将研究对象与时代各要素相互通融。其次,运用共时性的音乐结构史研究方法和采用多样化研究手段会对研究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猜你喜欢

音乐史史学历史
基于中国音乐史的百年发展历程探索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
构建西方音乐史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
新历史
加强中国音乐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史学漫画馆
历史上的4月
史学漫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