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关联论析

2018-01-23

南都学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刘 锋

(北京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2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伟大梦想,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亟待继续完成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逻辑关联。当前学界围绕该问题的研究,着重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梦的探索历程及其重要意义,也有从理论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建构中国梦思想的具体成果、创新之处等。但关于从现实的维度、未来的层面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逻辑关联的研究,则相对薄弱。鉴于此,本文从理论、历史、现实、未来四重向度,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进行整体性的学理研究。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回答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崭新执政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价值遵循,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其中,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实现中国梦的希望之旅。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九十七年来,我们党都牢记初心和使命并矢志不渝,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现在,中国共产党人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今天也更加接近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同时,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梦想,仍然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特别是需要建设伟大工程。而“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1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会成为“乌托邦”。

纵观改革开放40年的探索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伟大梦想,已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毕生追求和重大使命。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又是以实现中国梦为核心目标的。在2017年“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有机地联系起来,将四者提到了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并认为“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2]。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是从应对党所面临的一系列新的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高度来部署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17。这实际上就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关联,也明确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党所肩负的历史重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的转变,对党和国家实践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崭新要求,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之重大。使命呼唤担当并引领未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应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四个自信”,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统揽“四个伟大”,夯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基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创造性回答。

二、理论产生视域: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答“中国问题”的思想理论结晶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时代问题的不断涌现,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答“中国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各国合作共赢,努力构建和谐世界,博得世界上秉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赞赏。但某些西方媒体和论者不断地制造“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噪音。作为已经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一举一动也必然会引起世界更多的瞩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实现中华民族早日复兴,推动世界繁荣与和谐,显得更加迫切。

审视国内,在创造着“中国式奇迹”的同时,仍有一些“中国式难题”亟待破解。这些难题至少包括以下四点:一是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提出新期待,而这种期待与现实中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又相矛盾,特别是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二是社会转型给国家治理带来的新挑战,譬如,“社会利益格局不断分化,不同阶层价值观念多元化,社会组织日益多样化,主流意识形态统领功能弱化,网络民意整合难度加大”[3];三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更加严峻,虽然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但一些领导干部出现“本领恐慌”,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思想信念动摇等;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项方略亟待狠抓落实,譬如,经济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政治领域的全面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与协商民主的实践展开、思想文化领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层面的环保评议制度与社会监督机制的贯彻落实等问题。以上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都会遭遇多元的“利益矩阵”,甚至是某种“博弈困局”[4]。这就需要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需要一个被社会各个阶级、阶层都能够广泛接受的理想信念,从而有效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共识,为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力量泉源和根本保障。

鉴于此,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思想。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是始终让每一个中国人魂牵梦萦的目标,激励着人们为之流血牺牲。而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并不是所有民族都会提出的课题。只有自身文明曾经有过繁荣兴盛历史的民族,才有资格提出复兴的目标。假若不曾辉煌过,谈何民族复兴?进而,只有自觉把握并勇于担负起复兴重任的民族,才会提出这样的目标。毫无疑问,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辉煌、伟大和文明的民族。古代中国曾以世界第一富强大国屹立于世界,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和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等,是东方文化的中心。中国梦也正是基于5000多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传统,基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族人民追求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与人民解放的革命历程而提出的。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对中国梦的内涵简练地界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具体内容来看,中国梦是包含着经济强国梦、政治大国梦、文明复兴梦、社会和谐梦、美丽中国梦、军事大国梦、外交强国梦等综合性梦想。就基本内涵而言,它是以民族复兴为核心,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三个层面。可见,“中国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国家—民族—人民’‘三位一体’的目标追求,体现了立足民族现实诉求,关注民族未来发展的目的理性”[5]。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中国梦是整个国家的梦想、整个民族的梦想,同样,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

三、历史演变维度:中国共产党承载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中华民族曾创造了5000多年的灿烂辉煌文明。但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以及外来的侵略,鸦片战争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我国逐渐由昔日的“天朝上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面临民族存亡,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使命。

危机面前,各种救国主张如走马灯般在中国登台亮相。不同阶级、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政治力量,都曾提出并实践过各种各样的方案,但是这些探索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无论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还是“中体西用”的理念,都没能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还是洋务运动、戊戌维新,都没能指明中国前进的正确方向。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但最终也没有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进入20世纪,陷于苦闷之中的中国人发出“中国向何处去”的呐喊。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告知了中国的知识分子——西方的文明是侵略的文明,并没有之前所认为的那么美好。而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了一份独特的“礼物”——像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和俄国等国家一样,都可以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经过暴力革命,走上社会主义的解放之路。尤其是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正在战火和饥饿中挣扎着的中国人民。在此背景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批初步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未来出路进行了探索,但最终却陷入“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纷争之中。而且,相关争辩局限于知识分子范围之内,最多也就是“茶杯中的风暴”,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虽然五四爱国运动成功地领导和发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为国家出路的探索之中,然而,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实际的浅薄认识等原因,最终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出路还需要新的阶级和力量进行新的探索。

在此社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毛泽东曾指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6]796。从此,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实现救亡和复兴的两大历史重任,就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是由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国家出路的征程中进行比较、验证和选择的结果。

四、现实要求视角: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设伟大工程是实现中国梦的决定性因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建设好党这一伟大工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制度优势,同时,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这一最根本的政治优势与政治保证。特别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往纵深发展尤其是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1]62,把“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7],使党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活动,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工程,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与此同时,中国梦的实现面临着更高层次的要求与更加复杂的挑战。新时代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实践,筑牢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也要求排除影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各种思想干扰与舆论杂音。

一方面,面临一系列新的伟大斗争、“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迫切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当前,党面临着一系列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譬如,围绕石油等矿产资源的争夺、来自发达国家发动的货币战争、新媒体场域下思想意识形态纷争、领海与领土争端、制止民族分裂的斗争、坚持不懈地反腐败的斗争、互联网领域的斗争等。同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实现长期执政和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等,都考验着党的韧性、党的智慧和勇气。此外,精神上懈怠、开拓进取精气神不足的危险有待于党加强自身的建设;能力不足、本领不强、领导水平不高的危险是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党和政府公信力受损、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的危险等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反腐败斗争虽然取得压倒性胜利,但消极腐败的现象仍没有完全杜绝,拒腐防变应该警钟长鸣。这些考验和危险都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应先确保“自身硬”,要求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夯实实现中国梦的力量基石。

另一方面,深受传统思想观念、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思潮以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的得失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出现了各种交锋、杂音。一是有些人固守传统、思想僵化,把改革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归咎于发展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和全方位的开放;有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成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等错误论调。二是有些人深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主要是市场化方向的改革不彻底造成的,主张所谓的“全面彻底的改革”,实际上是私有化的方案。三是有些人深受“普世价值”思潮的影响,把西方奉行的“自由、民主、人权”看作“普世价值”;有些人以西方的政治制度为模板,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存在很大问题,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论”。这些人处心积虑地想“把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文明的轨道,是他们热衷传播普世价值的根本目的”[8]。这种妄自菲薄的心态和全盘西化的思想,还包括政治层面上流行一时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等,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理论和道路带来了严峻挑战。四是有的人深受历史虚无主义这一篡史乱今的社会思潮的影响,歪曲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梦的艰辛历史,否认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将改革开放前30年的探索与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发展史对立起来,妄图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面对这些鼓噪,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按照新时代党建的新布局和新要求,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和制度治党的有机统一,提升自我革命能力,夯实政党自信和政治自觉,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积极应对“四大考验”并化解“四大危险”,夯实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政治基础。特别是党要坚持用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观察和认识改革开放的主流、支流,旗帜鲜明地鉴别甚至清除不利于实现中国梦的错误思潮,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在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凝聚最美中国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撑与政治保证。

五、展望未来层面: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执政为民的政治宣言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一直追求的夙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这一伟大梦想之所以如此“大放异彩”,特别是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地引发整个中国社会的良好反响和集体共鸣,其实质主要是反映了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诉求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各方面期待。中国梦的提出,实现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创新性发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

近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梦进行了艰辛探索,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方面,从理论上看,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实现中国梦的道路,确立了实现中国梦的制度,凝聚了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思想指导。同时,“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等,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支撑。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为新时代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行动指南与思想指导。另一方面,从实践上看,奥运会、世博会、田径世锦赛、G20峰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以及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国形象;我国经济实现了几连跳,从而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此外,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有效应对非典、禽流感、国际金融危机等,战胜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一大批具有高度创新和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这些重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梦的重要表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展望未来,中国梦以一种新的形态展现在中华儿女和世界面前。中国梦将我国的发展、世界的进步和整个人类的文明结合起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的共产主义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相结合,旨在探寻世界文明的路径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梦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梦想都息息相关。可以说,“中国梦不是也不满足于‘独善其身’,而是要在‘兼济天下’中发展自己,通过发展自己更好地来兼济天下,造福世界”[9]。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有新担当、新作为。2017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展览馆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时,强调要“振奋精神、砥砺奋进、再接再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10]。党的十九大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到21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1]。从这一论述可以看出,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属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11],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理论的呼应。正所谓新理论要决定新目标。同时,这一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是基于我国社会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对中国未来30多年的现代化历程进行的科学展望和战略安排,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执政目标的切实体现,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展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部署的顶层设计。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聂耳,你是中华民族的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