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探究
2018-01-23贺彦芳
贺彦芳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山西 运城044000)
一、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使公民生活和职业世界呈现出新的特点,社会对个人的综合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纷纷对此展开研究,提出了21世纪的学习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养。这些研究虽然框架各异,但是本质都重视公民关键的、重要的素养,都强调公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此大潮推动下,我国也开始针对新时期人才培养战略提出各项举措,并先后制定了相关政策得以推进。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2016年9月,历时三年的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权威发布,把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具体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概括来讲,核心素养涵盖了学生应具备的取得成功生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
二、高职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之意义分析
近年来,作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具备行业企业所需技术技能方面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与不断进步的经济社会需求和大众的希冀相比,职业院校毕业生依然存在着如知识单一化、社会责任感缺失、创新精神不强和实践能力薄弱等系列问题,这无疑对当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战略提出了拷问。尤其是医卫类高职院校学生,鉴于医学本身的社会性和人文性,高职医学院校所培养的“职业人”不仅应具有职业所要求的技术知识和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职业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职业的态度和情感。因此,核心素养培养必须成为高职医学院校下一步人才战略的既定目标,这也是源于以下两个方面的的需要。
1.医学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
随着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逐渐深入,尤其是医疗救助模式由诊断治病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保健为主之后,我国对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对于为城乡基层医疗机构输送人才的各高职医学院而言,在培养学生具备高超的医疗救助技术的基础上,还应重视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反观当前我国各高职医学院校教育现状,因其人才培养周期短、就业岗位需求大,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1)办学理念落后,教育模式陈旧
受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功利主义思想也一度席卷到教育界,具体表现为对学生的培养“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态度”,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情感的培养被忽略,培养目标落后于当今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最终这种工具型的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出缺乏人文素养的“经济人”和功利型的“技术匠”。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校培养的医学人才缺乏敬业精神、协作意识、创新能力等,进入医疗体系后普遍适应性差、抗压能力弱,且容易产生职业冷漠感。
(2)课程体系僵化,教育方法单一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患者的健康水平主要从生物学、心理学、人文学以及社会学等诸方面综合考察评定。然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因学时限制仍然是依照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设立,忽视了医疗服务的人文因素的影响,并且在教育方法上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忽视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加之受当代“知识爆炸”等观念的冲击,课堂教学内容不断增加、新科目不断增加,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减少,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受到了限制。
基于此,我们必须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优化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既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又要符合基层工作的具体要求。
2.职业适应性的迫切需要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肩负着捍卫人类生命与健康的重大使命。面对社会对医学人才日渐提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备适应其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能力,如问题解决、探究能力等以应对个体自我成长的需要;同时,在当前医患纠纷不断出现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更需要加强非认知性素养,如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的培养,使其具备除知识与技能以外的其他素养,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对医疗人才的需求,缓解医患矛盾。高职医学院校核心素养的培养可对学生产生以下影响:
(1)影响学生的职业态度和行为习惯
高职医学生毕业后一般是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因学习与工作环境的反差,同时受到当前医患矛盾突出、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适应困难和个人职业素养缺陷,甚至离职率增加等系列问题。所以高职医学教育应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重心,既塑造其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自主学习、研发探究能力,又培养他们高尚的职业情怀、合作意识、实践创新精神等必备品格,逐渐降低高职教育现状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使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业满意度及较少的未来担忧,提高其就业后的工作效能,减少离职率。
(2)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知识更新速度愈来愈快,社会和企业的用人标准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除了专业能力这些外显条件外,亦提出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内隐条件,如较强的自我学习和信息应用能力,善于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等,充分表明了用人单位更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核心素养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外在体现,是一个人敬业、爱岗、勤政、执着的象征,可反映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对高职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使其学会生存与发展,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其岗位适应及作出职业选择的能力。
三、高职医学生核心素养之内涵表达
核心素养培养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要务。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不同地区和研究机构的界定略有差异,但本质上都体现为在社会中的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高职医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兼具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特点,核心素养主要涉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职业者克服职业挑战情境的跨功能、跨职业的资质。基于特定主体的考量,高职医学院校要重点围绕培养道德人、职业人、社会人、全面个人四个要素开展核心素养培养。
1.道德人的培养。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有才无德,其行不远。”医学的本质在于对生命健康的热爱和对人的终极关怀。在高职医学教育中强调德育是回归医学教育的本真,更是解决一直以来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所引发的“医患关系物化”趋势的有效措施。因此,高职医学院校从学生入校起就应在宏观上通过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教育、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懂得“修齐治平”的道德真谛,强化其国家意识、文化自信等素养,并引导其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认识,更好地履行职业职责。从微观上应逐渐进行“医者仁术”等人道主义思想渗透,并使其内化为自身的职业信念,时刻怀揣“博爱”和“厚德”之情,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对患者一视同仁,以患者利益为重,在扶危济困的同时最大可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职业人的培养。
医学是以人作为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医生专业素质的高低和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息息相关,这也正是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因此,高职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必须是面向基层医疗机构需要的、实践能力较强并具有较高科学性和严谨性的现代职业人。学校教育首先必须确保每个执业者都具备从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使之能够在思考、行动上像一个医生,其次还需确保学生理解职业化的性质、义务,明白自己除了有责任对病人治疗方式做出正确选择外,还担负有对病人进行安慰、告知病情、进行健康宣教等责任并形成一种习惯。教学中可通过角色扮演法使医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思考,切身体会病人感受的变化,为将来融入到医院的氛围中,成为合格的职业人做好准备。
3.社会人的培养。
高职医学生作为未来基层医疗机构的一线工作人员,必须很好地适应环境、掌握社会规范、参与社会生活并履行社会角色。其中,责任感的养成是医学生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必然要求,并且只能在实践过程中得以体现和加强,因此要有意识、有步骤地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担当、诚信友爱、法治信仰、生态意识等核心素养,从而使学生成为一名真正的社会人。
4.全面个人的培养。
“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核心内容,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一个不断由相对不太全面发展逐渐走向全面发展的进程。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也就必须不断地满足人的这种素养培养需要。就高职医学生而言,无论是适应未来职业方向,还是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都要求在具有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有着工作创新和自我提升的素养。这就要求学校施行适性的教育,为社会培育全面发展的人。
四、高职医学生核心素养之培养路径
围绕“道德人、职业人、社会人、全面人”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高职医学院校应有校本化的解读和表达,从宏观到微观、从理念到实践探索出满足国家、社会、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1.宏观层面
(1)转变办学理念,建设立体化课程体系
教育价值认知与需要是具有时代性的,因而教育理念应当与社会和个体发展的时代需要相一致。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职业选择的丰富性和个体职业适应之关键能力的需要,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都需要人才培养由规模化向“高、精、尖”转型。因此,深化高职教育改革首先必须转变办学理念,理念的转变又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这就要求各院校修订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当前各高职医学院校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基本上是以学科为中心,学科之间相互独立,缺乏相应的关联性。因课时紧张,许多院校尤为注重专业教育和技能训练,忽视人文课程的设置,并且教材内容多陈旧,基础与临床的知识结构衔接性不强。基于此,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职业岗位特性在确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按照大学科、宽口径的要求构建与医学教育相适应的立体化的课程体系,该体系既包括专业技能课程,又涵盖思想政治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心理素质等人文课程,每门课程要设定具体化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以保证课程的针对性及实效性,不断形成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专业格局,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汇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为“实用型”医学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撑。此外,课程内容的选取除立足行业、企业标准外,还应以学生心理特征和接受方式为参照点,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完善制度保障,构建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为保障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各高职医学院校应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教学工作管理制度,严格规范教、学、管三方行为,通过采取专家督教、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等多种形式,使问题及时凸显并及时整改提高。通过开展业务培训、聘请专家讲学、参与教学管理课题研究等活动,促进管理人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为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此外,在“新质量时代”,高职教育应不断实现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化、全方位培养。纵向上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关联,将学校教育与学生的人生实现链接;横向上则要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多角度了解学生的潜在特质,多渠道探索核心素养培养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结合高职医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该评价体系应覆盖道德素养、职业素养和生存素养,分别对应学生的职业精神、岗位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满足社会和个体需求,主要体现为责任担当、知识技能、人际交往、创新意识、审美情趣等。由于非认知类的素养,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比较难测量,所以该体系应充分量化细化,使其具有系统化和可操作性,并可综合采取观察、谈话、建立档案等方式实现评价机制的连续性和直观性。
(3)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开展精神文化渗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校园文化是学生的精神家园,于无形中塑造学生的灵魂,陶冶其情操并规范其行为,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取代的。这就要求各高职医学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文化氛围。从硬件建设而言应打造幽雅、整洁、美观、大气的外观环境,让校园成为培育学生审美情趣、生态素养与人文内涵的重要场所。软件建设方面,学校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来体现。从入学开始的军训生活到社团组建,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培育学生的自我管理素养;从参加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到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培养其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表达能力;抓住传统节庆日、纪念日等有利时机,将爱国主义和学生的医德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现在并构建未来。此外,应注重课堂精神文化的渗透,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融入诸如“工匠精神”“医者仁心”等职业精神文化,并充分发挥内在教学行为的示范、引领作用,进行内在自然型的人文精神教育,切实做到“行业文化进课堂”。
2.微观层面
(1)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实践能力培训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养成而非教师直接传授。因此,革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方式主要以知识传递为主,学生的主动性难以体现。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深深地根植于情境,所以应综合高职院校医学生特征如理论基础、心理特征以及个性等,全方位研究具体的情境和需求,并整合信息化时代的各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情境式、慕课、“翻转课堂”等来实施。一方面,把知识、技能与真实的工作和生活情境关联;另一方面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设计情境,让学生真正投入并感同身受以塑造诚信友好、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使其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让学生的课堂真正实现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此外,基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学生知识、技能的完善受到未来职业环境的影响,因此情境式实训体系的设立是职业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学生可在超越了课堂教学局限的模拟环境中感知和体验,连接起真实的职业实践;另一方面,具体的操作过程对学生的责任信念、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是一种全方位的训练。教师应全程参与实训过程,及时解答并引导学生思考实训中出现的问题,做到精准指导,必要时以身示范。顶岗实习作为进一步训练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模式,可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职业岗位对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帮助他们重新检视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进一步修炼自己以不断完善。
(2)转变教师理念,提升专业素养
当前高职教师队伍中依然存在片面追求“技能至上”和“简单就业”的陈旧观念,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新质量时代”的高职教育提出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该目标能否真正实现,执行力关键在教师。基于此,教师必须首先从理念上理解和认可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超越自身的学科局限去理解高职教育的内涵与本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教,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学科知识而教。其次,教师要顺应“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新趋势,不能只做“教学的师傅”,更要做读懂学生的“分析师”。一方面,教师要能借助大数据等新技术,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评估学生的优势潜能并为其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挥专业特长,读懂学生的非认知状态如情绪、动机、价值观等以有效指导其成长路径。此外,互联网的出现使学生具有了自我教育的能力,这也对教师的教育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挑战,教师只有先具备为人师者所需的核心素养,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肩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因此,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修炼自己,才可能真正实现由讲台上的教书匠变为教育专家,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学习者的榜样。
(3)搭建个性化学习平台,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在当今医学科学迅猛发展,诊疗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要将医学生打造成专业过硬、技术精良的优秀医务人员,就必须使其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适应不断变迁的职业的需要,才能在学习化社会中获得生存的权利。培养医学生的学习力,首先要激发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其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因为主体意识是个体发展的原动力,在原动力的驱使下,学习者就能够积极主动地按照自己独特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学习,学习效能自然大幅提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要实施参与式教学,运用开放性思维,组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展开讨论、辩论等活动,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由争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注重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这是高职医学生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阶段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其三年的学习和临床实践过程中,带教老师既要从观念的角度深入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系统思维观,使其学会思考并善于思考,更要通过言传身教去引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新设想、新观点进行分析并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对自己的创新思维进行反复论证,以此提升临床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