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8-01-23◎郝赪
◎郝 赪
农村物流配送网络是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农村配送网络建设状况产生影响的因素非常多,综合来看主要集中在配送物流体系、配送信息体系与配送成本这三大方面。目前,农村电子商务主要涉及到两大方面,即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
一、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发展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生活品质也得到了一定改善,这为农村网购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相关数据显示,在2014年底,我国农村网购用户数量超过7700万,年增长率达到40.5%。网购已经成为农民非常重要的消费路径。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网民在全国网民中占据28.4%,且规模增长的速度非常快。2014年,我国农村电商交易额度超过1800亿人民币,2015年进一步扩大到3500亿,2016年则超过4600亿。这些都表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蕴含着极其庞大的市场,很多企业都已经将农村电商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二)有助于农民返乡创业
随着各项三农政策的出台,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借助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而掀起了创业热潮。具有外出打工经验的农民工,他们接触过更多的新事物,具备一定的新技能,具有良好的创业基础,在一定引导下可以从事电子商务。这类创业活动对资金的要求比较低,农民工可以开设网店或提供物流快递服务,投资非常小,且收入相对较高。这样一来,农民工能够在本地就业,不再外出打工,农民工方面的各种社会问题也得以有效解决。
(三)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
从空间方面来看,农村地区大多远离城市,城市消费品在进入农村地区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大量环节,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最终到达农村地区的商品品种类非常少。在互联网快速崛起的过程中,新的商务模式诞生,电子商务下的消费品种类、价格、质量等都较以往有很大优势。且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能够得到反馈,消费过程不受时空限制,在快递服务下,各种消费品能够快速到达消费者手中。农村地区物流配送网络使得农民也能够以这种方式购物,农民能够享受到更多优质的消费品,生活水平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城乡之间的差距得以减小。
二、影响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的有关因素及分析
(一)配送物流体系的影响及分析
我国农村的现实状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农村地区地域非常广泛,居民居住地非常分散,且很多农村地区的交通质量差,导致物流体系不健全。从现有状况来看,多数物流公司的配送体系仅仅延伸到县级地区,仅有顺丰、中国邮政等少数快递企业的网点设置到各个县城。很多偏远地区的县城甚至都没有快递网点。快递网点缺失,导致整个物流体系难以覆盖农村地区,使得各种商品无法送达到农村居民手中。很多情况下,农民想通过网购而获得某种商品,却因为物流体系的不健全而不得不放弃这种购物方式。很多物流公司也因为农村地域广,网点建设投资过大,加之农村配送量无法形成规模,而放弃建设农村配送网络。因农村配送网络建设不到位,农民无法享有物美价廉的网上购物机会,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快递公司处于成本等多方面的考虑而对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缺乏兴趣,其仅仅在县城或乡镇内设置网点,农民需要再次投入时间成本与交通成本自取货物。
(二)配送信息体系的影响及分析
完善的配送物流信息体系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地区的物流配送信息化程度非常低,且发展得十分缓慢。与城市不同,我国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建设落后很多,网络覆盖面非常小,大部分农户家中都没有电脑。快递公司还没有针对农村地区而构建起功能完善的配送信息体系。一般来说,完善的配送信息体系应涵盖信息收集、智能配送、库存管理、数据交往、决策分析与信息发布等功能,这些都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现有状况所难以实现的。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手机网络建设与农产品网络销售的过程中,相关主体的操作熟练度不足,这导致农村电子商务信息难以被有效收集与利用起来,未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无法有效推动农村配送网络建设。除此之外,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力度不足,导致各种信息闭塞,农村物流规模难以扩大,进一步影响了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快递公司在对农村地区的货物进行配送的过程中,货物信息难以实现动态更新,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不利于我国当前各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配送成本的影响及分析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严重缺失,各种技术装备非常落后,在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信息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快递公司在农村地区开展快递配送服务需要承担高昂的成本。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农村地区的物流配送成本为城市地区的三倍以上,基本上每个导致农民手中的快件都要十元以上的物流成本。如此高昂的成本导致很多快递公司望而却步。众所周知,只有当物流配送量达到一定标准的时候,物流成本才能够有效地分摊,得以降低。然而,当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配送量较城市地区少很多,配送规模十分小,快递企业在农村地区开展各项运作活动难以获得规模效益。在物流配送成本的影响下,很多快递公司面对配送规模如此小而成本却非常高的农村市场,只能够放弃。对于农村电子商务而言,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快递公司对农村市场缺乏建议意愿导致我国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下去。
三、促进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的有效路径
《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内提出,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农村地区的村村通网络、村村通快递。农村地区的快递服务网点应基本覆盖,为工业品下乡创建有利路径,带动农村地区的消费。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不仅需要快递公司的投入,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政府部门应针对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积极出台有利政策,企业也应加强物流配送创新,全面推动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商品的高速流通,而这一切都是依赖于物流配送网络而实现的。尽管我国农村物流配送网络较以往有了显著改善,但是与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相比,其严重滞后。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交通环境非常差,物流配送交通配送网络不够完善。很多快速公司将网点仅设置到县城,未进一步深入农村地区,“最后一公里”物流难以实现。针对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农村地区的交通环境,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网络建设,使得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具备基础条件。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全面推进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应持续加强。农村物流配送网络信息化建设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2015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我国应加快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的电信服务补偿机制,使得城乡信息化方面的差距降低,并针对农村快递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多项促进措施。相关政府部门应做好农村物流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充分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构建起功能全面的农村电商信息服务平台,扩大农村物流配送规模。
(三)大力培育配送主体
农村所需的各种消费品要想最终到达农民处,需要各方配送主体的参与。我国应大力培育各种电商平台、物流公司等物流配送主体,全面推进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一是政府部门应引导电商平台做好农村地区的物流配送工作。以阿里巴巴为例,其提出了“千县万村”的战略计划,在五年间投资100亿构建覆盖1000个县、10万村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相关数据表明,截止到2015年6月,农村淘宝共建设了1803个村服务站。京东则推出了“京东帮服务店”,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积极应对“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引导大型快递公司进入农村市场,如顺丰与申通等。在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崛起的过程中,很多快递公司开始重视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纷纷在农村地区设置物流网点,逐步渗透到村级。除此之外,中国邮政在建设我国农村物流配送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优势非常突出,其当前的网点已经渗透到乡镇与村级,基本上在农村地区实现了全面覆盖,物流配送网络体系相对完善。不仅如此,中国邮政拥有良好的口碑,市场优势非常明显。
四、结束语
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村物流配送网络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当前影响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的主要因素来自配送物流体系、配送信息体系与配送成本等。针对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为农村地区的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不仅如此,我国还应该加大配送主体的培育力度,给予必要的扶持政策,促使其创新配送模式,积极投入到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