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市档案局(馆)志》评介

2018-01-23赵彦昌

江苏地方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档案局苏州市档案馆

◎赵彦昌 乐 苑

档案志作为专门记载某一地区档案事业各方面情况和资料的地方志,对档案学、历史学及其他相关领域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档案志书的编写具有基础性和必要性。苏州档案志的编修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时,苏州市档案局以内部资料形式编印了第一部《苏州档案志》,记载新中国成立至1985年苏州市档案事业的发展过程。2014年,苏州市档案局根据群众意见和建议决定重修《苏州档案志》,组织编纂小组并开始编制志书纲目(草案);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修改调整之后,编纂工作于2014年10月正式启动;2016年12月,该书通过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终审并最终确定以《苏州市档案局(馆)志》命名;2017年4月,《苏州市档案局(馆)志》通过古吴轩出版社最终问世。这是苏州市档案局首部公开出版的档案志,在编修体例、记载内容和外形装帧方面均表现优良,值得一读。

一、《苏州市档案局(馆)志》简介

《苏州市档案局(馆)志》共分六篇二十四章,并加《综述》《大事记》及《附录》,序言之前附有图录;横排竖写,以档案内容划分门类,纵写苏州档案历史,立足苏州市档案局(馆)主体工作,辐射全市档案工作;载有1949年至2015年底苏州档案事业的各方面内容,所载馆藏档案可追溯至明朝,大事记和彩页照片延至2016年底。

图录内容分重大事件、主要荣誉、局馆变迁、档案人足迹、友好交往、中心剪影和领导关心七个部分收录苏州市档案局(馆)相关重要照片档案及档案原件影印件图片,并附说明文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苏州市档案局(馆)的整体面貌。第一至第四篇以苏州市档案局(馆)工作为主线,重点介绍局(馆)机构沿革、行政管理、档案馆业务、档案馆藏。第一篇的局(馆)机构沿革叙述内容分为机构沿革、经费和建设以及机构设置三个部分。第二篇为档案行政管理,包括法规宣传、档案教育和档案科学研究工作、监督指导及交流交往四个章节。第三篇叙述档案馆业务,依次为档案的接收与征集、保护与管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及政务信息公开、《苏州年鉴》和档案馆等级创建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工作的相关内容。第四篇的馆藏档案资料分为新中国成立前档案、新中国成立后档案和馆藏资料三个章节。第五篇重点介绍苏州市档案局(馆)直属事业单位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的工作。此篇章分五个章节,前三章节介绍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的发展沿革、主要业务和馆藏档案,第四、五章分别为苏州市市级机关文档管理中心和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的筹备建设和主要业务。第六篇重点介绍苏州市档案学会工作,分学会建设和学术研讨与学术交流两个章节。最后,《附录》有三,一为市级以上获奖名录选;二为苏州市档案规章、规范性文件选;三为苏州市其他档案馆(室)选介。以附录三为重点,主要介绍苏州市辖区市、区档案馆、市专业档案馆、部分镇村档案馆、开发区档案馆(室)、企事业单位档案馆(室)。

书装帧考究,采用精装版本,封面硬质、烟棕色有肌理;扉页采用优质纸张,较封面颜色略深;正文内页淡黄色,排版简洁匀称,富于古韵,为全书增色不少。

二、《苏州市档案局(馆)志》的鲜明特色

《苏州市档案局(馆)志》在收录内容、编排体例和叙述形式上都有鲜明的特色。其收录内容全面,与以往档案志相比有所创新,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在体例方面做到了规范、严谨、清晰;通过广泛求证,多方审阅,叙述形式客观,所述真实可信。

(一)亮点纷呈,内容创新全面

近几年苏州档案工作形成了独具苏州特色的大档案格局,在资源建设、服务民生、开发利用、法制宣传及推进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方面亮点纷呈、令人瞩目。这一局面在此书中通过丰富全面的内容收录得到了充分体现。如:在介绍苏州市档案局(馆)时,系统叙述了1949年4月至1983年2月,苏州以苏州市和苏州地区两个行政区划形成的两个档案工作机构的市、地分置机构沿革情况和1983年3月撤销苏州地区行政公署后苏州实行市管县体制下的档案工作机构沿革,对不同历史时期苏州档案局(馆)的沿革、经费、建设、机构设置等详加陈述;在档案馆业务中对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这一关键又具有争议的内容加以收录,提供了明确的档案开放利用范围;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详尽展现自1989年苏州市档案局(馆)把信息化建设列入议事日程至2014年苏州市全部完成数字档案馆平台建设,形成数字档案馆集群并完成了全市综合档案馆数据异地备份的全部过程。同时,在叙述过程中,该书引用大量数据分门别类对二百五十多万卷档案资料进行了全面完整的介绍,时间断限清晰,全宗数、馆藏不同类别档案卷数、特殊载体档案件数都有详细的文字和表格介绍,横不缺项,纵不断线。其中,苏州市档案局(馆)及其下属单位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馆藏卷帙浩繁的珍贵历史档案的收录也是此志亮点之一,如:作为重点内容加以介绍的形成于1905~1949年的苏州商会社团档案;作为珍贵特色档案予以叙述的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

此志以《苏州市档案局(馆)志》命名,区别于传统的档案志以档案为对象,主要以档案属性或档案工作属性分文书档案、专门档案及相关档案类和文书档案工作、专门档案工作等类别的做法,以苏州市档案局(馆)为叙述主体,以机构分苏州市档案局(馆)、苏州市属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苏州市其他档案馆(室)类叙述,具有创新意识。书中记载的苏州市档案工作创新发展、开拓进取的诸多史实也体现了苏州档案的创新之处和时代特色。另外,书中涉及的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苏州园林档案馆、波司登档案馆等独具特色的档案馆既丰富了此志内容,也是档案工作创新实践亮点的具体体现。

(二)规范体例,行文严谨清晰

《苏州市档案局(馆)志》的体例十分完备,序言、凡例、后记均有编写。完备的体例对读者了解此志概况及理解和明确编者所欲表达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该书在序中高度肯定了苏州档案工作现有成就,介绍馆藏特色档案及编修此志的重要意义,并对苏州未来档案工作的发展致以美好的祝愿;在凡例部分介绍了书中内容的时间断限、行文结构、记述形式、纪年标准以及内容来源等情况,对全书内容做宏观抽象,预先解答了读者在阅读中可能存在的疑惑,为读者与编者的沟通建构了桥梁。与凡例“本志书采用的记述形式,计有述、记、志、图、表、录等,以志为主体。文体一律用规范的语体文,文风严谨、朴实、简洁,述而不论”的表述一致,文中几乎不见浮华修辞,行文规范严谨,对数量最多的1949~2010年苏州地方党政机关形成的文书档案和苏州市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改制前档案的介绍大量运用表格予以简洁清晰呈现。此志后记提供了其编修过程的介绍,并对全书内容加以归纳总结,为全书及阅读全书的过程划下圆满句号。

此外,该书以《苏州市档案局(馆)志》为名,在编排体例上呼应题名,具有行文严谨、思路清晰的特色。全书主要介绍苏州市档案局(馆)本身情况,其余内容的编排比重均较小,按照苏州市档案局(馆)、其下属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苏州档案学会的先后顺序比重由大到小。附录选介苏州市其他档案馆(室),在全面、广泛叙述的同时,行文言简意赅,介绍内容较为概括,篇幅简短。全书各篇、章、节内容区分度高,界限分明,不存在混杂的情况。

(三)多方求证,叙述客观真实

《苏州市档案局(馆)志》通过多方求证、引用原始文献及用语客观的方式体现了其叙述的客观真实。此志是根据群众意见和建议、在征求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意见之后开始编修的,编纂小组涉及苏州市档案局、市党史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多个单位。在编纂小组拟定《〈苏州档案志〉纲目(草案)》之后,将其分发至局(馆)机关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审阅,并分别召开会议介绍该书编辑思路,广泛听取征求意见,对志书纲目进行修改调整。编纂小组的多方参与和从编修项目开始即实施的多方征求和听取意见的举措赋予了该书客观真实的特性。

书本开篇大量引用苏州市档案局(馆)相关的照片档案及档案原件影印件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苏州市档案局(馆)的档案工作。如:引用相关文书档案影印件图片并附说明“2015年12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函复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加挂‘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牌子”;引用相关照片档案并附说明“2016年5月19日,在越南顺化召开的第七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MOWCAP)大会上,‘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图为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左)向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代表吴芳(右)颁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选证书”;引用相关证书档案原件影印件图片并附说明“2016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证明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的‘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的证书”。档案原件的真实性也保证和体现了此志的客观真实。《苏州市档案局(馆)志》的叙述语言也始终保持了客观性,全书没有主观的评论介绍,正文中语言表达均以客观的某档案工作主体为主语,尽量做到客观公允、真实可信。

三、《苏州市档案局(馆)志》的重要价值

就《苏州市档案局(馆)志》而言,为苏州档案工作留存印记,为今后苏州档案工作的发展指明方向及为学术研究提供文献支持是其重要的三方面价值。

(一)为苏州档案工作留存印记

此志记载内容涉及苏州各级各类档案工作,为苏州档案工作留存了印记。如:“至2015年,苏州市档案局(馆)连续两次荣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全市国家一级档案馆共8家,居全国省辖市首位;地级城市第一家中字头档案馆——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正式挂牌成立;新增全国首家县级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省AAAAA级数字档案馆2家(累计5家);省五星级档案馆增至13家,累计达151家;全市镇村级档案馆达20家,160多个村镇开设民生档案远程共享查阅平台”“2016年,苏州市档案局(馆)申报的‘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填补了苏州在‘世界记忆遗产’领域的空白,提升了苏州档案的国际形象”对档案工作成就予以全面翔实的记录,留存下了苏州档案工作的辉煌印记。2017年10月30日,“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被推荐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成了全国唯一一个单独申报成功《世界记忆名录》的地市级档案部门。此志记载的丝绸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之前的阶段性成果,展现了丝绸档案资源的开发历程,具有重要的存史价值。另外,对于苏州各级各类档案馆(室)所藏档案资料的介绍借档案本身的原始记录性为苏州档案存史价值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便于后人了解和追忆苏州档案的辉煌历程。

(二)为苏州档案指明发展方向

《苏州市档案局(馆)志》体现了苏州档案工作的历史规律,也为苏州档案工作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志记录的苏州档案的历史,也展现了苏州档案工作发展变化的清晰脉络:从传统的档案管理开始,逐渐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实施数字档案馆工程,依据特色档案馆藏建设苏州园林档案馆、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等,实现档案利用服务愈加便捷、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水平提升,档案编纂工作屡创佳绩等辉煌成就。该书体现的这一历史规律为苏州档案工作今后进一步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档案利用和信息资源开发更加完善,档案编纂工作精益求精提供了指引方向。此外,该志书记载有丰富的苏州档案工作成就,为现在和未来的苏州档案工作者提供了前进的动力,鼓舞他们在已有的基础上砥砺前行,继续奋斗、再创新的辉煌。

(三)为学术研究提供文献支持

《苏州市档案局(馆)志》的创新之处为地方志,尤其是档案志的编纂提供了新的思路。虽有《湖北省档案局(馆)志》(湖北省档案局(馆)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在前,以档案局(馆)为主体编修的相关志书编纂成果仍然很少,已有档案志也多为省级编纂成果,甘肃省志、四川省志、山西省志中均有档案志内容,但是细化至地级市的档案志的公开出版成果并不多见。《苏州市档案局(馆)志》的问世开拓了地级市档案志编写的思路,为现有档案领域志书编写提供了可考案例,壮大了现有档案类志书队伍,为地方志编修的完善贡献了力量。同时,在档案学领域,此志也提供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典型案例,其记述的苏州商会档案、丝绸档案、过云楼档案等特色内容是历史档案研究的重要资源,其创新多样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方式和档案提供利用的便捷途径为档案管理的诸多方面提供了参照和研究的对象。苏州市档案局(馆)本身优良的档案工作发展现状即是档案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优秀案例,此志对相关研究的展开裨益良多。另外,作为志书,该书在推动方志学、档案学发展的同时,也为历史学的研究内容提供了考证材料,为历史学相关研究提供了文献获取和利用的方法与途径。

诚然,尽管《苏州市档案局(馆)志》特色鲜明、价值可观,但也存在着些许不足。在该志编修队伍方面,缺乏专业人员的参与,导致最终成果作为地方志而言的专业性有待改进。另外,以档案局(馆)为主体的这一志书,相对于传统的档案志,在馆藏档案方面的收录略有局限,对于非档案局(馆)系统的档案文献并未涉及。最后,约占全书五分之一篇幅的附录三“苏州市其他档案馆(室)选介”的内容对于收入志书的档案馆(室)的选取标准并未提及,对于读者阅读和利用该书有所不便。综上所述,《苏州市档案局(馆)志》值得一读,也仍然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猜你喜欢

档案局苏州市档案馆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雷厉风行 立即落实已蔚然成风
——省档案局馆及时传达省直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精神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陕西省档案局关于表彰陕西省首届“解读档案传播文化”优秀征文的通报
石家庄市档案局开展第二批次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工作
when与while档案馆
唐山市档案局荣获国家档案局“2014‘走进档案’征文活动组织奖”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