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榜样文化与培育诚信价值观
2018-01-23柳礼泉王艺璇
柳礼泉,王艺璇
榜样文化作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有组织地对榜样的事迹及其所折射出的高德大义、理想信念、行动引领等进行总结升华而凝练成的独特文化,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实践性、时代性特点[1](P162)。“榜样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的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质和内核。”[2](P8)榜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而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价值取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弘扬榜样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基本方向,并通过榜样文化的示范效应和生动诠释,可以更进一步地在全社会范围内,更加充分地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因此,诚信价值观与榜样文化之间有着亟待梳理的重要联系。
一、润养与荷载:榜样文化对诚信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作用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元素,也是华夏儿女为人立世的本质道德要求,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占据基础性地位。而榜样文化则是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经由实践检验与时代的去粗取精、丰富发展中,形成榜样人物的经验、品德、信念的凝结体,二者具有同一性。榜样文化沿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可以润养与荷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占据基础性地位的诚信价值观[1](P162)。
1.榜样文化的深厚底蕴为诚信价值观的生成铺就营养温床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涵盖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发挥着效力巨大的文化功能,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强健动力,也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当代榜样文化的坚实基础与活力源泉。早在上古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诚信榜样的雏形。传说中的黄帝极其注重修信立德,《史记·五帝本纪》中用“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的赞誉将黄帝树立为仁和诚信的明君典范。而舜帝也曾强调,欲致天下,须得“忠信无倦”,并以此要求自身。其后更是有季布一诺、郭汲待期等诚信故事与诚信榜样被广为传颂。由此可见,榜样文化沿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并不断汲取养分,逐步演变成今天丰富多元的文化样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国古代无数先贤的先进思想就是榜样文化的血脉根基,是其最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3](P164)。
2.榜样文化的丰富内容为诚信价值观的丰富描绘道德底色
榜样文化与时俱进,不断选树新的时代榜样,熔铸榜样精神,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在诚信方面,榜样文化包含了多元的先进典型及榜样精神,于不同角度诠释诚信的意义,为诚信价值观的丰富提供基本要素。沿史前行,古时商鞅“徙木立信”,将“民无信不立”融入诚信价值观的内核,阐明了诚信维系国民关系及社会稳定的社会性意义。今朝“护墓老人”刘延宝守护烈士墓园63载,谱写“承君一诺,必守终生”的信义赞歌;大义模范马国林变卖家产替兄还债,绘制“立身以诚,爱亲奉献”的温情画卷。他们的行为践信守诺构筑了多元的现实语境,为诚信理念增添了坚守、传承和爱亲等道德亮点,进而使诚信价值观的培育在更加多彩的道德底色中汲取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内核,从而成为以诚信为主要指向,因释放多元美德光芒而内涵更加丰富的新时代主流价值观。
当前,诚信模范的选树更加多元,“当代愚公”黄大发艰苦守信,奋斗不止,寓愚公精神于信义诗章;“蒋巷书记”常德盛以诚促廉,凭信造福,为诚信价值观添清风正气;“油条哥”刘洪安“良心油条”诚信经营,以小身躯聚大精神。正是坚持不懈、清正廉洁、童叟无欺等道德色彩与诚信理念相融合,构筑了当代极具感召力与渲染力的榜样文化,这样的榜样文化在对公众进行观念引导的过程中,会以廉洁友善等道德元素作为诚信理念阐发的道德底色,为公众践行诚信价值观增添了更加多彩的道德语境,最终熔铸成内涵更加丰富的诚信价值观。
3.榜样文化的坚实依托为诚信价值观的传播找到重要载体
习近平指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4](P12)。我们让榜样人物走进课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等课文,让榜样教育实现了“从娃娃抓起”。许多高校如今也结合本土文化特色开辟选修课程,其思想教育成效显著。而各类竞赛及学习活动也极大地促进了榜样文化的传播。榜样文化依托形式对其传播起到了巨大作用。人们逐步形成了对榜样的学习与效仿意识,进而推动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因此,榜样文化的依托同样可以应用于诚信价值观的传播与弘扬。当下,虽然包含诚信价值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实现了良好的传播与弘扬,但榜样文化依托与时俱进的多元形式,完全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诚信价值观的传播提供有效载体。
4.榜样文化的弘扬为诚信价值观的培育创设良好环境
诚信价值观谋求有效的培育、传播与弘扬,必须借助一定的环境依托。而榜样文化的弘扬,可以为诚信价值观的培育创设必要的环境。一方面,榜样文化特别是其有关诚信的内容在弘扬的过程中,将诚信元素以鲜活的生命载体真实生动地展现于大众的视野,并对其进行由感官到精神层层递进的道德冲击,从而引发公众关注诚信价值,在与诚信榜样的“比、学、赶、超”中为诚信价值观的培育奠定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榜样的力量可以使抽象的精神文化得到人格化的再现。诚信榜样群体以其为人为学的精神品质,不仅体现出公众的诚信价值诉求,还展示了社会行为规范的切实指向,因此其内在的道德追寻、价值标准与处事原则将成为公众的追求目标,进而为诚信价值观的培育提供营养沃土。
榜样文化具有对个体有效的发挥激励作用,形成社会激励环境,促使个体产生明确的目标指向和特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因此,诚信榜样就能激励公众形成诚信价值观,驱动诚信行为,给先进者提供动力支撑,对庸碌者给予行动鼓舞,对落后者实现有力鞭策,引发公众由反思到学习再到超越自我的具体行动,形成争优戒后的特殊文化环境,引导人们树立高度的诚信认知和诚信自觉,成为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的环境推手。
二、精炼与跃升:诚信价值观助力榜样文化的提升与发展
诚信价值观高度凝练了作为时代先进文化代表的榜样文化,是榜样文化的精神内核,因而对时代精髓具有更加强大的包容性与吸纳性,是时代的精要体现。在此种意义上,诚信价值观的培育就是从更高的层面更加精准而深入地弘扬榜样文化。
1.诚信价值观是榜样文化的精要体现与时代映射
习近平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3](P161)我们要在传承转化中实现其发展。这体现了作为当代榜样文化精神内核的诚信价值观,作为时代焦点与社会需求映射了榜样文化的时代意义。“诚信”作为公众的基本道德品质和内在的道德信念,包含了诚实、守信、真诚等多重含义,隐含于榜样文化的骨血之中,是其精要所在。榜样文化内蕴了多元的道德品质与情操。当前,榜样的选树大致分为英雄模范、劳动模范以及道德模范等等,道德模范又包含了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多重元素。其精神价值虽各有侧重,但均可觅得其诚信因子。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P6)这是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人民广泛的社会认同与道德力量作为其精神底座。弘扬榜样文化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而作为榜样文化核心要义并融入了爱国、友善等价值追求的当代诚信价值观,对时代任务的完成发挥着内生性作用。富强要实事求是干出来,实事求是是诚信的直接体现;民主要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这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文明要身体力行走出去,以诚待人,以信立世,着力打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谐要戮力同心显出来,以全民诚信打造最为坚固的社会公信力,为和谐社会提供公信环境;美丽要言出必行抓起来,自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打造生态美丽,坚决守信重诺实现精神美丽。由此可见,这些时代目标蕴含着对诚信的要求,包含党和政府及先进典型在内的各个层面的榜样群体践信守诺,身体力行的践行诚信价值观以带动形成公众合力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诚信价值观就是榜样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最为精准的时代映射。
2.诚信价值观培育的内在本质就是弘扬榜样文化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5](P5)。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弘扬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意义,榜样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诚信价值观的培育与榜样文化的弘扬必然具备内在联系。
诚信价值观在榜样文化对公众施加影响的过程中得以弘扬与培育。诚信榜样的塑造过程是有意识地将榜样人物的诚信特质进行凸显的过程,因此我们所看到的诚信榜样具有明确的诚信品质指向,因而在借助榜样文化对诚信价值观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公众主要感受到的首先是榜样文化中的诚信因子。但榜样文化中的任何品质特征都不可能独立存在,榜样典型是多元道德元素的人格化,诚信榜样身上同样兼具爱国奉献、敬业友善等其他的道德品质,在诚信价值观对公众施加影响的过程中,诸如爱国等多重道德元素也会被公众吸收,促使公众接受以诚信为主的多元榜样文化的熏陶。在诚信价值观外化于行的过程中,普通大众也可能成为新的榜样,不仅仅是诚信榜样,也有可能是融合高度诚信品质的爱国榜样、敬业榜样等等。因此培育与践行诚信价值观的过程就是打造复合先进道德元素的多元榜样的过程。这有利于丰富榜样文化的内容,扩大其辐射力。从此层面来说,诚信价值观培育的内在本质就是对榜样文化的有力弘扬。
3.诚信价值观为榜样文化的纵深弘扬提供精准抓手
诚信价值观除具有价值观念共有的价值导向作用外,还有其独特功能。榜样文化要以诚信价值观为精准着力点,借助其独特功能实现纵深弘扬。一方面,诚信价值观的广泛传播可以帮助公众凝聚诚信共识。诚信价值观包含了正确认识自己与真诚对待他人两个维度的涵义。正是由于部分个体无法清晰认识自己致使“鉴人不鉴己”的双重标准出现,才衍生出系列道德问题。诚信价值观借助诚信榜样群体进行传播,使“视己以诚”的观念进入受众视野,使其有意识地剖析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进而将目光投向相应的榜样典型,以求借助诚信榜样力量实现自我提升。这无形中加深了公众对包含诚信理念在内的榜样文化的关注与认同,促使其自觉学习并弘扬榜样文化。而在真诚对待他人的维度,诚信价值观倡导待人以诚的理念,这种观念的弘扬具有构建社会公信力的独特功能。社会公信环境对个体的思想行为有强大的道德感染、激励与约束作用,促使公众规范自身言行,渴望向上向善,进而使其自觉学习榜样精神。在此过程中先进个体可能成为新的榜样,实现对榜样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丰富发展。
另一方面,诚信价值观的培育可以规范社会舆论环境。如今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舆论传播自由散漫,规范舆论环境需要内外联动,即外要依靠制度法律,内要借助诚信理念。诚信价值观可以塑造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从而减少不实信息的传播,使榜样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价值损耗。诚信价值观也内在地包含了人民群众要履行公民义务、坚守爱国承诺的深刻要义。将“待国以诚”融入“爱国践诺”之中,激发公众的爱国自觉及文化自信,进而牢固了榜样文化的血脉根基。因此,诚信价值观以其独特的化育功能,为榜样文化的发展营造环境、扫清障碍、牢固根基,成为其纵深弘扬的精准抓手。
三、共济与互促:在弘扬榜样文化中推进诚信价值观的培育
榜样文化与诚信价值观血脉交融,在弘扬榜样文化中促进诚信价值观的培育要调动榜样文化的优秀资源,通过提取科学内核、加强舆论引导、挖掘时代价值、发挥教化功能,使其成为涵养诚信价值观的活力源泉。进而借助诚信价值观营造和谐文明、和合共信的社会氛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握紧道德准绳。
1.提取榜样文化的科学内核,为诚信价值观培育提供学理指导
我国的榜样文化历尽沧桑而生机盎然,必然具有科学的理论与精神内核。一方面,榜样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榜样文化建设理论为理论根基。恩格斯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6](P432)这无疑也强调了榜样对时代发展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伟大人物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历史环境、条件和需要,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活动。任何伟大人物的出现都是一定的历史时势造成的。”[7](P28-29)因此我们要把握时代发展大势选树与弘扬榜样,坚持时代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同时推动新时代的榜样精神凝结为榜样文化建设新的学理基础,实现其对主流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
另一方面,榜样文化以中华传统榜样文化建设思想为理论基因。其通过重视榜样自律,强调榜样激励对人们进行启示。孔子曾言:“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里的“思齐”即向榜样看齐,规范自身行为。“思齐”和“内省”体现了榜样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老子也曾做出“行不言之教”的哲学论述,指明榜样主体要严于律己,通过言传身教使价值理念更好地被大众所接受。诚信作为传统的道德元素,其观念培育可以从中实现有效的理论借鉴。榜样文化的科学内核促使其不断与时俱进、完善弘扬,不论是对何种榜样精神进行传播,其落脚点都是实现对主流价值观的培育。因此,榜样文化的科学内核可以为诚信价值观的培育提供科学的学理指导,帮助其永葆生命力。
2.加强榜样文化的舆论引导,为诚信价值观培育把稳方向标杆
榜样的“思想行为和模范事迹承载着一定社会主流道德的价值取向,体现着一定社会所要求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8](P5)。因此,对榜样文化进行良好的舆论引导是主流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前提。从引导维度看,榜样文化的独特性在于特定榜样引导特定精神。
从改善传播的维度看,在宣传内容上,一要加强人性化,摒弃完美化,将诚信榜样“出于常人又高于常人”之处大力挖掘报道。注重宣传诚信榜样的心路历程乃至情感的矛盾冲突,拉近其与群众的心理距离以体会诚信榜样的情感温度,着力打造“崇高理性”与“烟火气息”相结合的诚信价值观,让公众明确诚信价值并非难以企及,而是人人皆可实践也易于实践,为培育诚信价值观找准落足方向。二要通过传播手段的优化创新,为诚信价值观的培育把稳辐射方向。广大青少年群体是社会的主流群体和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我们要将弘扬榜样文化、培育诚信价值观的主要阵地放在青少年群体中,针对其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探索新的表达形式,善用通俗生动的生活语言,恰用网络流行语以吸引其关注诚信榜样。利用图文音像、微信微博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多样化新媒体为诚信榜样宣传造势,吸引青少年群体自觉接受诚信文化熏陶,为诚信价值观灌注生机活力并借助其力量扩大诚信价值观的宣传范围,实现诚信价值理念的二次弘扬。
3.挖掘榜样文化的时代价值,为诚信价值观培育灌注活力源泉
首先,要注重挖掘传统榜样的时代内涵。以雷锋精神为例,要改变僵化的学习方法。要把“雷锋精神作为宽泛的社会主义道德来理解”,将学习重点从学习雷锋具体行为的浅显层面,上升到学习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及其价值观的深度精神层面,将其应用于新时代大国工匠精神的培育及对诚信理念的阐发的具体实践中,冲出时代桎梏,寻找共性价值,为诚信价值观的培育汲取精神营养。
其次,要注重选树时代诚信榜样形成新的榜样文化基因,为诚信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新力量。在新时代,我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样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必须以诚信理念作为其精神底座,要求我们必须树立诚信榜样,凝聚社会共识。在新时代,我们要凝心聚气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真脱贫、脱真贫”,“真”就是实事求是、踏实进取,这是诚信理念的本质要求,脱贫要真就要在扶贫工作中树立务实进取的诚信榜样,带头实干,以切实履行在2020年全部消除贫困的庄严承诺。可见,时代的使命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时代诚信榜样,挖掘其精神领航力与时代价值,为培育诚信价值观灌注生机活力。
4.发挥榜样文化的教化功能,为诚信价值观培育开辟通畅道路
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许慎于《说文解字》中说道:“化,教行也。”也就是说,让不正归于正,谓之“化”。诚信价值观要想切实融入社会发展,就要借助榜样文化的教化功能为其转歪为正、清扫障碍、开辟道路。相较于强硬灌输而言,榜样文化的精神熏陶显然更加易于被人接受与吸收。
个体层面,榜样文化的教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借助诚信榜样群体激励个体发挥内驱力以形成争优戒劣的诚信行为驱动;其二,规范个体行为,通过引发个体反思促使其实现审视、自省、规范、矫正的自我发展过程,为诚信价值观融入个体精神提供内生动力,克服对个人的惫怠阻碍。
在社会层面,其一,榜样文化可凭借着崇高的文化标志与深厚的历史基因获得公众的情感认同,不断将传统道德与时代精神注入其精神世界,使广大群众感受本国精神的磅礴力量,达到促进政治认同、营造社会公信力的教化作用,从而推动公众自觉将自身行为与公民义务、社会责任乃至国家形象紧密结合,于外在道德约束、社会公信环境影响与个人情感价值导向的合力下实现对诚信价值观的培育。其二,榜样文化通过文化选择以选树时代诚信榜样,进而传播诚信文化理念,传导主流诚信价值观,在追求榜样文化的自信自觉中,利用丰富载体,帮助群众形成富有科学性与实践性、时代性与先进性、生命力与感召力的诚信理念、实践路径和培育机制,最大范围地构建诚信价值信仰与追求共识,进而促使公众实现“正心持守”,将“行仁义”的道德虚象转化为“仁义行”的价值诉求,在诚信光辉下正己正心正人,以陶冶于先进文化中的中华儿女传统的内在心性,激发中华儿女崇真、向善、向美的民族基因,让诚信缺失消弭于新时代的道德洪流中,以诚信价值观感召华夏儿女用高度的报国热忱、厚重的使命意识与美好的生活愿景,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砥砺奋进,昂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