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特点的研究

2018-01-23赵永刚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8期
关键词:藏品管理体系文物

赵永刚

(河津市文物局,山西 河津 043300)

众所周知,各行各业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改革创新,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博物馆产业也处在进步浪潮中。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另一方面数字化建设对于文物管理工作也有着深远意义。

1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内涵

单论数字化,其实外延极其宽泛。它既可以说是整个数字智能系统,又可以局限到某一项传统事项的电子数字化。但无论是哪一种外延,都无外乎是一种方式方法的更迭。博物馆数字化是指将博物馆相关的器物、标本及文件等各类信息,通过3D模型虚拟制作、三维扫描、数字化拍摄等技术,将藏品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储存,提供藏品的多角度、近距离的3D图像,将藏品相关的历史、艺术、文化信息以图文介绍、语音解说、动画展示、视频延展等方式进行信息推送。

1.1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博物馆是依附于藏品而存在的,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从某种程度而言,博物馆对文化传承、知识普及有着功不可没的价值。在历史的长河中,诸多物质文化遗产因自然因素或非自然因素影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有的甚至彻底消失。无可否认的是,过往的历史文化在物质文化遗产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换句话说,精神依托于物质,物质的陨灭势必造成精神的缺失。博物馆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博物馆不再像传统博物馆那样,只是简单的藏品收藏、展示、研究机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在互联网上构建一种新型的博物馆,实现博物馆结构和功能的转变。这种数字化的博物馆既可以实现藏品数字化和操作智能化,还能够实现信息共享,促进知识的传播,提高藏品的利用率。

1.2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

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如何进行数字化。在理论上,数字化仅仅是从数据统计、数据模拟和数据再现三方面进行。但对于博物馆这样以文物为主要载体的收藏、展览机构,数字化建设的意义远不止此。在博物馆数字化的建设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①对于文物的数字化管控。当前我国大约有5000座博物馆,共计收藏文物2000余万件。截止2017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显示,已经进行电子备案的博物馆不超过1000座,已经进行电子识别和电子身份登记的文物未超过800万件。笔者认为,应当建立、健全全国性质的文物管控数据平台。以广东、浙江、江苏三省为例,按照三省联合出台的文物管控条例,已经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逐步开始试点文物电子平台建设和应用工作。不难看出,给文物办理电子身份证,更有利于文物的管理与保护。②明确数字化建设的内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而必须明确数字化建设的各项内容。一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登记,通过对文物的扫描、比对,确定文物的物质构成、年份、基本属性。二是利用最新的三维建模技术或3D自动成像系统对文物进行数字存档。三维模型不仅可以用来保存文物的数据,还可以用于虚拟展示。参观者无需亲自前往,即可浏览到文物的全貌。③利用数字技术完善考古过程。文物来源于考古,考古服务于文物。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使考古专业的入门门槛降低了许多。一来众多考古专业学生不必再通过大脑记忆来判断文物的基本属性;二来数字化信息能在最大程度上对考古过程和考古信息进行最科学的管理和应用;三来通过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可以很容易的测量文物的几何尺寸,并且通过把模型以正投影的方式按照一定的比例绘制出来,让考古学家照着模型的截图绘制会使得整个工作量大大减少,并且结果更为准确。

2 文物数字化管理的特点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要健全文物管理工作,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切实做到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寻保护,以数字化建设为依托,建设一套数字化文物管理体系。新时代历史背景下的文物管理工作,已经完全区别于以往的传统管理方式。实施文物数字化管理,可以更高效准确地记录文物的原始数据。当文物受损时,可以通过调取原始数据进行修复,使文物恢复原貌。

2.1 文物数字化管理的统一性

建立统一的文物数字化管理平台势必使文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统一性的特点。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数据管理的统一性,即平台按照固有模式对每件文物进行统一管理,这种管理要保证文物的唯一性,又要保证文物的合法性;二是文物身份的统一性,每件文物都必须具有电子身份证,并按地区、属性、年代等主要信息进行归类,方便工作人员在数据库中查找。

2.2 文物数字化管理的再现性

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文物进行比对、分析、归档后,博物馆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对文物进行复制,也可以利用全息立体投影技术对文物进行模拟成像。先前的文物登记和管理制度,容易对文物造成损坏,不利于文物的长久保存。利用当前流行的技术,可以做到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从而极大地减少了自然因素和非自然因素对文物的破坏。

2.3 文物数字化管理的紧迫性

笔者所在的山西省,是文物出土较多的省份之一。山西省建设一套数字化文物管理体系,势在必行。作为文物出土大省,山西省本身就肩负着文物保护和管理的职责,而且文物保护管理的技术手段要与时俱进,要更好、更高效地完成此项工作。山西各大博物馆中的文物众多,数字化文物管理体系的建立将为文物信息汇总和归档、文物保护、文物修复提供极大的便利。

3 文物数字化管理的作用

3.1 有助于提升博物馆自身的科技含量

现如今,数字图书馆、数字展览馆层出不穷,即便是娱乐场所,也时常见到数字化技术的身影。文物数字化管理重新定义了文物管理的方式方法,传统的统计、建档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文物数字化管理支持大范围、分布式的数字化文物信息服务,游客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文物资源,高效访问以多种数字格式存储在其中的知识信息。将文物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博物馆中,可以紧跟科技发展脉搏,提高博物馆自身的科技含量,给更多的游客提供便利。

3.2 有助于完善博物馆管理体系

数字技术可以完善博物馆管理体系,既有利于保护文物,又方便观众获取文物信息。以文物数字化管理为基础,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能更高效地做好文物的保护、防火、防盗工作。通过建立联网的文物数据库,不仅方便工作人员检索信息、开展工作,更能使广大民众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资源。

3.3 有助于建立全国文物数字化信息平台

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大多只承担文物收藏、保护和展览的职能,许多学者、研究人员往往需要亲自跑一趟才能一窥文物的芳容。不久前,上海博物馆宣布,由其建设的国内首创、全面基于数据的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验收,即将投入运用。据介绍,该平台以博物馆管理为核心,以流程管理为主线,按人、馆、物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项目所采集的数据内容包括上海博物馆的藏品、观众客流、新媒体传播、展区观众的行为、文创产品销售等,涵盖了博物馆收藏、研究、传播三大功能的基本面。各个博物馆都应建立起自己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也可以几个馆联合起来共同建设。一旦一些大馆建立起了文物数字化管理体系,以点带面,相应地各个地区的文物数字化管理体系也就会逐渐完备。如此一来,创建全国文物数字化信息平台也就十分容易了。

4 结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是重要的文物聚集地。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寻正确的文物管理方式,一直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文物数字化管理是当前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实现馆藏文物数字化管理对于提高馆藏文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博物馆应不断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不断创新,提高馆藏文物管理、保护水平。■

猜你喜欢

藏品管理体系文物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文物的栖息之地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文物的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