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唐山工业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2018-01-23
(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我国已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建设转型的关键时刻,为了促进工业遗产保护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发展,需要把握好城镇发展的契机,正确面对新型城镇的发展对工业遗产的挑战。
1 唐山近代工业起源
唐山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发祥地,是我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在唐山这个工业发祥地中,产生了很多个“第一”,比如:第一座机械化煤矿、第一条标准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等。开平煤矿作为唐山工业发展的标志性建筑,在不断的发展中,见证了唐山工业由此逐渐兴起[1]。
1.1 唐山工业的起源——开平煤矿
开平煤矿即开平矿务局,是清朝末年洋务运动开始后官督商办的大型新式采矿企业,位于滦州开平,现在为唐山市开平区。开平煤矿的历史最早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在当时,河北的滦县开平矿区就已经使用土法开采煤矿。直到清末光绪二年(1876年),李鸿章派遣人员赶赴唐山开平一带勘查矿区,发现蕴含丰富的煤矿资源,并且地质优良,利于开采,因此,于1877年李鸿章筹办招商集股[2]。1878年6月25日在唐山开平镇正式成立“开平矿务局”即开平煤矿,1881年正式投产,员工多达3 000人,当年产煤3 600 t,到1898年累计产煤73万t。但是,由于当时清政府软弱无能,且由于1900年八国联军的入侵,开平煤矿易主,成为名为中外合资、实为英国资本控制的煤矿,后又于1912年与滦州煤矿合并成为开滦煤矿[3]。抗日战争结束后由国民政府接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收归国有资产。从本质上来看,开平煤矿以及滦州煤矿的创建,是唐山工业开始加速发展的重要标志,且其源远的建筑还有部分仍然在使用,比如:唐山矿一号井。此后,多个工业企业逐渐在唐山落地生根,为唐山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唐胥铁路的建设
唐胥铁路是我国自主创建的第一条铁路,起于唐山,止于胥各庄,全程9.7 km。于1881年开工修建,当年完工并投入使用,轨距为1 435 mm,采用重达15 kg/m的钢轨铺设完成。1878年开平矿务局成立,为把煤从矿区运到最近的海口装船出运,李鸿章聘请英国人金达负责修建铁路,由于清政府迷信腐败,铁路只修到了胥各庄,并且禁止使用机车,铁路修成后火车用骡马拖拉,所以又被后人称为“马车铁路”[4]。1881年正式动工修建的唐胥铁路,是中国近代史上成功保存并加以利用的第一条铁路,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自主修建铁路时代的到来。在原有唐胥铁路的基础上,于1888年唐山至天津的铁路全面开通;于1890年铁路继续向东修建,直达古冶,与林西矿相连接[5]。此后,于1894年天津至山海关的铁路修建完毕,正式通车,并向西发展到北京,由此建成了京奉铁路,该铁路至今以走过了120多个春秋,而唐胥铁路作为京奉铁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服务至今。
1.3 唐胥铁路修理厂——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
1881年唐胥铁路修理厂建成,并坐落于胥各庄,该铁路修理厂也是我国最早的铁路工厂,并制造了我国第一台蒸汽式火车机车——龙号机车[6]。在当时,技术人员自己动手设计,利用废弃锅炉进行改造,大胆尝试,不断改进,终于制造成功了蒸汽机车,且在当时清政府的要求下,工人们在这台蒸汽机的机头上刻画了一条龙,以此称之为“龙号机车”。龙号机车退役后,一直存放在北京交通陈列馆,却在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北京后离奇失踪。龙号机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自主制造、自主研制的铁路和机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它宣告了铁路和火车这一新鲜事物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
2 近代工业遗产的保存现状
随着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近代工业遗产发生关系,随着问题的不断产生,唐山市政府早在2006年就已经开始协同相关部门对唐山的工业遗产整体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并在调查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唐山工业遗产的整体状况。比如:对水泥厂、矿务局、机车车辆、陶瓷厂以及纺织厂等进行调查,并作出详细的调查总结。其中,开滦集团的历史发展资料,由于其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中断,而保存较为完好,是现存的规模较大的不可移动工业遗产之一[7]。但一些工业企业,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使得其员工更换频率较高、企业档案管理混乱,进而导致相关工业遗产的资料不完善,如:地契、账本、设备、资料等。虽然一些工业遗产的资料已经不完善,但是工业遗产的保存现状还是较好的。
2.1 可移动工业遗产
在众多的可移动工业遗产中,很多都已经成为“瑰宝”,开滦集团由于在发展的过程中没被中断,因此其资料保存得最为全面,企业发展的完整档案资料都被有效的保存管理起来。又如:旧开滦时期的田亩卷、地亩卷、财会账簿等;比如:我国于1881年发行的股票,现存4张,是我国最早的股票;唐山市启新水泥厂保存的资料较多,有该水泥厂的发展资料档案、办厂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国内外奖杯、当时进口的先进保险柜等;机车车辆厂保存了一些当时先进的机械设备、照片、发展资料等,现存的3台机械设备已成为工业遗产中的重要内容;纺织厂保存着较为完整的1929年的产品商标和民国时期的公函和调查表;陶瓷厂保存着民国时期企业发展购置地产的地契、青花大缸等。
2.2 不可移动工业遗产
不可移动工业遗产相对于可移动工业资产来说规模较为庞大,如:开滦第一井——1878年开凿,现在一号井井深482.7 m,井径4.267 m,滚筒直径3.96 m,2013年一号井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胥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自建的铁路,运行了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台燃气机车“龙号机车”,并且确定了中国铁路轨距的标准距离,如今,作为老火车路线的唐胥铁路,被“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成为中国铁路发展的见证。唐山机车车辆厂是中国最早的铁路工厂,原名唐胥铁路修理厂,老厂厂区已经修建成为唐山市地震公园,部分车间被列为永久保留的地震遗址,成为唐山市地震博物馆的一部分,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8]。双桥里东西桥是中国较早的铁路、公路、人行立体运输桥,且至今还在使用,该桥对我国桥梁建筑史、近代工业史、铁路史等有着标志性意义。
2.3 非物质工业遗产
从整体上来看,唐山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丰富,尤其是生产工艺技术、生产工作流程、工业精神文化是非物质工业遗产中最容易体现出来的。此外,唐山的“龙号精神”、窑神庙崇拜、当地的风俗和活动,也是得到保存的珍贵的非物质工业遗产。目前,唐山市政府已通过抢救式的收集方式,对非物质文化工业遗产进行全面收集,走访很多世家后人,取得第一手采访资料、录音、录像等,这些都需尽快妥善保管。
3 近代工业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工业遗产是一个城市工业发展的缩影、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见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加强和重视近代工业文明史和工业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当前,唐山市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进度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随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迈进,唐山市工业遗产的存留和传承面临挑战。必须要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
3.1 打造工业遗产整体传承和景观脉络
工业遗产景观往往能形成无法替代的城市特色,在新型城镇化大潮中,唐山市应认清工业遗产的特殊性和珍贵性,应该对唐山市当地的工业遗产的综合形态、面貌、文化背景进行充分了解和研究,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重要意义。工业遗产往往都坐落于城市中的河流、铁路、道路附近,以它们为纽带相互连接就形成了独特的工业景观,这些景观不但展示了工业文明的发展成果和工业生产的风貌,同时也具有唐山市独特的标志性。开发利用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比如唐山市的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利用旧的工业群开发出新的商业价值。不但使唐山市历史文化传承得到发展,也为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9]。
3.2 再生工业人文景观资源传承
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针对一些特定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应尽量保持或重建场地的文化特征,人们通过对这些工业遗产的参观和接触,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持。例如:唐山市开滦博物馆和中国水泥工业博物馆,不但延续了唐山市作为中国水泥诞生地的工业遗产文脉传承,而且还填补了我国在水泥业历史上的研究和传承方面的空白。
3.3 新型建筑与工业遗产的传承特征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很多工业遗产处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因此面临保持或者损失的新型环境价值问题。唐山市应该对城市中心区域的工业遗产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对具有历史意义、历史价值、人文价值、文脉传承价值的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在新型建筑的风格和形式上延续老建筑的文脉传承,从而达到这个地区具有可识别性和历史文脉传承性。例如:唐山市启新1889文化创新产业园,推出了以文化博物馆为背景,商业园区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不但对当地工业遗产的文脉传承和保护起到推进和延续作用,而且大力打造商业模式,为唐山市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3.4 工业遗产保护促进城市传承复兴
在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城市个性已经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手段。唐山市近代工业遗产条件是得天独厚的,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代名词屹立在中国大地上。城市的复兴,文化传承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工业遗产和文化产业结合会对城市复兴和发展起到深刻影响。通过对文化资源的发现和保护,工业历史遗址和工业遗产的适宜性再利用,必将使城市的竞争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对工业遗产的文脉传承和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4 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对城市文化、城市背景、历史传承问题越来越重视,唐山市近代工业遗产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传承着城市的未来。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为市民认识唐山、了解唐山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唐山的近代工业遗产记录了唐山历史的发展及历史经济水平和社会风貌特征。
参考文献
[1]闫永增.唐山近代工业遗产调查[J].唐山学院学报,2016,29(4):22-27.
[2]尚海永.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0(4):139-142.
[3]孔雪静.城市中心区大规模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4.
[4]闫永增.唐山近代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唐山学院学报,2014,27(2):1- 4,8.
[5]闫永增.唐山近代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对策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6(1):85-88.
[6]高勇,赵秀艳.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规划设计原则研究:以唐山城市展览馆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8):130,170.
[7]杨彩云,康嘉,邹艳梅.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研究:以唐山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2,28(1):137-140.
[8]李子春.唐山近代工业遗产调查[J].文物春秋,2010(6):59-65,78.
[9]刘树华,刘岭峰.保护工业遗产留住城市记忆:唐山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6):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