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减贫是推进精准扶贫方略的最有效方式*
2018-01-23蒋卓晔
◎蒋卓晔
贫困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贫困问题不仅关乎社会稳定,更关乎人类的整体发展与进步。各国的政党、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于贫困问题都异常关注,都在不遗余力地为摆脱贫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才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减贫与脱贫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与艳羡的辉煌成就。进入新时代,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役不仅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减贫之路,而且还为世界减贫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来的工作时指出:“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由此可见,中国的脱贫攻坚工作书写了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最伟大的故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精准扶贫战略是相对于粗放扶贫而提出的,是习近平新时代扶贫思想的核心内涵,是指导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遵循。绿色减贫思想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根植于“两山理论”,是推进精准扶贫方略最有效的方式。深入研究绿色减贫思想对于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更具有深刻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绿色减贫思想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方向指引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这一新的发展理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闪耀着智慧之光又令人欣喜万分的理论亮点。这一新发展理念根植于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秉持的战略思维、全局思维以及长远谋划。传统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所造成的环境资源瓶颈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整体发展与质量内涵提升的明显短板。如果不能从战略的高度擘画未来的发展路径,势必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如期实现,如果不能运用全局思维进行顶层设计,势必影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如果不能立足当下做出长远规划,更会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征程。因此,绿色发展理念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不仅是实践进一步推进的必然要求,更是历史的选择与人民的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创造性地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正是对生态环境的目标指向和价值追求。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更是而且也更应该成为扶贫脱贫的基本遵循与方向指引。只有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减贫精准脱贫之路,我们所走出的脱贫攻坚之路才更具有价值,才更具中国特色,也才更可持续,更能长久。离开了绿色发展理念,背离了绿色减贫的价值要求,与经济发展和谐共进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只能是镜花水月,更会是空中楼阁,或许只能昙花一现而难以光芒永续。绿色减贫思想既是对精准扶贫方略的方向指引,更是对精准扶贫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既是习近平新时代扶贫思想的核心内涵,更是贫困地区走可持续的脱贫之路的必然要求。
二、绿色减贫思想根植于“两山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两山理论”不是一个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内涵的层级递进与有序深化。“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说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生态环境的价值,既要追求经济发展,又要顾及生态环境,两者皆不可偏废;“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在内涵上进一步提升与深化,意味着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取舍中我们只能选择尊重生态环境,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这是经济发展的底线与红线,绝不可跨越一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无疑处于最高的内涵层级,其揭示的正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质追求与遵循。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具有普惠性与基础性。只有建立在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经济发展才是最有价值最值得推崇的高质量发展。
绿色减贫思想根植于“两山理论”,也可以说“两山理论”是习近平绿色减贫思想的理论来源与政策根基。绿色减贫聚焦的是可持续的价值追求,所遵循的是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理念指引。“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所贯穿的是两条底线,是对两条底线的维护与坚守。在减贫治贫精准扶贫的伟大战役中,绿色发展必须要与减贫之路深度融合,在减贫之路上深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之下推进减贫治贫与精准扶贫伟大实践;“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所透射的是生态环境的基础观。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始终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与基础。这个基础是根本性地,不可动摇的。离开了生态环境这个基础,任何扶贫开发都将是没有内涵与质量的不可持续的扶贫之路。这样的扶贫之路不可能长久,也一定不是新时代扶贫之路所追求的价值取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倡导的是绿色生产力理念。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转化成发展的强劲动力,可以推动扶贫开发走向更精准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必然是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科学的绿色减贫之路。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新时代扶贫思想的核心内涵,而绿色减贫思想更是精准扶贫方略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深入推进习近平精准扶贫方略的伟大实践必须要更加精准地研究和领会基于“两山理论”的绿色减贫思想。
三、绿色减贫思想是推进精准扶贫方略的最有效方式
绿色减贫思想根植于“两山理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价值指引,是新时代精准扶贫方略的核心内容与发展要求,同时也是推进精准扶贫方略的最有效方式与最科学路径选择。深刻领会绿色减贫思想对于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1.绿色减贫思想有利于贫困地区人民思维理念的改善与提升。绿色减贫思想核心价值内涵便是在扶贫开发的过程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以往的粗放式扶贫过程中,更注重的是“输血”。资金、政策给予了贫困人口相应支持与倾斜,极少、甚至根本就没有顾及到生态环境的价值与意义。往往出现在摆脱贫困的过程中忽视甚至漠视生态环境而一味地追求自身贫困的改善。这种脱贫之路虽然可以收到一时的扶贫效果,从长远来看,实质上是往往是竭泽而渔的毁灭式发展路径。绿色减贫思想不仅追求脱贫的经济效益,更注重摆脱贫困的过程中生态理念价值的追求与聚焦。通过绿色减贫理念的引导,贫困地区人民的思维理念更能朝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迈进,更有利于贫困地区人民科学思维理念的树立。
2.绿色减贫思想有利于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提升。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具有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属性。我们推进精准扶贫伟大实践的过程中决不能走“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不科学、不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我国脱贫攻坚的实际,真面矛盾问题,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和精准扶贫方略。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之下的精准扶贫方略实质上就是绿色减贫思想。绿色减贫思想从根本上纠正了以往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单纯追求扶贫脱贫经济指标的固有思维。绿色减贫思想有利于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升,有利于从根本上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与脱贫指数,更有利于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之下的科学的脱贫攻坚实践的开展。
3.绿色减贫思想有利于实现新时代扶贫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往的粗放式扶贫方式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了扶贫资源的巨大浪费。精准扶贫方略从根本上杜绝了粗放式扶贫存在的体制与机制弊端,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绿色减贫思想通过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指引,深入贯彻绿色生产力理念,将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以及社会资源深度融合,通过绿色循环的发展体系,大力提升了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而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4.绿色减贫思想有利于实现精准脱贫精准扶贫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绿色减贫思想是一种科学的价值理念,在这一科学价值理念的指引下,精准脱贫与精准扶贫才能实现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与协调共进。以往的粗放式扶贫很少顾及扶贫脱贫效果与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是扶贫脱贫效果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匹配。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更会影响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长远效果。不能与本地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协调共进的扶贫脱贫很难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洪流中只能是孤军奋战。因此,唯有与本地的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可持续性才能得以彰显。
摆脱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所走出的绿色减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已经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实践中成功使数亿中国人民走出了贫困,不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脱贫之路,书写了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最伟大的故事”,更为世界减贫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