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农业信息化服务优化的机制与途径
2018-01-23姜俊华
◎姜俊华
“三农”问题是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启动点,农业信息化服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新常态下农业信息化服务不单单是新态,也是常态,能够很好地看准农业信息化服务优化的机遇与挑战,是我们从中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探寻新常态下农业信息化服务优化的机制与途径,对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的不断改革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常态的意义
新常态,即事物经过某种不正常的状态之后再次恢复到一种全新的正常状态。纵观历史,人类作为高级动物,一直都是在经历中总结经验,经过感性理性、抽象具体的经历之后才能对世间万物有一个全新、完整的认识,世间的很多规律都是通过这样得到的。有很多领域涉及到新常态,比如政治、经济、思想、科学技术、传统文化和社会。新常态就是事物经历过正常~非正常~正常的过程之后的推进,对事物的发展和人类对其的认识都会有飞跃式的改变。新常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体的说是相对于旧常态的,所以新常态是旧常态的一个提升与改变。当然新常态也是属于历史去研究的,其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新常态是有规律的,是可以用于借鉴的,可以被人们所利用所认识,它对于旧常态是一种变革的飞跃,它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而根据事物间的不同需求而主动变化的,在这个过程之中,人们通过改革、创新、共享,使其得到新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出,新常态是一种常态在新常态的影响下,解析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挑战与机遇,是人们优化农业信息化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新常态下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新的机遇与挑战
农业信息化服务不但属于经济学,同样也是属于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属于社会生活,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新常态下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是一个跨越多个学科的科学事物。当下农业信息化服务主要是互联网与农业相结合的形式,农业信息化服务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发展既是一次机遇,同样也是面对的一项重大挑战。
1.新常态下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机遇
从供给方来看,我国乃至全世界正处于信息化时代,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这促进了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共享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特点的信息化的发展,为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量。而且政府也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发展,国务院提出了互联网加农业的发展战略,与此同时,政府还把农业信息化服务战略提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我国正在进行五化同步的建设时期,其中就包括农业信息化,而且2016年就已经完成了农业信息化服务一期工程。我国用了几年的时间,将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断加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些为农业信息化服务实现完全的腾飞奠定了基础。需求,也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们对农业信息化服务的需求是庞大的,而且中国人民具有了农业信息化服务消费的经济基础,只要人们的信息化意识再得以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发展就会更加迅速。相关部门一定会加强相应的科学技术的建设,为满足人们对农业信息化服务的需求,这为农业信息化服务的优化建设提供了内部的强大动力。
2.新常态下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挑战
上文从人们的需求方面分析了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的机遇,下面我们将从供给的方面去解析。我国新常态下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处在二期建设的时间段初期,确切的说,经历了一期建设时期的中国农业信息化,它正处在一种人们对其认识不达标的时期,即人们“不习惯”。在我国,它本可以带来强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但是这些都没有本人们所发掘,所认可,整个社会并没有对它有充分的认识。但是它确实对农业的很多领域有重大意义,比如农民收益的增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换句话说,人们对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能否带来经济效益的阶段,而没有体会到其强大的社会效益。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种动态的建设过程,而很多人都认为其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这对它的发展是及其不利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应该继续加强,虽然一期建设过程中已经完成了目标,但是对庞大的需求和挑战,我国还应该继续加强其建设,从而去适应社会、适应这个信息共享的互联网世界。我国很多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应用并没有达到互联网共享的全面化,这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
三、新常态下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关键问题分析
新常态下出现问题比较常见,主要有以下几个大问题,比如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是属于大农业还是小农业,其建设主体是政府还是市场,其建设主题是经济还是其他等。
1.范畴问题
农业信息化服务的范畴究竟是侠义还是广义的农业。目前,农业信息化服务应该以广义的农业为基础,再加之农村的信息化服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农”。“三农”的统一化信息化服务对农民的增收、生产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对于农业信息化服务的范畴,应该包括各类农产信息与生产资料等。其次,农业信息化服务还包括对提高农民增收情况的分析。
2.主题问题
农业信息化服务主题是经济还是其他。再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建设过程之中,主题主要偏向一些个别体系。广义的来说,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应该处于“三农”问题的所有范畴的主题上,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在新常态下,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的主题应该以社会需求、社会经济主体为主体,再加之其他的主题进行辅佐,这样可以做到不同主题之间分工明确,专业化的特点可以让农业信息化建设更为轻松,效率也会提高。
3.角色定位问题
农业信息化服务主体是政府还是市场。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属性与评价标准。农业信息化服务是一个混合事物,具有多种属性,公共、私人都涉及,所以在非竞争性的同时,还具有相应的排他性和非排他性。市场对于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换句话说,专业性、个性化较强的服务产品更依赖于政府,而非竞争性与竞争性共同存在的服务产品则更依赖于市场。这些都决定了新常态下的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才能达到预期的建设成效,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是以服务于“三农”为最终目的的,即如何才能提高农民的收成,如何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对农业物质文化的需要等。
四、新常态下农业信息化服务优化的途径
新常态下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优化应该注重细小问题的解决,新常态下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的优化更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去追寻。所以,新常态下农业信息化服务的优化应该贯穿生态网、融于智能农业、外接经济组织。
1.服务于市场需求
农业信息化服务的价值是贯穿于农业生态网的,全域价值在农业信息化服务价值生态网的结构中得以体现。新常态下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是以农业市场的服务需求为中心,追寻贯穿价值生态网的全域价值作为最终目的,以互联网加作为承载体,环境的适应与平衡。因此,新常态下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是农业价值生态网的组成部分,其明确了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所有价值。
2.实现技术化发展
农业信息化服务的目的就是让农业富余技术化,更加便捷,通过运用现代技术。让农业的发展与科技融为一体,在网络控制,电子远程操控,各种温控感知系统,这一系列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是农业信息化优化服务的福音。农业信息化不仅仅止步于采用现代化的设备,它是包含一个农业信息网的,将农产品的精美加工,在网上销售,将农业示范区作为旅游景点,让更多的人改变对于农业的认识,利用网络与农业专家进行专业层面的交流,同时通过网络了解市场的变化,更有利于对农业做出及时的调整,使农业信息更全面,更完善。农业的电子智能化,人性化,精准定位等都会使农业信息化服务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3.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农业信息化优化服务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于农业单方面的影响,首先,农业信息化是对农村经济有重大促进作用的,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会对农村结构的调整,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农村福利的提高产生促进作用。再者,当这一系列变化出现时,人们会更加对农业信息化充满信心,渐渐地,早先坚持与传统农业的人们也会慢慢改变看法,人们会从更多方面去了解农业信息化,慢慢的,农业信息化也就深得人心,当人们教育程度提高时,网络也会更加普及,人们也会更大程度的利用网络,利用现代化机械设备去进行农业的耕作,加工,交流。不得不说,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农村,农民都会有个很大影响,对整个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都会有很大改善。
4.完善农村物流网络
农业的电子商务化会使农民有更多渠道去推销自己的产品,同时电商化的农业又会提高农村的就业率。农民在家收获各种庄稼和时令作物后,之前是自己出去找顾客,销售面很狭窄,常常由于旅途遥远,天气原因,很多作物就坏掉了,造成一定的损失,而通过网络,进行精包装,在网上发布照片和视频,找一些闲散的人去做司机运货,从网上和卖家交流,太远的地区可以水运和空运,使得商品第一时间找到合适的买家。这样买家和卖家都开心。
五、结语
农业信息化优化内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外与三农问题,农村经济组织的优化相结合,新常态下的农业信息化还会遇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以此来降低农业信息化的问题出现的频率,新常态下,我们也不能止步不前,新常态不是简单的常态化,它是保证原先的程度下,让农业信息化服务得到更进一步的优化,我们要对国家充满信心,对现代农业充满信心,相信在习主席的带领下,我们会稳妥的面对新常态下的农业信息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