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契丹族的生育习俗

2018-01-23王伟夏晨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8期
关键词:生子皇子契丹

王伟 夏晨光

(阜新市博物馆,辽宁 阜新 123000)

1 契丹妇女的分娩过程

辽代契丹妇女在怀孕至分娩前后的这一段时间里,有许多“奇特”的习俗活动。据《重编燕北录》记载:契丹皇后怀孕如过八个月,先启建无量寿道场,逐日行香礼拜一个月。在契丹皇帝帐寝附近预先造团白毡四十九座,中间一座最大,径围七十二尺,其它四十八座小帐,围绕大帐。皇后将产时,于道场内先烧香,望日八拜,便入最大者帐内。每小帐各有角羊一只,以一人扭羊角,待皇后欲产时,诸小帐内人用力扭羊角。“其声俱发,内外人语不辨。番云,此羊代皇后忍痛之声也”,随后是契丹翰林院使抹欲眼扼皇后胸,又有一人助皇后生产,“皇后用甘草苗代秆草卧之”。如果生了男孩,皇帝着红色衣服,于前帐内番乐,并与近上契丹臣僚饮酒,皇后即服酥调杏油半盏。如生女,皇帝着皂衣,动汉乐,与近上汉族臣僚饮酒,皇后即服黑豆汤调盐三钱。其羊差人放牧不得宰杀,直至自毙。皇后产后至第九日即归皇帝寝帐。清人陆长春有诗咏契丹皇后分娩习俗云:“道场顶礼集名缁,毡帐群羊角共劙。喜色满廷番乐合,后宫新报产麟儿。”即说此俗。

王易的《燕北录》记载了契丹皇帝继位,贵族礼仪风俗,军事制度及刑法制度,具有史料价值。王易为北宋人,曾出使辽国,他对契丹皇后分娩习俗的记述应是比较可信的。据此可知,其一,佛教和契丹原始宗教的一些活动共同构成了辽代契丹妇女分娩习俗的一部分内容。辽代佛教盛行,但契丹民族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亦一直存在着。两种宗教信仰的并存,已在契丹皇后的分娩过程中被充分体现出来,比如建“无量寿”道场和行香礼拜等,反映的就是佛教活动的内容。《古今图书集成·神异曲》卷七九:“佛与王改字为无量清净,复与授记于西方安乐世界作佛,号日无量寿。”而“望日番拜”则又是契丹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一种表现。其二,以羊叫之声“代替”皇后之产痛,既反映了契丹人的某种原始宗教意识,同时也是契丹民族传统医学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人类的医学史上,古人曾发明过一种原始的“精神分散”疗法,就是医(巫)在给病人治病(手术)过程中,采取一些“特别措施”,去“分散”病者的注意力,起到“麻醉”的作用,使其暂时忘记或减轻(手术)痛苦。契丹人在其皇后分娩时,使48只羊在“产房”四周齐声嚎叫,那震耳欲聋的“咩咩”声,肯定会“分散”分娩皇后的注意力,减轻一些她的产痛的。其三,从契丹皇后分娩后,契丹皇帝所穿衣服颜色的不同,皇帝与之饮酒对象的不同及皇后所喝“饮料”的不同,亦可窥见在辽代契丹人中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的现象。如契丹习俗服饰颜色尚“红”,以朱、紫色为“贵”。然《燕北录》所记正是当皇后生了男孩时,“戎主”(契丹)皇帝才“着红衣服”的,若是生了女孩,就改穿皂衣了。还有,辽代官制分南、北两面,北面番(契丹)官,南面汉官。“两面”中又以北面官为重,南面官次之。恰恰又是在皇后生了男孩时,契丹皇帝才与北面契丹官员一起饮酒,并演奏契丹本民族的“国乐”;若是生了女孩,契丹皇帝就改同南面的汉官饮酒,乐曲也改了“汉乐”。还有契丹皇后生男孩后喝的是“酥调杏油”,那是契丹贵族饮用的一种“高级”滋补品;而若是生了女孩,则改饮低等的“调盐黑豆汤”了。

辽代,一般契丹妇女也有产前拜日,临产时“使人抹欲眼扼胸卧甘草上”,以及生女孩后饮“黑豆汤”等内容。有一点不同的是“若生男儿,其夫面涂莲子、胭脂,或生女时,面涂突墨……番言用此二物涂面时,宜男女,贫者否”。莲子汁是契丹妇女常用的一种“化妆品”,每至中秋八月,莲子收割后,他们用布将其绞成汁,“用时以布浸水涂头面”。

那么,契丹人为什么在妻子生了儿子或女儿后,做丈夫的要往脸上涂“莲子汁”“胭脂”或“突墨”呢?真的能“宜男女”?我们以为,所谓的“宜男女”,即是契丹人在当时医疗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受原始宗教意识的影响,当祈盼所生之儿女能健康成长,不致夭折而采取的一种“特别措施”。这同近现代我国一些偏远的乡村,仍有父母给刚出生的婴儿穿本家族长寿者穿过的“儿衣”,说是能保此婴儿“长命百岁”;有的父母给他们的孩子起名叫“石头”“铁蛋”或“狗剩”,说是“好养活”等,是同一道理。这些虽没有什么科学和实效可言,但它表明古往今来天下之父母对其子女的良苦用心是一致的。

2 生子喜庆

辽代契丹人,尤其是契丹皇族,生子后要举行“喜庆”活动。这种“喜庆”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举行贺生皇子仪式、君臣朋戚宴乐、为有关人员加官进爵、曲赦“罪犯”及招待领国贺使等。

在辽代,庆贺契丹皇帝生子要举行一定的仪式,称“贺生子仪”。这种仪式一般在皇后或皇妃生子当日举行。据《辽史·礼志》记载:其日,奉先帝御容,设正殿,皇帝御八角殿升座,声警毕,北南宣微使殿阶上左右立,北南臣僚金冠盛服,合班入,仪式正式开始。当仪式结束后,契丹皇帝便与群臣饮酒宴乐。有时,契丹皇帝得子,不仅仅是皇帝邀百官群臣饮酒举行庆贺,一些皇帝亲戚也要随同皇帝一起庆贺。

契丹皇帝喜得皇子为表示“喜庆”,契丹皇帝一般要为皇后、皇妃家族有关人员加官进爵。大安九年(1093)十月,燕国王延禧得一子,诏令肆赦,“妃之族属并进级”。寿隆三年(1097)三月,燕国王延禧又得一子,道宗赐名挞鲁,燕王妃父长哥迁左监门卫上将军,“仍赐官属钱”等。

辽代契丹皇帝(或亲王)生子后,为示“喜庆”,皇帝还要赦免某些“罪犯”的罪行,以诏示他的“浩浩皇恩”。如辽圣宗开泰六年(1017)九月,“以皇子属思,大赦”;辽兴宗重熙六年(1037)七月,皇太子弟重元生子,兴宗赐诗及宝玩器物,“曲赦死罪以下”。此外,辽代契丹皇帝生子为大喜大庆之事,与之交好的邻国有时也会派遣使臣来祝贺。如辽景宗保宁三年(971)十二月,皇子隆绪(辽圣宗)出生,次年(972年)二月,“(北)汉以皇子(隆绪)生,遣使来贺”等。

3 纪念“始生”

纪念“始生”就是契丹人在出生后,每隔十二年举行一次的“再生礼”。契丹皇帝、太后及太子等人每十二年举行一次的“再生礼”在《辽史》中有多处记载。如辽太宗耶律德光于会同元年(938)十一月甲子,行再生、柴册礼,是年耶律德光三十六岁,正是“十二年”的倍数;辽圣宗耶律隆绪于统和十二年(994)十一月戊申朔,行再生礼,这一年耶律隆绪为二十四岁,亦是“十二年”的倍数等。然而,契丹皇帝、皇子及太后们的“再生礼”有时处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祈求或庆祝征伐取胜之时,就不一定严格按十二年一次的“定数”如期举行了。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在辽代中后期出现得比较多一些。如辽兴宗耶律宗真于重熙十二年(1044)七月庚午行再生礼,是年耶律宗真二十九岁,显然不是“十二年”的倍数。综合《辽史·兴宗本纪》前后记载分析,兴宗皇帝的这次“再生礼”,是辽廷镇压了李宜儿农民起义后,为庆贺“胜利”而“特意”举行的。

辽代契丹皇帝、皇子及皇太后等人为纪念“始生”而举行的“再生礼”,其具体过程和主要内容《辽史·礼志》有比较详细的记述:“……一妇人执酒,一叟持矢箭,立于室外。有司请神主降舆,致奠。奠讫,皇帝出寝殿,至再生室。群臣奉迎,再拜。皇帝入室,释服、姺……太巫懞皇帝首。群臣称贺,再拜,产医妪持酒以进,太巫奉襁褓、彩结等物赞祝。预选七叟,每人拟一帝名,系于丝上,跪进。皇帝选嘉名受之,赐物。”这就是“再生”仪式的简要过程。

总之,辽代契丹人的“生育习俗”具有他们本民族的特性,并流传了200余年。辽亡后,建立金朝的女真族也继承了这一习俗,甚至对我国北方尤其是东北一些地区的汉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传承至今天。■

[1]蒋祖怡,张涤云.全辽诗话[M].长沙:岳麓书院,1992.

[2](元)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猜你喜欢

生子皇子契丹
由蒐狝为务到崇儒之美:契丹大族社会性格转变述论
归去来——契丹归明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皇子是怎样炼成的
康熙:幼年读书曾累到咳血
处暑
清明
契丹学学科体系的理论建构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草原巾帼——契丹族女将述律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