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辽东半岛南端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概览

2018-01-23徐昭峰李佳欣

地域文化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家村考古学考古

徐昭峰 朱 敏 李佳欣

本文所说的辽东半岛,主要是指西起渤海东海岸、东至长海县的海洋岛、东北至丹东与庄河交界处,南起黄渤海交界处的旅顺老铁山,北至瓦房店、普兰店、庄河与营口、鞍山交界的千山山脉一线以南地区。从行政区划上看,包括大连市所属市内4区和旅顺口区、金州新区以及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长海县。时空范围涵盖这一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期。

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可以追溯至1949年以前。当时日本学者即在辽东半岛进行了盗掘性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辽东半岛的一些史前文化遗迹和遗物,包括老铁山积石冢、貔子窝、文家屯、四平山积石冢等,其中文家屯、四平山完整的资料一直到近年始见公布。1949年以后,中国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双砣子与岗上、小珠山与吴家屯、郭家村、于家村、上马石、大嘴子、三堂等遗址。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辽南沿海及部分海岛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发掘工作,这对进一步细化辽东半岛地区的史前文化序列、探讨辽东半岛史前文化的来源、探索辽东半岛与邻近地区文化交流与融合、东北亚地区文化传播的路径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一、文化编年的日趋完善

1963年至196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的东北考古工作队一组先后对辽东半岛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这一发掘成果对建立辽东半岛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具有指导性意义。20世纪70年代参与此次发掘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的安志敏先生,著文将辽东半岛地区的史前遗存分为双砣子一期文化、双砣子二期文化和双砣子三期文化。其中,双砣子一期文化和双砣子二期文化与山东龙山文化相近,但地域特征明显;双砣子三期文化则与大连地区的青铜文化关系密切①安志敏:《略论我国新石器文化的年代问题》,《考古》1972年第6期;《略论三十年来我国的新石器时代考古》,《考古》1979年第5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岳石文化还没有被识别出来,所以关于双砣子一、二期文化的性质问题还局限在其与山东龙山文化的关系方面,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双砣子一期文化与山东龙山文化中晚期关系密切,而双砣子二期文化则与岳石文化关系密切。1978年,辽宁省文物考古部门对长海县广鹿岛的柳条沟东山、小珠山、吴家村、蛎碴岗、南窑以及大长山岛的上马石、高丽城山等遗址进行发掘。根据地层关系结合相关研究,初步排列出大连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小珠山下层、小珠山中层、小珠山上层三个发展阶段和青铜时代的上马石上层文化类型②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长海县文化馆:《长海县广鹿岛大长山岛贝丘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许玉林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七类型说,分别是新石器时代的四个类型,即小珠山下层为代表的类型、小珠山中层和郭家村下层为代表的类型、小珠山上层和郭家村上层为代表的类型和于家村下层为代表的类型;青铜时代的三个类型,即于家村上层为代表的类型、上马石上层为代表的类型和上马石青铜短剑墓为代表的类型③许玉林等:《旅大地区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时代文化概述》,《东北考古与历史》1982年第1辑。。同时有学者提出三阶段说,认为小珠山下层与新乐下层相近,小珠山中层受大汶口文化影响较大,小珠山上层则与龙山文化阶段相当④王承礼等:《东北考古的主要收获》,《东北考古与历史》1982年第1辑。。还有学者认为存在四种代表性文化类型,这四种文化分别以小珠山下层类型、郭家村下层类型、郭家村上层类型和于家村下层类型为代表⑤郭大顺等:《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考古学报》1985年第4期。。也有学者认为存在三种代表性文化,分别以新石器时代的小珠山文化、青铜时代的双砣子文化和上马石文化为代表⑥许明纲:《试论大连地区新石器和青铜文化》,《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50-66页。。王巍先生对辽东半岛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将之分为双砣子一期类型、双砣子二期类型、双砣子三期类型、上马石上层类型、双房类型遗存、岗上类型,其中双砣子一、二、三期文化是前后相继的三支考古学文化,上马石上层类型与双砣子三期类型是年代一度共存、但分布地域不同、分属于不同文化系统的两支考古学文化,双房类型遗存是介于双砣子三期类型和岗上类型之间的考古学文化,并在对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西北部考古学文化进行对应的基础上,分析了两地考古学文化的互动关系①王巍:《夏商周时期辽东半岛和朝鲜西北部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及其相互关系》,《中国考古学论丛》,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96-223页。。陈国庆、华玉冰二位先生将辽东半岛青铜时代早期分为早中晚三段,他们根据青铜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差异开始在南北出现,而且葬俗也发生了变化,认为辽东半岛青铜时代的早晚阶段文化既有继承而又存在着重大区别②陈国庆、华玉冰:《大连地区早期青铜时代考古文化》,《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年;陈国庆、华玉冰:《大连地区晚期青铜时代考古文化》,《辽海文物学刊》1994年第1期。。

1996年出版的《双砣子与岗上——辽东史前文化的发现与研究》,根据层位序列、碳十四年代(经树轮校正)和文化内涵变化,归纳出八种文化遗存,并对其年代及文化内涵进行了简略探讨:小珠山一期文化,年代在约公元前5000年左右,其陶器上的辽西文化因素相当强烈,但全然不见辽西地区的细石器;小珠山二期文化,碳十四年代约为公元前4600年至前3400年,具有南北两地文化因素,但以土著文化为主体;小珠山三期文化,碳十四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至前2000年,文化内涵中的陶器具有浓厚的龙山文化因素,积石冢出土物具有浓厚的龙山文化因素,但积石冢的墓制却是辽东所特有,从而也可作为土著文化来看待。双砣子一期文化,碳十四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至前2000年,根据文化内涵的差异,提出双砣子一期文化和小珠山三期文化不属于同一文化谱系的观点。双砣子二期文化,碳十四年代约为公元前1900年至前1700年,其陶器特征虽然与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接近,但石器却具有明显的双砣子一期文化特征,这表明双砣子二期文化虽然受到了岳石文化的影响,但其性质仍属于土著文化,并提出辽东半岛的遗存在该阶段可能进入青铜时代。双砣子三期文化,碳十四年代约为公元前1600年至前1400年,毫无疑问该阶段进入到了青铜时代,其文化应属土著文化。尹家村一期文化,进入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时代大体相当于春秋中晚期,即公元前五六世纪。尹家村二期文化,时代约相当于战国早期,即公元前4世纪左右。以上八期文化大体代表了辽东半岛史前文化交替发展的基本序列,代表着两个不同的谱系,即以小珠山一、二、三期文化为一群,而双砣子一、二、三期和尹家村一、二期文化为另一群,有着不同的渊源和承袭关系,并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双砣子与岗上——辽东史前文化的发现和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42-147页。。这一认识基本建立起辽东半岛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栾丰实先生在《辽东半岛南部地区的原始文化》一文中,将该区的原始文化分为小珠山第一期文化、小珠山第二期文化、龙山时期文化和岳石期文化四期,对其年代及与山东地区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进行对应,在对辽南地区的这一时期考古学文化进行文化因素分析基础上,对其文化性质及其与山东地区的文化互动进行了详细论证④栾丰实:《辽东半岛南部地区的原始文化》,《海岱地区考古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朱永刚先生在系统论述东北地区青铜文化的发展阶段与文化区系时,将辽东半岛的这一时期考古学文化纳入到整个东北地区进行系统考察,提出辽东半岛青铜文化初级阶段为夏至早商期的双砣子二期文化、青铜文化发展阶段为商末周初期的双砣子三期文化,青铜文化全盛阶段为西周中至战国期的东北系青铜短剑遗存三阶段说①朱永刚:《东北青铜文化的发展阶段与文化区系》,《考古学报》1998年第2期。。郭大顺、张星德二位先生在《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一书中,将辽东半岛史前文化分为新石器时代三种文化,即小珠山下层文化、小珠山中层文化、小珠山上层文化;将分布于辽河下游直至辽东半岛距今约5000年至4500年的考古学文化称之为偏堡文化,根据其时代,约与小珠山上层文化的早段相对应;将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分为双砣子下层文化、双砣子中层文化和羊头洼文化(双砣子上层文化);将晚期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分为辽宁式曲刃青铜短剑文化和石棚遗存。在此基础上,对各文化发现及其内涵进行介绍,并对其与周邻文化的关系进行探讨②郭大顺、张星德:《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赵宾福先生在《东北石器时代考古》一书中,也将辽东半岛史前文化分为新石器时代的小珠山下层文化、小珠山中层文化和小珠山上层文化,并对其文化内涵、年代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讨论。该书注意到了相当于小珠山上层文化时期或者略早一点辽东半岛西侧海岸蛤皮地遗址和三堂遗址,并认为其与偏堡子文化十分接近③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赵宾福先生随后在《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一书中,将辽东半岛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分为双砣子一期文化、双砣子二期文化、双砣子三期文化和双房文化四个阶段,并对文化内涵、年代、分期、属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④赵宾福:《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建立起了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在对辽东半岛考古学文化序列进行完善的过程中,有所谓介于小珠山中层文化和小珠山上层文化之间的三堂一期文化或偏堡(子)文化的论定⑤陈全家、陈国庆:《三堂新石器时代遗址分期及相关问题》,《考古》1992年第3期;朱永刚:《辽东地区新石器时代含条形堆纹陶器遗存研究》,《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146-153页;李恭笃、高美璇:《试论偏堡文化》,《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长海诸岛进行系统调查和有计划地发掘,以小珠山遗址为核心,根据地层关系结合类型学研究,将辽东半岛新石器文化细化为五期,即小珠山一期文化、小珠山二期文化、小珠山三期文化、小珠山四期文化和小珠山五期文化;其中小珠山一期文化的年代近于赵宝沟文化,而小珠山四期文化,具有与所谓三堂一期文化或偏堡子文化存在一定共性的因素,是近年来的首次发现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辽宁长海县小珠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9年第5期。。至此,辽东半岛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序列真正完整地建立了起来。近年来,一些学者在新资料的基础上,对辽东半岛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重新进行了系统讨论。霍东峰的博士论文《环渤海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即是其中的代表,该文将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遗存自早而晚划分为六个阶段,即小珠山下层文化、后洼下层文化、小珠山中层文化、偏堡子文化、小珠山上层文化和双砣子一期文化,特别指出双砣子一期文化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晚期的一支考古学文化⑦霍东峰:《环渤海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二、生业与经济

辽东半岛的生业与经济形态等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农业、渔猎、制陶以及制玉制石等。苏小幸先生对本区史前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纺织业、冶铜业、渔猎业以及贸易交换等进行研究,总结出本区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阶段;手工业、纺织业的发展推动了渔业经济的发展,渔业经济在史前晚期成为本区主要的经济①苏小幸:《大连地区史前开发史初探》,《辽海文物学刊》1990年第2期。。许明纲先生对辽东半岛的古代农业考古进行总结,认为小珠山下层时期的原始农业仍是比较落后的,处于刀耕火种阶段,采集、狩猎、海洋捕捞也占很大比重;小珠山中层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发展,已脱离刀耕火种,向耜耕阶段发展,农作物收割技术又有了一定进步性,随着农业的发展,也促进饲养业的发展,但狩猎和捕捞业仍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小珠山上层时期,农业和家畜饲养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郭家村遗址发现有炭化粟(黍),但渔猎经济还占有很大比重②许明纲:《大连地区古代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92年第3期。。刘俊勇先生对辽东半岛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农业、渔猎业、狩猎、制石制玉业、制陶业的发展进行综合的论述,认为辽东半岛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铜石并用时代;他还认为本区农业经济主要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同时扮演着农业传播者的角色,在粟作和稻作农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传播方面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具有推动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③刘俊勇:《史前辽东半岛经济形态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刘俊勇:《辽东半岛早期农业研究》,《旅顺博物馆学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史本恒先生从环境考古的角度认为,辽东半岛各区在不同时期一般都有农业、狩猎、渔业、贝类采捞和植物采集等经济成分,有的甚至包含了所有这些成分;从小珠山下层至小珠山中层文化时期,该区北部以农业为主,南部滨海区和海岛区狩猎和贝类采捞较农业更为重要;小珠山上层时期,整个辽东半岛都是以狩猎为重,唯南部滨海区和海岛区贝类采捞也占重要地位;青铜时代,南部滨海区以农业为重,海岛区则以渔业和贝类采捞最为重要;总体来讲,辽东半岛是由狩猎和贝类采捞向农业转变,海岛区则由狩猎和贝类采捞转向渔业和贝类采捞④史本恒:《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环境考古初探》,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进入21世纪,辽东半岛的农业考古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王家村、于家村、郭家村、小黑石砣子、文家屯、双砣子和高丽寨等遗址的植硅体分析表明,辽东半岛农业已经初现于小珠山一期文化时期,发展于小珠山二期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和岳石文化时期,包括稻在内的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起来,研究表明辽东半岛的稻作农业应是山东半岛先民传播的结果⑤靳桂云、栾丰实、张翠敏、王宇:《辽东半岛南部农业考古调查报告——植硅体证据》,《东方考古》2009年第6集。。马永超等主要对大连王家村遗址进行了浮选研究,结果表明,小珠山三期文化时期的王家村遗址,主要农作物是粟和黍,自小珠山五期起,农作物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水稻、小麦成为新的农作物类型。从小珠山三期到小珠山五期,粟和黍始终是最重要的农作物,稻作农业的传入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本区旱作农业传统。除此外,在小珠山五期文化王家村遗址发现有大豆,可能是野生大豆。藜属种子的大量出现,表明其可能是当时的一类重要食材⑥马永超等:《大连王家村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北方文物》2015年第2期。。马晓娇等主要对吴家村遗址进行浮选,结果表明,吴家村遗址浮选出土的炭化植物种子中,农作物种子数量较少,仅占31%,包括粟、黍、小麦和大豆四种农作物。其中炭化粟粒的绝对数量高于其他农作物,炭化黍粒略少。此外,酸模属种子、苘麻、紫苏等可能也被人类利用①马晓娇等:《吴家村遗址2010年度浮选结果及分析》,《东方考古》2014年第11辑。。上述这些浮选资料对研究辽东半岛农业的产生、发展和构成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张翠敏先生在整合考古新资料基础上,认为小珠山二期王家村遗址已有农业生产,小珠山三期的王家村遗址以稻作农业为主,兼有旱作农业;郭家村遗址上层以农业经济为主,兼营狩猎、渔业和饲养家畜等多种经营;大嘴子第三期大量收割工具的发现、炭化种子的发现以及家畜狗、猪等的发现,表明大嘴子原始农业是相当发达的;双砣子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为粟和黍;文家屯的发现表明,该时期农业生产占一定地位,而渔猎占重要地位;高丽寨当时属稻作和旱作混合农业模式,以稻作为主;于家村的发现表明,当时应该有了农业生产,但并非占重要地位②张翠敏:《辽东半岛南部农业考古新发现与突破》,《旅顺博物馆馆刊》2010年第5辑。。

辽东半岛由于滨海的有利地理区位,与海洋有关的经济活动频发,一些研究着力探讨与之有关的问题。于临祥、王宇二位先生对本区的渔业工具进行研究,认为辽东半岛地区的先民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捕鱼手段和方式,表明先民的生活对海洋的依赖程度较深③于临祥、王宇:《从考古发现看大连远古渔业》,《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许明纲先生将本区的渔猎工具分为网具与钓具两种;网具见有石质与陶制两类,各有多达13种造型;编制网具的工具见有3种;钓具见有铜鱼钩、骨鱼钩、鹿角鱼叉、骨质组合鱼卡、棒形鱼卡等④许明纲:《从出土文物看大连地区先秦渔捞业》,《大连文物》1997年第1期。。王璀瑛先生通过对长海县上马石上层遗址出土的钓鱼用具的研究,认为从骨鱼卡、骨鱼钩、骨倒须钩到现代鱼钩的演变,经历了4,000多年的漫长时间。人类文明的进步与鱼钩的发明、使用方式的不断改进有密切的关系,是沿海地区的原始居民对生存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⑤王璀瑛:《浅议鱼钩的起源与演变——长海县贝丘遗址出土骨鱼钩之探讨》,《大连文物》1997年第1期。。日本学者渡边诚对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鱼钩进行对比研究,试图明确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海洋性渔业文化形成的过程⑥[日]渡边诚:《中国古代的鱼钩》,《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甲元真之则从黄、渤海地区史前时期渔捞工具入手,认为“倒T字形”鱼钩和组合式鱼钩在这一区域普遍存在的原因,可以与鱼类的洄游导致不同地域的渔民互相交流有很大关系。进而分析了环渤海周围史前时期渔民们相互交流的情况,以及农业也是通过渔业交流的方式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地⑦甲元真之:《黄、渤海周围地区的史前捕捞》,《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102-105页。。

三、石构墓葬

1949年以前对大连地区相关石墓文化进行调查发掘的有一些材料,包括旅顺口区的老铁山将军山积石冢⑧[日]鸟居龙藏:《南满洲调查报告》,1910年;[日]滨田耕作:《旅顺石冢发见土器的种类》,《人类学杂志》1930年;[日]梅原末治:《关东州史前文化所见》,《东亚考古学论考》,名古屋:星野书店,1944年。和文家屯积石冢。由于各种原因,报告并未在当时发表,直至21世纪《文家屯》报告⑨辽东先史遗跡发掘报告书刊行会:《文家屯——1942年遼東先史遺跡發掘調ベる書》,京都:京都大学,2002年。和《辽东半岛四平山积石冢的研究》①[日]澄田正一等:《遼東半島四平山積石塚の研究》,东京:柳原出版株式会社,2008年。报告才正式刊布。这些均属于研究辽东半岛地区考古学文化和石墓遗存的重要资料。

1949年以后,国内考古工作者又在辽东半岛地区发现并发掘了多处积石冢,包括旅顺地区的老铁山—将军山②旅大市文物管理组:《旅顺老铁山积石墓》,《考古》1978年第2期。,于家村砣头③旅顺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大连于家村砣头积石墓地》,《文物》1983年第9期。,大连地区的岗上、楼上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双砣子与岗上——辽东史前文化的发展和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金州地区的王宝山⑤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大连市王宝山积石墓试掘简报》,《考古》1996年第3期。,土龙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大连市土龙积石墓地1号积石冢》,《考古》1996年第3期。,卧龙泉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双砣子与岗上——辽东史前文化的发展和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以及瓦房店地区东岗乡城山⑧许明纲:《大连古代石筑墓葬研究》,《博物馆研究》1990年第2期。和小岛积石墓⑨张志成:《大连地区积石墓浅见》,《旅顺博物馆学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等。同时国内外学者也有诸多论述。许明纲根据墓室结构和文化内涵将大连地区积石墓分为四种类型⑩许明纲:《大连古代石筑墓葬研究》,《博物馆研究》1990年第2期。。王嗣洲先生将本区积石冢分为七种类型因素,同时将这七种类型分为以老铁山将军山积石冢为代表的第一期、以于家砣头墓地和土龙积石冢为代表的第二期、以瓦房店东岗乡城山积石墓为代表的第三期和以岗上墓地为代表的第四期共四个时期八个时段,并认为本区积石冢文化遗存应源于辽西⑪王嗣洲:《辽东半岛积石冢研究》,《旅顺博物馆馆刊》,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

徐光辉先生将大连地区的积石墓分为三种型式,第一种以老铁山将军山积石冢为代表,墓室排列有序,墓圹大小基本相同;第二种以于家砣头积石墓为代表,墓室大致排列有序,但墓圹有大有小;第三种以岗上积石墓为代表,以一座中心大墓为核心,其他墓室呈辐射状排列⑫徐光辉:《辽东石构墓葬的类型及相互关系》,《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韩国学者李亨求从环渤海这个大的文化视角,认为东北亚石墓文化并非原来认识的那样是起源于西伯利亚地区,而是源于环渤海沿岸⑬李享求著,姚义田译:《东北亚的石墓文化——以渤海沿岸北部、东部及朝鲜半岛为中心》,《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吴青云⑭吴青云:《辽宁大连市土龙子青铜时代积石冢群的发掘》,《考古》2008年第9期。、张翠敏⑮张翠敏:《于家村砣头积石墓地再认识》,《东北史地》2009年第1期。等著文指出早期积石冢以小型墓葬为主,随葬品数量较少甚至无随葬品,中晚期出现了中心大墓和一些等级较高的墓葬;早期葬俗为二次葬、火葬,但数量较少,晚期发展为多人多次葬、火葬;大量陶器器形和纹饰与山东龙山文化相似性明显;墓葬选址早期在环渤海附近的山脊之上,后下移至海边较矮的山丘,除个别遗址外,积石冢与聚落相对较远。李新全⑯李新全:《辽东地区积石墓的演变》,《东北史地》2009年第1期。、高芳等⑰高芳等:《老铁山将军山积石墓浅析》,《内蒙古文物考古》2009年第1期;高芳、华阳等:《文家屯积石墓浅析》,《博物馆研究》2009年第3期。、华阳等⑱华阳、霍东峰:《四平山积石墓再认识》,《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霍东峰⑲霍东峰:《旅大地区史前时期积石墓的考古学观察》,《北方文物》2011年第4期。、刘俊勇等⑳刘俊勇、黄子文:《辽东半岛四平山积石冢探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对辽东半岛积石冢的时代、结构、演变等特点进行了探讨。关于辽东、辽西积石冢的文化内涵以及相互关系等问题,向有学者涉及①徐光辉:《辽东石构墓葬的类型及相互关系》,《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王嗣洲:《辽东半岛积石冢研究》,《旅顺博物馆馆刊》,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徐子峰:《红山文化积石冢与辽东半岛石墓文化》,《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栾丰实:《辽西和辽东南部地区的积石冢》,《红山文化研究》2006年第6期。。近年来,在大连瓦房店地区发现的小岛积石冢②张志成:《大连地区积石墓浅见》,《旅顺博物馆学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虽只有调查资料,但其年代上限很可能早至小珠山四期文化,由此似乎可将本地区积石冢的年代再向前提。这样说来,辽东半岛地区最早的积石冢与红山文化晚期的积石冢在时间上相距不远,而且红山文化的地理位置在大连以北地区,也正说明了辽东半岛积石冢应该是从北方传入的。

积石冢之外,辽东半岛的石构墓葬还有石棚、大石盖墓、石棺墓等。许明纲先生对本区石棚的建筑特点和建筑方法进行总结,对辽东半岛石棚的地理分布、性质和年代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石棚与出土青铜短剑的墓葬应属于同一民族创造的考古学文化遗存③许明纲:《辽东半岛石棚之研究》,《北方文物》1985年第3期。。许明纲先生还对辽东半岛的是积石墓、石棚、石盖墓、石棺墓和石椁墓石构墓葬进行系统研究,对其性质、时代、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④许明纲:《大连古代石筑墓葬研究》,《博物馆研究》1990年第2期。。许玉林先生认为在辽东半岛这一地区,石构墓葬存在一定的发展规律:最早出现的积石墓,其次是洞穴墓、石棚和大石盖墓,最后才有石棺墓的出现⑤许玉林:《辽东半岛石棚有关问题的探讨》,《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后许玉林先生写成《辽东半岛石棚》一书,对辽东半岛石棚的发现情况、保持状况、构筑特点、形制、年代以及文化性质等进行了系统论述,追溯了辽东半岛石棚的源流及与其他种类石构墓葬的关系。这些宝贵的基础资料,为以后对辽东半岛地区石棚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辽东半岛石棚》,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王嗣洲先生对辽东半岛大石盖墓的分布、类型、葬式及其年代等进行研究,认为它是在整个东北亚地区分布范围很广、同时又比较复杂的考古学文化。王嗣洲认为从承袭关系上来看,大石盖墓是从辽东半岛积石墓发展而来的,并推断大石盖墓的族属为秽貊族;石棺墓应该是从大石盖墓发展而来。大石盖墓和石棚墓分布有交叉,故两者之间应该有不可分割的联系⑦王嗣洲:《试论辽东半岛石棚墓与大石盖墓的关系》,《考古》1996年第2期;《论中国东北地区大石盖墓》,《考古》1998年第2期。。郑大宁的博士论文主要是以中国东北青铜时代的石棺墓为研究对象,涉及辽东半岛的石棺墓遗存⑧郑大宁:《东北地区青铜时代石棺墓遗存的考古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赵宾福先生的《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一书,对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进行分区研究,建立起东北地区该时期较为完善的文化体系,书中论述相关文化时,涉及了辽东半岛积石冢、石棺墓、石盖墓和石棚等遗存,对其时代、性质、文化内涵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⑨赵宾福:《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华玉冰先生的《中国东北地区石棚研究》一书对石棚的概念进行了必要的界定,明确划分出石棚的研究范围。对中国东北地区各类石棚墓葬的地理布局、形制演变、文化内涵以及分布密度、时空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与阐述①华玉冰:《中国东北地区石棚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在相关研究中,对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也进行过系统探讨。主要涉及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之间、辽东半岛与辽西、辽中之间、辽东半岛与朝鲜半岛之间的文化互动、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也有学者将辽东半岛纳入环渤海、环渤海北岸地区这一大的区域内进行宏观观察,如安志敏、王巍、栾丰实、韩嘉谷、朱延平、王锡平、佟伟华、许玉林、王青、宫本一夫、冈村秀典、徐光辉等先生,这方面的研究著述甚多,恕不一一列出。

四、研究意义

对于辽东半岛在东北亚古代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学界认识可以说比较模糊。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辽东半岛成为东北亚的桥头堡。其交流的南北路线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东北腹地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直至日本列岛;东西路线是辽西——辽东半岛——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滨海边区——日本列岛。南北和东西交流均以辽东半岛为中心,从而奠定了辽东半岛地区古代东北亚文化交流的枢纽地位②徐昭峰:《我国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产生》,《光明日报》理论版2017年4月24日14版。。是故,研究辽东半岛早期考古学文化的演进对研究辽东半岛文明起源乃至东北亚文明的互动及发展都有深远意义。

以辽东半岛为中心的早期中外文化交流,在推动东北亚地区早期的文明化进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环境和人口压力下,族群之间主动或被动的流动与迁徙,给辽东半岛带来了先进的文化。辽东半岛的文化形成后,与周边地区不断进行文化碰撞,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推动本地区文化的共同发展、繁荣,形成具有一定共性的文化圈。和其他区域性文化圈相比,东北亚地区早期的这种文化上的深入互动,更多的是以海路交通来完成的,这涉及先民早期阶段对海洋资源的探索与开发等问题。而山东沿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西海岸——日本列岛这一海上交通线,还被称之为“北方海上丝绸之路”③朱亚非:《论早期北方海上丝绸之路》,《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01年。。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辽东半岛的每一项考古发现都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国内学者,国外如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的学者都极为关注辽东半岛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发表了诸多真知灼见,推动了辽东半岛的考古学研究工作。在新资料不断充实下,对辽东半岛这样一个文化多样且碰撞剧烈的区域进行考古学文化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家村考古学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认知与传承:东西方考古学理论差异比较——以新考古学为例
三星堆考古解谜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辽代圹墓的考古学初步观察
“考古”测一测
那片盛开的“金银花”——从闫家村党支部书记王春颜看“带头人”的重要性
饶家村的土地与务农人口现状及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