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中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2018-01-23党立敏
党立敏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呼吸问题自声乐发源伊始,便是一个始终在讨论、在进步的问题,因为它对于歌唱者的意义实在是太过重要了,歌唱的呼吸不仅影响着歌唱者的演唱质量,甚至关系到歌唱者的演唱“寿命”,有了良好的呼吸不仅可以使歌唱者的表演效果得到巨大的提升,还可以帮助歌唱者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歌唱器官,而一旦失去这种呼吸的支持,在歌唱者演唱质量大幅缩减的情况下往往会伴有歌唱器官大幅耗损的情况。
目前在声乐界得到广泛认可的呼吸方法,我们称之为“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它成功解决了一般“胸式呼吸法”气息偏浅,容易挤、紧、憋的毛病,同时又克服了单纯的“腹式呼吸法”中,气息过度僵硬,声音容易发闷、黯淡的问题。“胸腹式联合呼吸”主要通过科学的吸气方式,使隔肌收缩紧张,致使横隔膜向下运动,然后使肺泡向腹腔方向扩张,腹肌在放松的状态下向前自然延展,同时腰肌、肋间肌作为支撑也自然外扩,最终做到使胸腔扩展到最大,以进行充分呼吸的目的。这种呼吸方式充分协调利用了呼吸系统周边的所有肌肉,使我们感受到了气息向下运转的过程,当我们明显感觉到气息向下流动并提供支持时,我们就做到了正确的胸腹式联合呼吸[1,2]。
在理解胸腹式联合呼吸原理后,我们要明白,仅仅知道这些理论是不足够的,因为胸腹联合呼吸法虽然在歌唱中显得既科学又实用,但它却也是一种非常难以习得的方法。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那种完全放松的自然呼吸不同,与我们平时说话时呼吸也不同,这种只有特殊领域中才用到的呼吸方法,是由身体内部各器官“协调”的“对抗”才可以做到的。所以,我们想要掌握它,就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耐心的训练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歌唱爱好者,都必须严格地按照正确科学的练习方法去琢磨、去感知,也可以采用一些练习方法去使这种抽象的难以直观体会的呼吸方法变得形象化。例如:去幻想我们在一个春日的早晨,在公园闻一朵鲜花的芳香,并随之吸气,或幻想突然遇到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友时的那种惊讶,也还可以进行一些诸如“狗喘气”、大开口无声练习、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慢呼和快吸快呼之类的训练。用这些方法刻苦练习一段时间后,如果感觉自己可以让“气息的感觉”保持在下腹部,而且胸部毫无紧张感,这时再去将基础的练声曲代入这种我们逐渐熟悉的呼吸过程中进行发声,直到能够保持这种气息状态去完成歌唱,就算是初步掌握了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法,从而为自己的歌唱旅途争取到了一个良好的起点。其实这种训练呼吸,并运用呼吸的过程,就是解决歌唱中“呼”与“吸”这对矛盾的过程,歌唱是由“呼”与“吸”两个动作完成的,它们在内容上是属于相逆的两极,相互矛盾、相互斗争,但在另一方面,它们却相互联系,相互牵制,相互贯通。因此,在歌唱中,我们必须同时兼顾呼气与吸气,吸气要深,要充分利用呼吸肌群,呼气时——也就是歌唱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在气息喉位等环节处于较低位置时,声音依然停留在高位置,这样我们才可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3,4]。
而且呼吸与我们歌唱中常说的打开喉咙也是息息相关,在初学声乐的时候,老师总会利用闻花香、打哈欠、保持微笑或者寻找收到惊吓的感觉等方法,以此来让我们感受喉咙打开的感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便可以很快感受到软腭上抬、喉位下降的感觉,确实,找到这种感觉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但更为困难的是,我们往往难以去维持这种状态,难以使这种状态贯穿至整个作品始终,这时,我们就需要歌唱中极为重要的另一件事物--良好的呼吸去帮助我们保持这种状态。所以,呼吸是歌唱的最终动力,就好像汽车不能没有发动机一样,所以如果我们做不到稳定有效的呼吸就不可能做到良好的歌唱。[5]。
与此同时,正确的呼吸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寻求良好的高位置声音,意大利传统美声主张“高位安放”,它是指将各声区的声音统一起来,并集中“安放”到我们的“头腔”去,从而获得良好的头腔共鸣,传统美声唱法称之为进入“面罩”,目的是为了获得明亮、集中而松弛圆润的声音效果。而在这里,我们绝不能以为高位置的声音就是所谓头腔共鸣,如果这样认为,我们就会变得片面,会一味的去往上寻找声音,这时我们就会因为把注意力放在头腔,而忽略了歌唱时喉头位置与深呼吸的支持,声音就容易变得有刺耳感。因此,“高位置”的音响与“低位置”的气息及喉位形成的对立统一关系,表面看来似乎是一对“势不两立”的矛盾,但在完整的歌唱过程中,正是它们的这种“对立”然后“统一”的过程为我们的艺术表现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由此得知,在正确的歌唱中,尤其是对初学者而言,我们需要注意的一定是气息向下,声音向上,尽量不要去过度考虑诸如舌位、喉位等细节,要相信我们的老师,运用正确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辅助寻找高位置的头声,抓住这两点,其他细节问题在我们技术成型之后,便很难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