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理论下的王光祈音乐思想研究
2018-01-23赵紫亮
赵紫亮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研究是四川音乐学院的传统核心研究课题,在此领域内,四川音乐学院的研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而现在对于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研究建立在文化层面对比较音乐学、“西学东渐”时期乃至世界同时期音乐发展背景认识的基础上,这生动地体现了王光祈所提出的“音乐救国”思想与中华民族层面的文化自觉有着必然联系。
一、费孝通“文化自觉”理论的基本内涵
费孝通高瞻远瞩地提出“文化自觉”这一重要思想与王光祈音乐思想有着高度的共通之处,在当下“文化自信”复兴伟大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尤显可贵。如果要探讨文化自觉与王光祈音乐思想的共通性,那么我们有必要理清费孝通“文化自觉”理论的内涵。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费孝通“文化自觉”这个理论的基本内涵。
在解释“文化自觉”之前,我们要弄清楚费孝通理解的“文化”为何意。“文化在哪里?就在人们生活的行为和意识中。文化是代代相传的,是有子有孙的。它靠一个个人在他们生活中表现,改变和发展着,日新不已。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当深入到中国的社会文化、中国人的生活中去认识自己文化的历史和现状。人们往往生活在自己的文化中,而没有用科学的态度去体会、去认识、去解释,那就是不自觉的文化。”费孝通所理解的文化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形而上的精神,而是与人们生活命运息息相关的存在。文化是依存于整个人类生活中的,而且文化还是代代相传的。在文化中有“模因”一说,“模因”是指:“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将系统内的行为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也就是说生物的特征或者特性都是依靠基因来代代相传的,而“文化并不是一种生理遗传的综合体”,文化的模因是通过非遗传的形式模仿而传递的。
“文化自觉”是什么?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发展的方向,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但同时也不主张‘西化’或‘全面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这里费孝通先生表明,文化自觉就是要对自己的文化产生必要的认识,对自己文化中的历史、特点、发展都要有一个清晰透彻的认识。
如何实现“文化自觉”?费孝通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据其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决定取舍;其次是理解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吸收。各种文化都自觉之后,这个文化多元的世界才能在相互融合中出现一个具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形成一套各种文化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同守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句话,其实就是今天我提出的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文化自觉”是费孝通作为一个人的自觉,“音乐救国”也是王光祈作为中国人的自觉,而现在“文化自信”更是现代社会中华民族的自觉。
二、文化自觉理论下的王光祈音乐思想
通过以上对于“文化自觉”概念的清楚认识,我们便可以从“文化自觉”理论中发掘出可资利用的宝藏来为王光祈的音乐思想尤其是“音乐救国”思想提供某种借鉴和启发。由上述可知,“文化自觉”主要是指对自我文化的认知,而这里的文化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文化,即“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也正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人化”。所以,王光祈思想的研究从广义上也可以说是中国“西学东渐”时期“文化自觉”的生动体现。“音乐救国”的提出不是王光祈一时兴起做的决定,也不是毫无根据的冲动所为。王光祈“音乐救国”的提出,是建立在王光祈对国内外文化发展状况的清晰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
首先,王光祈“音乐救国”思想的提出是以当时中国国内发展状况尤其是文化发展状况为基础的。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新思潮的兴起,都与“西学东渐”有着必然的联系。民族危机日重的近代中国,民族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又进一步加速了“西学东渐”在中国的进程,“西学东渐”成为近现代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文化、艺术变革一条迈不开的轴线。其对以礼、乐相结合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音乐理念的冲击尤为深远。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音乐理论家、比较音乐学的开拓者王光祈先生,正是在“西学东渐”的前提下提出了“音乐救国”思想。用比较音乐学重构世界音乐体系,以乐救族、育族,倡导“音乐救国”,提升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凝聚力。凡此种种,无不包含“音乐救国”的核心精神与现代意义——以西方之术振新中国、重铸现代中国文化自觉之型、探索现代中国文化自强之本、进阶现代中国文化自立之势。他运用西方音乐研究的学术精华和研究方法,梳理中国民族音乐的脉络,对中国音乐理论、音乐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毕其一生的理想是以音乐来唤醒民众,通过“复兴礼乐”来实现民族文化的重塑和社会改造。所以对于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研究对我们今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有着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其次,当下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研究也是以当今国内文化发展等时代潮流为背景的。当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成为新时代的潮流;一大批新思想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为基本点被提出,传统文化、传统艺术正在从“文化自觉”加速走向“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逐渐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文化自信与发展的方向发展;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的程度空前加深,我们生活在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相互交融的时空里。而最终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逐渐形成了新的“文化命运共同体”。然而,传统文化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传统文化挖掘深度不够;传统文化保护不当;外来文化侵略等一系列问题,更使得“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研究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一个立足点,现在中国文化是一个开放的文化,而现在世界文化也是一个与中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正因为当今中华文化正在加速走向“文化自信”,多个文化发展重心在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形成,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研究也将成为中华文化加速走向“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步骤;正因为中华文化还面临着诸如传统文化挖掘深度不够、传统文化保护不当、外来文化侵略等难题和挑战,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研究必将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从而为解决各种难题和挑战提供机遇和动力。
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研究离不开“文化自觉”。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下中国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的大背景,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觉”的体现;另一方面,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研究在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难题,包括如何收集王光祈在德留学期间的文献资料收集,王光祈音乐思想如何适应当代新兴文化、外来文化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从上述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中获得启发。
第一,王光祈音乐思想的挖掘首先需要对“西学东渐”时期的文化、经济、环境等有一个摸清家底式的清晰认识。因为只有对时代认识清楚了,才能根据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特点进行挖掘、开发与继承,正所谓“因时而动”。比如从文化方面来说,王光祈德国故居的文物、王光祈资料的分布、数量、年代等都需要我们进行调查研究,从王光祈音乐思想的成立伊始,就应该具有“调查与挖掘”的自觉意识。
第二,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研究必然要接触到新兴文化和包括中国音乐其他地方以及外国音乐的外来文化,如何对待这些新兴文化和外来文化也将是王光祈音乐思想研究未来发展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就像费孝通认为,“抓住了比较研究,才谈得到自觉”,那么由王光祈先生提出的“比较音乐学”也就是在与外国音乐的比较中更清楚地认识中国自己的音乐文化。同理,只有在与新兴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比较中,才能更清楚地认识王光祈的音乐思想。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国家和民族是悲哀的,因为一个没有灵魂和根的生命是迷茫的、无所归属的,而新兴文化与外来文化也是重要的,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对于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研究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毕竟现在已经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王光祈音乐思想要想得到更好的研究就不可能闭门造车、固步自封,而是要积极比较和包容不同的文化。
如果说“音乐救国”是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精髓,体现了费孝通文化自觉理论中的“各美其美”和“美人之美”。那么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研究也只有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建设提出的要求和期许。王光祈音乐思想研究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国内环境中,是建立在文化层面对“文化自觉”发展状况的调查和“文化自信”协同发展的基础上。所以,从广义上来说,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研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觉的生动体现。而从狭义上来看,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研究尤其是对“西学东渐”时期国内大环境考察、中西方比较音乐学、传统音乐挖掘与继承等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离不开文化自觉,只有实现了“各美其美”,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研究才能是有灵魂和独特价值的,只有实现了“美人之美”,王光祈音乐思想研究才能是开放包容和充满生命力的。我们相信,从“文化自觉”的理论下来对王光祈音乐思想进行研究可以为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带来巨大启发和重要推动作用,而王光祈音乐思想也必将为“文化自信”背景下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带来蓬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