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巍山县草原生态成果丰硕

2018-01-23熊景发马海轮邹锦溪云南省巍山县饲草饲料工作站

中国畜牧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巍山县草食鲜草

文│熊景发 马海轮 邹锦溪(云南省巍山县饲草饲料工作站)

巍山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年平均气温15.6℃,年降雨量804.7毫米,年无霜期约28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0%。全县四季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越冬条件好。全县总面积2200平方千米,辖10个乡(镇)83个村委会(办事处),总人口31.6万。全县耕地面积29.39万亩,占总面积的7.8%。全县天然草地123.2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7.36%,其中,可利用草地106.03万亩。草场类型有热性灌草丛、热性草丛、暖性灌草丛和山地草甸4个类型,其中,热性灌草丛723970.66亩,占全县可利用草地面积的68.28%,热性草丛240582.59亩,占全县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2.69%,暖性灌草丛70193.36亩,占全县可利用草地面积的6.62%,山地草甸25553.39亩,占全县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41%,草场内植被复杂,牧草品种资源丰富。

巍山县为2011—2015年全国第一轮草原生态补奖实施县,实际实施年度为2012—2016年。第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把可利用天然草原106.03万亩全部承包到户,其中,生态脆弱区的13.74万亩为禁牧区,补助标准为6.0元/(亩·年),第一轮共兑付禁牧补助资金412.2万元;其余92.29万亩为草畜平衡面积,补助标准为1.5元/亩/年,第一轮共兑付草畜平衡补助资金692.175万元。每年进行人工牧草良种补贴3.04万亩,中央补助资金54万元/年,第一轮共兑付人工牧草良种补贴资金270.0万元。

为准确掌握巍山县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促进草原保护和合理利用,根据农业部的部署,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巍山县每年对全县的4个草原类型进行草原监测。监测结果显示,第一轮草原生态补奖实施后,巍山县草原生态状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草原植被生长良好,生产性能有较大提高。植物盖度89.4%,主要植物有黄茅、黄背草、野古草、荩草、鼠尾粟、旱茅、白茅、铁扫帚、牡蒿、鬼针草、香薷、蒿、地石榴、仙鹤草、匍匐风轮菜、拔毒散、西南委陵菜、翻白叶、火绒草等。草群高度38厘米,主要毒害草有紫茎泽兰、白茅、西南委陵菜、翻白叶等。鲜草产量7863.5千克/公顷,风干草重1730千克/公顷,其中,可食鲜草5983千克/公顷,可食鲜草风干重1317千克/公顷。与2012年相比,植被盖度提高了2.8个百分点,鲜草产量增加了2326.5千克/公顷,其中,可食鲜草增加了1930千克/公顷。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得益于草原奖补政策的实施。

2.草食畜向圈养方式为主转变。

(1)补饲情况及草食畜数量统计。巍山县共承包草原面积70687公顷,现有人工草地保留面积6092公顷,人工草地干草总量168160吨,补饲秸秆总量162077吨,加工利用青贮饲料99096吨,补饲粮食33600吨,全年补饲293天,放牧72天。全县草食畜存栏为山羊18.57万只、牛11.93万头、马0.3万匹、驴0.39万匹、骡0.99万匹。

(2)入户补饲情况及草食畜数量统计。巍山县于2016年7月12~13日分别在南诏、大仓、庙街3个镇进行调查,入户调查农户30户。30户农户种植人工牧草21.85公顷,人工草地干草产量1016.6吨,补饲秸秆总量160.9吨,加工利用青贮饲料3470吨,补饲粮食130.1吨,全年平均补饲320天,放牧45天。30户农户饲养草食畜为山羊1291只、牛940头。

通过种植优质人工牧草、青贮饲料、补饲精料以及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糠养殖,减少了放牧天数,养殖方式向以圈养为主的方式转变,天然草地植被恢复较快。

3.草原返青期提前。由于雨水期提前,2016年5月25日草原就进入了返青期,主要返青牧草有黄茅、黄背草、野古草、荩草、鼠尾粟、旱茅、白茅、铁扫帚等。

2012年以前,草原返青期多在每年6月中下旬,特别是2009—2010年西南大旱时,7月中旬草原才进入返青期。近年来,由于全县草原环境状况变好,雨量增加,草原返青期多在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

巍山县借助第一轮草原生态奖补的实施,既发展了草牧业又取得了丰硕的生态成果。但草原生态依然脆弱、传统的养殖方式依然存在,而人们对草食畜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草原生态恢复和保护建设任重道远。巍山县将借助第二轮草原生态奖补的实施,在继续发展壮大草牧业的同时,加强草原监测工作,让巍山县的生态环境越变越好。

猜你喜欢

巍山县草食鲜草
粮改饲与草食畜牧业发展初探
巍山县乡镇中学宣传思想工作现状阐释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仔猪喂养鲜草注意事项
苜蓿鲜草不可作为单一饲料喂牛羊
一只羊的结局
苏丹草—拟高粱杂交种鲜草饲喂獭兔的效果
偏偏爱上草食男
草食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