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与比较三大流派筝曲《高山流水》

2018-01-23

黄河之声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山流水流派韵味

殷 瑞

(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古筝的历史已两千多年,从古代到近现代流传的乐曲多是中国传统筝曲,即右手弹旋律,左手滑、颤、按弦等。在众多传统筝曲中,《高山流水》因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遇知音”故事而广泛流传。当前知名的《高山流水》有三首异曲同名筝曲。不同流派的《高山流水》虽同名,但相互之间的韵味、风格及旋律却大不相同,具有地方古筝派别的特色。对三派《高山流水》的比较研究,可以让我们对传统地方筝曲的风格有深层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分析《高山流水》这一作品,也为古筝演奏及爱好者学习传统筝曲起到一点益处。

一、筝曲《高山流水》的历史文化探源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古琴家俞伯牙在船上弹琴时,遇见樵夫钟子期。伯牙弹奏“高山”及“流水”景象时,子期都能领悟他表达的内容。对此,伯牙很兴奋,认为自己找到了人生知己。子期去世,伯牙把琴摔坏,发誓再不碰琴,不会有子期一样听懂他音乐的人。从此“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

《高山流水》最初是古琴曲,后来筝曲也出现以《高山流水》命名的乐曲。古筝在千年来结合各地风土人情,逐渐形成极具地域特色、风格迥异的各流派,比如客家、山东等筝派。经过流传发展,《高山流水》被主要分山东、河南、浙江三版。尽管在题目上与古琴曲相同,但在音乐上却完全不同。三大派筝曲《高山流水》在曲调上各具特色,却也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有一定联系。可以说,它们是把根深深扎入民族文化的沃土中,饱吮着民族文化的乳汁盛开的奇葩。[1]

二、三大流派筝曲《高山流水》的比较

(一)曲调特点

曲调不同是山东、河南、浙江三派《高山流水》最明显的区别。高自成编曲的山东派《高山流水》分四段。全曲中低音区徘徊,旋律连绵起伏。乐曲最后速度变快,密集滑奏像流水拍石头,越来越激烈,在高潮结束。河南版《高山流水》由曹东扶订谱,是单主题乐段结构。全曲中速,旋律多变、强弱鲜明,与其他两派不同的是用古筝G调定弦且篇幅最短。浙派《高山流水》流传最广,以项斯华演奏版著名。浙江和山东版都是“一板一眼”四二拍,并以D调定弦,这是传统筝曲惯有的。浙派较其它两派速度慢、力度偏弱,音色更轻灵、舒展。

(二)演奏技法

不同古筝派别经传承创新,演奏技法不同,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乐曲韵味。山东筝曲《高山流水》双手和弦如高山庄重,右手托劈、左手频繁上滑音。引子及快板用“花指”多次对水模拟,音乐与高山流水景象融合。河南《高山流水》用左手“以韵补声”,大量左手速滑按音且颤音幅度大、干净利落,左手“花指”和右手“长摇”也显示水流奔腾。浙派《高山流水》右手“大撮”低音,音色独特;左手也用按滑音但不会像其它两派硬朗,乐曲后半部分划弦与泛音也体现浙江古筝淡雅韵味。

(三)风格特点

受不同流派风格影响,三派《高山流水》也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山东派擅用大指小关节,铿锵有力,左手按音刚柔并济。这使《高山流水》充满了山东人的爽朗洒脱。三派中与山东派风格最相似的是河南《高山流水》,都质朴豪放,大量使用大颤音及大幅度划弦,生动粗犷,扑面而来的中原风情。风格最不同的是浙派《高山流水》,全曲慢速,重在抒情而不是演奏技法的多变,显得含蓄雅致,弹奏者心情要平静,才能体现空灵感。

三、浅析三大流派形成《高山流水》的背景

(一)山东派《高山流水》

山东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处黄河流域。受礼乐文化影响,山东人朴实豪爽,当地古筝风格也奔放热烈。菏泽、聊城一带是孕育“山东筝”的摇篮,而山东琴曲、琴书是其发展的营养来源,散发强烈的齐鲁地方韵味。

传统山东派筝曲分“大板曲”和“小板曲”,而《高山流水》就是以山东老八板筝曲为素材创作。结构上是规整的“八板体”、节奏稳定,如山东人稳重,在音调上也与山东方言紧密联系。

(二)河南派《高山流水》

河南与山东相邻,地处中原腹地,历史上多次成为都城,也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让人民深受战乱及黄河水灾痛苦,当地民风豪放粗犷。这潜移默化影响河南音乐,筝曲也表现爽朗泼辣风格。河南派《高山流水》在这背景形成,由河南曲子板头曲衍生,结构工整,具有传承性。

(三)浙江派《高山流水》

浙江是我国传统文化发源地,地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常有文人出没,音乐历史源远流长。浙派《高山流水》是唯一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引申而来。浙江气候舒适,人民温文尔雅又含蓄。由此而成的浙派《高山流水》在风格受民风民俗熏陶,淡雅抒情。受当地求新思想的影响,它与山东及河南派《高山流水》区别较大,在韵味创新,突破了民间音乐束缚。

四、结语

总之,筝在几千年漫长发展史中,广泛流传于民间,融合全国各地的民歌、说唱和戏曲等民间音乐形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演奏技法和不同音韵特点的地方流派。现在我们重新审视三派同名异曲《高山流水》,感受其深厚文化内涵及地方音乐风格特色,为我们更好传承创新地方筝曲打开一扇窗。■

猜你喜欢

高山流水流派韵味
顾致农《高山流水》
俄罗斯藏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成就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略述《三脚螭龙壶》的壶姿韵味
略述《四方仿古》的壶中韵味
高山流水
百川何以争流
——关于戏曲流派传承的再讨论
高山流水
当代诗词“实验体”流派与艺术风格的建构
秋之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