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宋诗》二十人诗句重出举隅

2018-01-23陈小辉

殷都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宋诗名下编者

陈小辉

(中山大学 新华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共七十二册,收诗人约九千二百余人,录诗约二十五万余首,作为一代的诗歌总集,可谓超迈前人,堪称独步。然而,由于该书卷帙浩繁,出之众人,故在编纂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瑕疵,其中漏收、误收、重收问题亦有不少。在这些方面,学界已做了不少辑佚、补正的工作。笔者在使用《全宋诗》过程中,亦发现不少重出诗,这些重出诗基本未被学界相关成果所论及,今一一考辨如下:

一、李建中

《杭州望湖楼》

小艇闲撑处,湖天景物微。春波无限绿,白鸟自由飞。落日孤汀远,轻烟古寺稀。时携一壶酒,恋到晚凉归。

见《全宋诗》卷四七李建中,《全宋诗》编者据《玉壶清话》卷一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四六苏为诗,题为“湖州作”,仅“落日孤汀远,轻烟古寺稀”作“柳色浓垂岸,山光冷照衣”等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青箱杂记》卷五收入。

按:此诗归属存疑。宋曾慥《类说》卷五十五、宋江少虞《事实类苑》卷四十四、宋阮阅《诗话总龟》卷十五诸书将此诗归之李建中名下。而宋江少虞《事实类苑》卷三十六、宋阮阅《诗话总龟》卷十二、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四诸书却将此诗归之苏为名下。

二、陈世卿

《游黄杨岩》

朔风夜号空,于隅几枝木。深山自春色,芳草不凋绿。朋来得进游,招提藏翠麓。新酒赤如丹,竹萌肥胜肉。一醉出门去,缺月挂修竹。归路沙溪浅,危桥溅寒玉。夜过渭滨居,门庭应不俗。对座寂无言,泉声如击筑。宗明更可人,相邀勤秉烛。开缄得捷音,豺狼俱面北。回櫂今可矣,赏心嗟未足。西去有奇岩,祥云覆华屋。箕踞列千人,未充空洞腹。更约林宗俱,来伴白云宿。

见《全宋诗》卷五八陈世卿,《全宋诗》编者据明陈能嘉靖《延平府志》卷二○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七七七邓肃诗,题为“过黄杨岩”,仅“于隅”作“于喁”、“进游”作“佳游”、“溅”作“践”、“应不”作“故不”、“座寂无言”作“坐寂无语”、“宗明”作“宗盟”、“祥云覆华”作“佳名配王”、“千人”作“十人”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栟榈先生文集》卷一○收入。

按:此诗当为邓肃诗。明黄仲昭著《八闽通志》卷八十三亦将此诗归入邓肃名下。邓肃《栟榈先生文集》现存明正德罗珊刻本,此诗见明刊本卷一○。且诗中语“箕踞列千人,未充空洞腹”与邓肃《黄杨岩》“箕踞胡床挥麈尾,万指未充空洞腹”类似。又《邓肃年谱》谓此诗作于建炎二年(1128),诗中语“开缄得捷音,豺狼俱面北”,当指叶浓投降事[1](P271)。

三、宋涛

《题白云岩》

白云岩在白云间,岩下千山与万山。莫向公卿容易道,恐伊来此一生闲。

见《全宋诗》卷七四宋涛,《全宋诗》编者据民国苏镜潭《南安县志》卷四八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五八一刘涛诗,题为“五峰岩”,仅“白云”作“五峰”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永乐大典》卷九七六五收入。

按:明何乔远编撰《闽书》卷九《泉州府·南安县二》、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十二引《泉州府志》、清南安县人陈国仕辑录《丰州集稿》皆将此诗归入刘涛名下,疑民国苏镜潭《南安县志》有误,此诗当为刘涛诗。

四、姚铉

《冷泉亭》

水石一栏杆,僧归四山静。携琴谱涧泉,月浸夜深冷。

见《全宋诗》卷一○三姚铉,《全宋诗》编者据清孙治《灵隐寺志》卷八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七二九张履信诗,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二三收入。

按:宋施锷《淳祐临安志》卷八、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三及清嵇曾筠监修《浙江通志》卷四十诸书皆将此诗归入张履信名下,而清孙治《灵隐寺志》后出,故此诗恐非姚铉诗,当为张履信诗。

五、刘元载妻

《早梅》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凭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阑干。

见《全宋诗》卷一○九刘元载妻,《全宋诗》编者据《诗话总龟》前集卷一○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七四释从瑾诗,题为“颂古三十八首其三八”,仅“一种春风有”作“何事春风作”、“阑干”作“阑看”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续藏经·雪庵从瑾禅师颂古集》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七八一释慧性诗,题为“《颂古七首》其一”,仅“凭仗”作“寄语”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无明慧性禅师语录》收入。

按:此诗归属存疑。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三、宋吴幵《优古堂诗话》两书引《青琐集》及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二十八、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九十三、宋陈景沂撰《全芳备祖集》前集卷四、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五十二诸书皆引《青琐摭遗》作观梅女仙诗,《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三亦将此诗归之观梅女仙名下。宋阮阅撰《诗话总龟》卷十、宋胡仔《渔隐丛话》后集卷四、明徐伯龄《蟫精隽》卷十六、《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一诸书皆将此诗归之刘元载妻名下。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二十五又将此诗归之张笑桃名下。此诗又见释从瑾及释慧性名下,当是佛子偈颂辗转引用。

六、黄晞

《寄李先生》

久不见泰伯,中心频损和。近闻束书卷,更卜好山阿。学古成儒癖,敦风荡俗讹。

周公法已矣,原宪事如何。母老禄未及,身闲鬓不皤。新文海裔播,旧业钓竿拖。

宁戚歌宁发,麻姑使屡过。时人一握小,吾道片云多。友弟俱游宦,池樊自摭莎。

闻猿诗兴逸,敲户酒徒罗。乡里名光也,朝廷礼后麽。年来鱼信至,怪我客蹉跎。

见《全宋诗》卷一六二黄晞,《全宋诗》编者据宋李觏《盱江外集》卷三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六七八黄曦诗,仅“儒癖”作“儒痴”、“钓竿”作“约竿”、“使屡”作“傁屡”几字异,《全宋诗》编者宋据李觏《直讲李先生文集·外集》卷三收入。

按:查中华书局本《李觏集》外集卷三,此诗实为黄晞诗,非黄曦也[2](P484)。李觏与黄晞多有唱和,黄晞《寄李先生》诗中“李先生”即指李觏,李觏集中亦有一首《寄黄晞》诗。

七、张先

朱腾云《〈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博士论文指出张先《润州甘露寺》实为沈括《润州甘露寺》。又方健《〈全宋诗〉证误举例》一文指出滕宗谅《赠妓兜娘》实为张先《赠妓兜娘》。除此之外,张先名下还有如下一诗与他人重出:

《醉眠亭》

松陵江畔客,筑室从何年。世俗徒纷纷,不知李子贤。在彼既不知,不如醉且眠。声名衮衮谁知命,醉非爱酒眠非病。长江浑浑无古今,群山回合来相应。呼奴沽酒不可迟,买鱼斫脍烦老妻。何必纫绳系飞兔,百年长短空自知。直将裈虱视天地,冥冥支枕穷四时。九衢足尘土,朱门多是非。秋风老莼鲈,扁舟何日归。

见《全宋诗》卷一七○张先,《全宋诗》编者据《安陆集》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六二七王观诗,仅“相应”作“相映”、“脍”作“鲙”、“裈虱”作“竛虱”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宋杨潜《绍熙云间志》卷下收入。

按:此诗当为王观诗。宋杨潜《绍熙云间志》卷下、 元代《至元嘉禾志》卷二十九皆将此诗归之王观名下。而张先《安陆集》乃清四库馆臣据清代葛鸣阳辑本收入,因宋杨潜《绍熙云间志》卷下、 元代《至元嘉禾志》卷二十九两书王观此诗前皆为张先《醉眠亭(醉翁家有醉眠亭)》,疑葛鸣阳误辑此诗于张先名下。

八、滕宗谅

朱腾云《〈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博士论文指出唐代吕岩《赠滕宗谅》实为滕宗谅《赠回道士》诗。除此之外,滕宗谅名下还有如下一诗与他人重出:

《寄会稽范希文》

江山千里接仁封,都在东南秀气中。借问玉皇香案吏,蓬莱何似水晶宫。

见《全宋诗》卷一七四滕宗谅诗,《全宋诗》编者据宋孔延之《会稽掇英总集》卷一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五一八滕元发诗,题为“寄越州范希文太守”,仅“仁封”作“仁风”、“借问”作“为问”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九收入。

按:据诗题《寄会稽范希文》、《寄越州范希文太守》,该诗当是寄给范仲淹之作,当时范仲淹应为越州太守,因范仲淹知越州在1039—1040年期间,故该诗亦当作于此时期。滕宗谅生于991年,写此诗时已近五十岁,其时正知湖州。而滕元发生于1020年,1039年间其人还未中进士(滕元发1053年举进士),他根本不可能与范仲淹有交往,故此诗当为滕宗谅诗,非滕元发所作。《能改斋漫录》卷九:“范文正守越,滕元发守湖,滕寄诗云:‘江山千里接仁风,都在东南秀气中。为问玉皇香案吏,蓬莱何似水晶官。’”[3](P271)滕元发出守湖州在元丰七年(1084),此时范仲淹早已过世,他不可能寄诗给范仲淹。其实,范文正守越时,滕宗谅正好守湖,参张方平《湖州新建州学记略》:“宋宝元二年(1039),知湖州事滕宗谅表请于朝,建学于州。明年,敕书至,赐名州学。”[4]38册152故《能改斋漫录》卷九有误。

九、阮逸

《和范公同章推官登承天寺竹阁》

竹石寒相倚,云窗晓共开。闲身方外去,幽意静中来。坠响风随箨,移阴日上苔。迟留秋更夜,待月露盈杯。

见《全宋诗》卷二○三阮逸,《全宋诗》编者据宋董弅《严陵集》卷三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六七刘述诗,题为“题竹阁”,仅“竹石”作“竹阁”、“晓”作“晚”、“坠响”作“声响”、“移阴日”作“阴移石”、“秋更”作“更清”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清吴世荣光绪《严州府志》卷四收入。

按:此诗为阮逸诗。诗题《和范公同章推官登承天寺竹阁》,范公指范仲淹,章推官指章岷。该诗作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时范仲淹谪守睦州,该诗为游承天寺时所作。章岷《陪范公登承天寺竹阁》诗为首唱,范仲淹和之《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阁》,阮逸又和之《和范公同章推官登承天寺竹阁》。参章岷《陪范公登承天寺竹阁》:“古寺依山起,幽轩对竹开。翠阴当昼合,凉气逼人来。夜影疏排月,秋鞭瘦竹苔。双旌容托乘,此地举茶杯。”[5]4册2314范仲淹《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阁》:“僧阁倚寒竹,幽襟聊一开。清风曾未足,明月可重来。晚意烟垂草,秋姿露滴苔。佳宾何以伫,云瑟与霞杯。”[5]3冊1892

十、叶清臣

《题溪口广慈寺》

云中江树冷萧萧,溪上僧归倚画桡。谁为秋风乘兴去,松窗先听富阳潮。

见《全宋诗》卷二二六叶清臣,《全宋诗》编者据宋孔延之《会稽掇英总集》卷九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五三蔡清臣诗,题为“广惠寺”,仅“江树”作“老树”一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清黄钰乾隆《萧山县志》卷三六收入。

按:万历《萧山县志》卷六、嘉靖《萧山县志》卷六、康熙《萧山县志》卷十四、万历《绍兴府志》卷二十一、清嵇曾筠监修《浙江通志》卷二百三十一诸书皆将此诗归入叶清臣名下。查清黄钰修乾隆《萧山县志》卷三六,此诗亦归入叶清臣名下,盖《全宋诗》编者误察。《全宋诗》只收蔡清臣此一诗,其人其诗皆当删却。

十一、张宗永

《题陈相别业》

乔松翠竹绝纤埃,门对南山尽日开。应是主人贪报国,功成名遂不归来。

见《全宋诗》卷三五四张宗永,《全宋诗》编者据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九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七三七张宗尹诗,题为“题陈相鄠杜别业壁”,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五引《倦游录》收入。

按:南宋胡次焱谓此诗实为张宗尹作,参其《赠从弟东宇东行序》一文:“张宗尹为长安令,失陈相意,赋别业诗以解之。”[4]356册120据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九:“张宗永,华州人,倜傥不羁,善为诗。宝元中,以职官知建安县。时郑州陈相尹京兆,宗永尝以事失公意。公有别业,在鄠杜县间。宗永知公好绝句诗,乘间诣之,于舍壁大书二韵云:‘乔松翠竹绝纤埃,门对南山尽日开。应是主人贪报国,功成名遂不归来。’庄督录以闻。公览而善之,待之如初。宗永尝有诗云:‘大书文字隄防老,剩买峰峦准备闲。’嘉句甚多,往往脍炙人口。”[6](P50)《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五引《倦游录》:“张宗尹为长安令,时郑州陈相尹京兆。宗尹尝以事忤公意。公有别业在鄠杜间,宗尹书一绝于壁云:‘乔松翠竹绝纤埃,门对南山尽日开。应是主人贪报国,功成名遂不归来。’有人录以告,公览而善之,待之如初。宗尹尝有诗云:‘大书文字隄防老,剩买田园准备闲。’”[7](P175)《墨客挥犀》卷九与《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五所载大同小异,且宋江少虞《事实类苑》引《倦游杂录》将此诗归入张宗永名下,故张宗永与张宗尹其实当为同一人,但此人究竟是名宗永,还是名宗尹,恐一时无法确定。

《句》

大书文字隄防老,剩买峰峦淮备闲。

见《全宋诗》卷三五四张宗永,《全宋诗》编者据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九收入。此句又见《全宋诗》卷三七三七张宗尹,仅“峰峦淮”作“田园准”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五引《倦游录》收入。

按:考证同上。

十二、李师中

《〈全宋诗〉杂考二》一文指出李师中《龙隐岩》实为方信孺《题龙隐岩》。朱腾云《〈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博士论文指出李师中《中隐岩》其二实为吕愿中《假守睢阳吕愿中叔恭机宜祥符刘襄子思通守鄱阳朱良弼国辅经属建安陈廷杰朝彦因祈晴乘兴游中隐岩留题以记胜游》。除此之外,李师中名下还有如下一诗与他人重出:

《咏松》

半依岩岫倚云端,独上亭亭耐岁寒。一事颇为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

见《全宋诗》卷三九七李师中,《全宋诗》编者据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六四八李訦诗,仅“独上”作“独立”一字异,《全宋诗》编者据《鹤林玉露》甲编卷五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六九一李诚之诗,仅“独上”作“独立”一字异,《全宋诗》编者据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卷五收入。

按:查《鹤林玉露》卷五:“秦朝松封大夫,陈朝石封三品。李诚之《咏松》云:‘半依岩岫倚云端,独上亭亭耐岁寒。一事颇为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8](P90)此诗实为李诚之诗。因李师中与李訦皆字诚之,李诚之(字茂钦),故《全宋诗》编者据同一书将此诗归入三人名下。但《鹤林玉露》引用文献一般不直呼其名,作李诚之(字茂钦)诗似不太可靠。又《宋诗纪事》卷十三据《鹤林玉露》卷五将此诗归入李师中名下,故此诗作李师中诗似更可靠。

十三、许抗

李裕民《〈全宋诗〉辨误》一文认为许杭《咏麻姑山》实为许抗《麻姑山》。除此之外,许抗名下还有如下一诗与他人重出:

《读唐中兴颂》

周雅久不复,楚骚方独鸣。淫哇弄气态,□我潇湘清。二公好奇古,大节□时□。□崖勒唐颂,字字琼□英。□云借体势,水石生光精。浯溪僻□地,自尔闻正声。

□传□□夏,孰赓燕然铭。弦歌入商鲁,永与人鬼听。江流或可竭,此文如日星。

见《全宋诗》卷五一四许抗,《全宋诗》编者据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三二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七七九吴杭诗,题为“磨崖颂”,仅“□我”作“污我”、“节□时□”作“笔时纵横”、“□崖”作“磨崖”、“□英”作“琼英”、“□云”作“云烟”等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清万在衡嘉庆《祁阳县志》卷五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七八一毛杭诗,题为“读唐中兴颂”,仅“□我”作“污我”、“□崖”作“磨崖”、“僻□”作“僻南”、“□传□□夏”作“诗传播夷夏”等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三二收入。

按:因该诗作者石刻不清,故《全宋诗》编者据清王昶《金石萃编》同一书将此诗分系许抗、毛杭名下。朱腾云《〈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博士论文指出许抗、毛杭皆为吴杭之讹,此诗当为吴杭作。但曾国荃等撰《湖南通志》卷二百七十五却认为此诗磨崖石刻作者实为毛抗,《浯溪新志》作吴杭误。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十八亦认为此诗当为毛抗诗,《浯溪新志》作吴杭误。1993年版《祁阳县志》亦谓此诗当为毛抗作,旧志或作吴沆、或作吴杭,把姓名都写错了。综上分析,此诗当为毛抗作。

十四、张思

《碧玉峡》

野迥方知天广大,身高更觉石岧嶢。泉人试为平章看,胜绝何如透碧霄。

见《全宋诗》卷六二六张思,《全宋诗》编者据清怀荫布乾隆《泉州府志》卷七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五○四傅伯寿诗,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清刘祐康熙《南安县志》卷一八收入。

按:明何乔远纂《闽书》卷八亦将此诗归于张思名下,此诗似更有可能为张思作。

十五、罗适

《崇教寺筠轩》

夜忆清轩上,都忘居会稽。秋声先在竹,月色最宜溪。银汉檐前直,玉绳天外低。何人倚栏槛,为听下庄鸡。

见《全宋诗》卷六六○罗适,《全宋诗》编者据宋李庚《天台续集》卷中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四三八左誉诗,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宋李庚《天台续集》卷中收入。

按:《全宋诗》编者据同一书将此诗分系两人名下,实有误。查宋李庚《天台续集》卷中,此诗实归属罗适名下,此诗前一首诗为左誉《涤虑轩》诗,盖《全宋诗》编者误辑。宋陈耆卿纂《嘉定赤城志》卷二十九亦将此诗归属于罗适名下。

十六、焦千之

《偃松》

得地久蟠踞,参天多晦冥。月通深夜白,雪压岁寒青。独拥虬腰大,疑闻雨甲腥。深根劲坤轴,萧瑟挂疏星。

见《全宋诗》卷六八九焦千之,《全宋诗》编者据元佚名《无锡县志》卷四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七七六释道章诗,仅“劲”作“动”一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清康熙《常州府志》卷三二收入。

按:陈新等《全宋诗订补》一书谓此诗非释道章诗,当为焦千之诗,此判断当有误[9](P742)。四库本元佚名《无锡县志》卷四此诗下实未署名,此诗前一诗《听松轩》亦未署名,《全宋诗》编者据《听松轩》前一诗焦千之《秀峰轩》将此后两诗皆归入焦千之名下,当有误。明弘治年《重修无锡县志》卷二十九及清裴大中等修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三十二皆将《听松轩》《偃松》归入释道章名下。故今《全宋诗》焦千之名下《听松轩》《偃松》两诗皆应删去,并将《听松轩》诗移入《全宋诗》释道章名下。

十七、卢秉

陈新等《全宋诗订补》一书已指出卢秉《宫词十首》其八、其十与杨皇后《宫词》其二十、二十一重出,此当为卢秉诗。《〈全宋诗〉订补初探》一文也指出卢秉《宫词十首》其九与无名氏《宫词二首》其二重出,此当为卢秉诗。除此之外,卢秉名下还有如下一诗与他人重出:

《绝句》

十月都门风薄衣,捣砧声重雁南飞。野人不识长安乐,且趁鲈鱼一櫂肥。

见《全宋诗》卷七二一卢秉,《全宋诗》编者据宋何汶《竹庄诗话》卷一六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三六○许景衡诗,题为“寄卢中甫四首其二”,仅“十”作“九”、“捣砧声重”作“夜碪声里”、“櫂肥”作“棹归”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横塘集》卷六收入。

按: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下、《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卷七十五、《宋诗纪事》卷十八引《西溪丛语》皆将此诗归之卢秉名下。又许景衡原集已佚,其现存《横塘集》乃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得,综上分析,此诗恐非许景衡诗,当为卢秉诗。

十八、曾布

《真仙岩》

凿成岩穴鬼工难,中有神仙自往还。不见桃花开落处,祗随流水到人间。

见《全宋诗》卷七八二曾布,《全宋诗》编者据清谢启昆嘉庆《广西通志》卷一六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八四刘谊诗,题为“留题融州老君岩其二”,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清谢启昆《粤西金石略》卷四收入。

按:此诗为刘谊诗。据《广西石刻总集辑校》一书可知,刘谊此诗实见真仙岩摩崖石刻,刘谊《留题融州老君岩》为首唱,然后下刻曾布、陈倩、彭次云及齐谌和诗,最后注云:“元丰六年七月一日,内殿承制权知融州军州事钱师孟立石。”[10](P48)清谢启昆嘉庆《广西通志》实亦将此诗归入刘谊名下,疑因《广西通志》前收刘谊原唱,后收曾布和作,两诗前后排列,故发生误辑。

《句》其一

惊嗟怪怪文人奇,缟衣蓝缕冰断肌。莓苔雪片冻不飞,玉饰其末玑衡欹。藐姑之仙下缥缈,苍虬为驾羽荷希。

见《全宋诗》卷七八二曾布,《全宋诗》编者据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前集卷一收入。

按:此非曾布佚句,乃出自陈傅良《和孟阜老梅韵》其一:“朝游山南莫北隅,脩竹之下手所披。五步一顾立不趋,柔枝弱榦千万余。粲然笑倩多新奇,岁寒安用众穉为。惊嗟怪怪丈人行,缟衣蓝缕冰斲肌。莓苔雪片冻不飞,玉饰其末玑衡欹。藐姑之仙下缥缈,苍虬为驾羽葆希。三闾大夫从女须,枯槁婵娟却并驰。张子爱之亦既痴,人不得觑以我归。我生自视梅孰如,沧江独立儿女嗤。年来稍稍学折枝,柰何复与此老期。”又陈傅良《和孟阜老梅韵》实为二诗,此二诗同韵,亦可证此诗为陈傅良诗。

十九、齐谌

《和刘谊老君岩韵》

巨石何年此结成,老君肖像亦强名。以身为患言犹在,谩使时人分重轻。(其一)

岩前流水碧潺潺,鹤驭翩翩去弗还。堪笑世人求不死,岂知道在有无间。(其二)

见《全宋诗》卷六八九齐谌,《全宋诗》编者据清谢启昆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一八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六九钱师孟诗,题为“真仙岩二首”,仅“何年”作“何争”、“肖像亦强”作“有像亦难”、“谩使时人”作“漫使当时”、“弗还”作“复还”、“道在有无间”作“得道有无闲”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清王锦乾隆《柳州府志》卷三八收入。

按:据《广西石刻总集辑校》,齐谌此两诗为和作,原唱为刘谊《留题融州老君岩》。此两诗见真仙岩摩崖石刻,石刻上注云:“元丰六年七月一日,内殿承制权知融州军州事钱师孟立石。”[10](P48)故此诗当为齐谌诗,钱师孟为之立石。

二十、朱长文

胡可先《〈全宋诗〉误收唐诗考》一文指出朱长文《春眺西上冈寄徐员外》实为唐朱长文《春眺扬州西上岗寄徐貟外》。韩震军《〈全宋诗〉误收同姓名唐人诗文举正(一)》一文指出朱长文《句》:“孤馆闭塞水,大江生夜风。”实为唐人朱长文《宿新安江深渡馆寄郑州王使君》。除此之外,朱长文名下还有如下一诗与他人重出:

《叠嶂楼有怀吴门》

虎邱换得敬亭山,句水松陵数舍间。天下难如两州好,君恩乞与一身闲。惭无牒诉烦敲扑,喜有林泉数往还。犹想朋云隐君子,思归时见鬓毛班。

见《全宋诗》卷八四八朱长文,《全宋诗》编者据宋郑虎臣《吴都文粹》卷一○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七四八林希诗,题为“叠嶂楼有怀吴门朱伯原”,仅“虎邱”作“虎丘”、“惭”作“渐”、“扑”作“朴”、“班”作“斑”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宋范成大《吴郡志》卷四九收入。

按:此诗为林希诗。《吴都文粹》乃依《吴郡志》录写诗文,参孙星衍《平津馆鉴藏记》卷三云:“《吴都文粹》十卷,旧写本。题苏台郑虎臣集,前后无序跋。《四库全书》本作九卷。此书全依《吴郡志》录写诗文,疑是坊贾所作,非虎臣原书。”钱熙祚《吴郡志校勘记序》云:“偶检郑虎臣《吴都文粹》,讶其篇目不出《范志》所录,因取以相校,删节处若合符节。”[11](P1361)今此诗在此两书署名不同,因是《吴都文粹》将诗题《叠嶂楼有怀吴门朱伯原》中的人名朱伯原(即朱长文)误为该诗作者。

[参考文献]

[1]王兆鹏,王可喜,方星移著.两宋词人丛考[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2]李觏.李觏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吴曾.能改斋漫录[M].上海:中华书局,1960.

[4]曾枣庄,刘琳等.全宋文[M].成都:巴蜀书社,1992.

[5]傅璇琮,等.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彭乘.墨客挥犀[M].北京:中华书局,1991.

[7]阮阅.诗话总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8]罗大经撰,王瑞来点校.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陈新等编.全宋诗订补[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10]杜海军辑校.广西石刻总集辑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1]余嘉锡著,戴维标点.四库提要辨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宋诗名下编者
唐宋之别
宋诗五首(书法)
唐表宋里:论《红楼梦》诗词摘句中的宋诗学特质
出售继承的房屋,是否须先登记到自己名下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登记在孩子名下的财产是否还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不能分割则由谁来管理?
编者语
编者语
车牌限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