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中改变音色的方法研究
2018-01-23张岩
张 岩
(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精神层次有了更高的追求,声乐演唱专业也逐渐热门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学习声乐声乐相关知识技巧。在声乐表演中,优美的音色不仅仅能够给听众们带来更好的听觉体验,还能够更好地表达情绪,与听众共鸣。接下来,笔者将从简单介绍集中改变音色的方法。
一、改变共鸣管道,转变音色
声乐表演者们在进行演唱的时候,为了发出声音,就需要制造声流,所谓“声流”,是需要演唱者们利用肺部的气体来冲击声带,继而声流经过多个器官的放大,比如口腔、鼻腔以及头腔的共同作用,就成为了我们所听到的声音,肺部气体经过的整个管道就是共鸣管道,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一样,气流经过共鸣管道的长度也不尽相同,人体所制造的声流通过的共鸣管道长度越大,所受到的共振也越强,发出的声音则更加浑厚,经过比较短共鸣管道的声流所产生的音色则相对更浅,这就造成了每个人的音色都有所差别。为了改变音色,声乐演唱者们在演唱中就可以尝试着改变共鸣管道。
改变共鸣管道长度的方法有很多,演唱者们可以通过调节口型大小、改变喉头位置等等方式达到改变音色的目的,其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改变喉头位置,为了熟练驾驭这种方式,声乐演唱者们就需要在平时的声乐练习中多多体会和感悟,为了使得发声得到时候喉头位置有所改变,声乐表演者们在发声的同时进行吸气动作,吸气的动作可以使得喉头位置低于正常说话时的喉头位置,进而增加声带与咽腔之间的距离,而且有利于表演者找到控制自己气息的技巧,更好地利用鼻腔和头腔进行声流共共振,提升演唱效果。
二、调节共鸣腔体,转变音色
声乐演唱家们为了发出优美圆润的声音,就需要努力锻炼自己的共鸣腔体组合共鸣能力,单单凭借一个共鸣腔体的共鸣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只凭借胸腔或者是口腔共鸣所产生的共鸣声音会比较僵硬,没有空灵的感觉,很难引起听众们的感触。因此,声乐演唱者们应当尝试充分调动多个共鸣腔体,只有胸腔、鼻腔、头腔以及口腔多个腔体同时协作进行共鸣,才能够保证演唱者发出优美的音色,在表演的过程中带给听众们听觉盛宴。需要注意的是,声乐演唱者们在进行共鸣腔体调动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演唱情境来选择腔体共鸣程度,相应地调整共鸣腔体之间的共鸣比例,使得共鸣立体化。
演唱者们如果需要中低音,就应当在头腔共鸣的基础上多多添加进行胸腔共鸣的比例,而需要高音的时候,就要增加头衔共鸣比例,减少胸腔共鸣比例。演唱者们将各个共鸣墙体的额比例进行多样调和,就能够得到多种音色,进而按照音色搭配,融入到声乐舞台演出中来。在进行共鸣腔体调用训练的时候,一般都会使用“声音高位安放”观点,也就是在进行共鸣的时候,尝试着从鼻子后上方进行发声,进而方便演唱者找到鼻腔共鸣的正确位置,通过鼻腔连接头腔部分,完成多个共鸣腔体的共同共鸣感应,提升演唱者调配音色能力。
三、结合真声假声,转变音色
真假声转换算是声乐表演专业中难度比较大的一门学科,然后由于人体构造条件的限制,在演唱中,声乐表演者并不能发出绝对的真声或者是假声,绝对的真声其中并不会如人们所想象中的那样醇厚,温和,相反则会带给人们生硬、僵硬的感觉,而绝对的假声则给人虚浮无力的感觉,演唱者们在进行表演的时候所发出的真声与假声都是混合而来的,将自己的喉咙打开然后混用真假声来进行演唱,通过混入假声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音色,只不过因为合音中真声与假声混合比例不同而给听众们不同的感受。但是演唱者们在混入假声的时候,也要注意其比例问题,具体的比例则需要根据个人条件以及演唱歌曲的不同进行具体调控。
一般来说,声乐越低,需要混入的假声比例越少,中低音如果假声太多了,则会让听众们产生演唱者底气不足的感觉,下行的是假声比例依次减少,给听众们更加有弹性的听觉感受。而如果需要高音的时候,则相应地混入更多比例的假声,从而才能够更容易地上高音。
四、锻炼声带张力,转变音色
演唱者所发出的声音都是需要通过声带振动才发出的。因此,为了发出音色更加优美的声音,演唱者们就需要保护好自己的声带,锻炼声带,使其具备更强大的张力,能够大于气息支持力的时候,控制自己的音色发生改变则更容易一些。在进行声带张力训练的时候,应当张弛有度,在保持声带活力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拉伸声带训练,使得声带张力与气息支持力之间保持一个最佳的状态关系。
总而言之,对于声乐演唱来说,优美的音色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声乐表演人员为了改变自己的音色,就可以尝试着改变共鸣管道长度,并且调节共鸣腔体,在练习的过程中尝试多种比例的真假声转换,保护好声带的情况下增强声带张力,从而能够在表演中更加灵活如意地改变音色,提升表演效果。
[1]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6.
[2]郑莉,金亚文.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