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民观的意蕴和价值探析

2018-01-23易培强

伦理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群众历史

易培强

一、马克思在对唯心历史观的批判中开创全新的人民观

理论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人民观,与其整个思想体系一样,是适应时代需要、回答时代所提出的问题而产生的。

马克思生活在19世纪的西方社会,其理论创建活动开始于19世纪中期。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形成并逐步占居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生产获得长足发展,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得到巩固,资本主义关系向各个地区和领域迅速拓展,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全面确立并不断深化。资本的绝对权力和全面统治,使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沦为无产者,遭受资本主义残酷剥削,广大人民的生存发展愈益受制于资本主义关系,从而导致人的劳动及其他活动、人与人的关系、人的世界都异化了。于是,如何从被全面异化状态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本应属于自己的生存发展权利,向真正的人的境遇回归,就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最大心愿和急切期盼。为此,他们亟需一种科学理论指引,助其弄清楚为何落到现今这种不堪忍受的境地,怎样才能找到一条改变命运、实现自身价值的现实道路。可是,既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其他西方思想理论,不但不能担当此任,相反地却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求解放的严重障碍。

马克思早年学习研究哲学、历史学时,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到黑格尔唯心主义思想影响。1842年至1843年,他担任《莱因报》编辑和主编,在为维护人民权利、反对普鲁士专制政府而进行的舆论斗争中,开始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1843年,马克思移居巴黎,在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将革命实践与理论探索相结合的过程中,完成了这一转变。他在与卢格共同出版的《德法年鉴》(1844年)上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就是其标志。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进一步全面深入地批判了黑格尔之后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实际上也是对他们以前的哲学信仰进行的一次清算。在这部著作中,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第一次得到比较系统的阐明。

马克思通过对唯心史观关于人的错误观点的批判,将对人和人的世界的认知置于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完全不同,马克思不是从主观设想的“抽象的”“纯粹的”、只是作为符号的人出发,而是以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出发点。在他看来,“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P3),关注的应当是现实中每一个个人,是从事生产活动的普通劳动者,是人民大众。因此,必须从思想家们头脑中的人找回现实中的个人,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人的解放就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2](P185)。人怎样才能得到解放?既然套在人民头上的枷锁是实实在在的,群众陷于全面异化状态是一种客观存在,那末,人民大众就要从思想家们所宣扬的“批判”的斗争中走出来,与人的异化的实际后果进行实际的斗争,彻底改变造成人的异化的条件和环境,也就是“必须推翻使人成为受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1](P11)。

二、马克思人民观的思想精髓

马克思于19世纪中期阐明了根本不同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于人的若干观点,确立了新的人民观。此后,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对之进一步加以完善和发展,构建起关于人民观的系统理论,成为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主旨和灵魂。这里就其思想精髓作一概述。

1.关于人的本质

如何从本质上理解人,说明何以为人?在马克思看来,这主要有三方面规定性。一是作为生产劳动者存在的人。人首先是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但不是一般的自然存在物,必须通过劳动生产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资料。而劳动作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第一个也是带根本性的标志。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3](P519)二是作为“类存在物”的人。个人不可能孤立存在,总是要隶属于某一群体。在存在阶级的社会中,个人必然要隶属于一定的阶级。三是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人。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的同时,还要与其他人发生关系。现实的个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从根本上说,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501)。

2.关于人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对资本统治下人的异化现象作了深入的分析批判,从哲理上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指向就是人。

阐明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厘清社会历史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还要回答社会历史发展依靠谁即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的问题。布鲁诺·鲍威尔之流将现实的人类历史变成了“人类的彼岸精神”的历史。在他们眼里,历史活动中重要的不是行动着的群众,而仅仅是少数杰出人物的动机或思想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首次合作撰写的《神圣家族》中痛斥了这种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明确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5](P287)后来,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在批判将精神的动力作为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最终原因的观点时,强调应当关注的不是个别杰出人物的动机,而是广大群众、整个民族以及每一个民族中整个阶级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群众的历史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的活动。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和物两方面要素。其中人是能动的要素,自然力以外的物也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即使是自然力和自然物质,也要依靠人来利用。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发展,而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人,因此人就是社会历史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的主体。

马克思恩格斯以无比深邃的洞察力预示,在推翻了资本统治的未来的新社会,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必将摆脱异化状况,实现社会主体地位。

3.关于人的发展

马克思在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的解放问题的探究中,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命题。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历史趋势的科学分析,预示在未来新社会,个人将从对人和物的双重依赖关系中,从作为生产和财富的手段这种片面性中完全解脱出来。“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本身。在这里,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6](P486),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P189)。这就意味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彻底解放和人的本质的真正实现,而人自身的发展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笔者认为必须弄清两个问题:如何定位作为发展主体的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哪些规定性。

我们注意到,在谈到人的发展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提法是:“个人全面发展”“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等。很显然,他们视野中的人是每个人或一切人。所谓人的发展,指的是每个个人或一切个人的发展。

人的自由发展要求彻底摆脱人对资本的依附关系,使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7](P566)

人成为自由的人,就有可能“生产出他的全面性”。“全面性”主要包括:(1)人的个体需要的全面满足。人的发展的动机和目的决定于人的需要及其满足。随着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变化和人的活动范围的拓展和深化,人的需要也相应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片面向全面发展。人的个体需要愈益全面地得到满足的过程,也就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2)人的活动的全面性。每一个人只隶属于某一生产部门、终身束缚于某一种职业的旧式分工将被打破,人们将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爱好,不断变换职业角色。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可以随自己的心愿,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这样,就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8](P561)。(3)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旧式分工造成人的活动的片面性。使每一个人只能发展某一方面的能力而偏废了其他诸多方面的能力。活动的全面性,为每一个人展示和发展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提供了机会和舞台。这里所说的能力,既包括潜在的能力,也包括现实能力。所谓人的能力发展的全面性,不仅指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也指人协调与自然关系的能力、人与自身发生关系即自我调控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

马克思还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作了深入探讨。这里有两点值得特别重视:一是透过资本主义大生产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趋势,看到教育以及智育、体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8](P557)。二是个人发展与一切人的发展是互为条件的。“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9](P515);同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P53)。因此,对于人的发展问题,既要着眼于所有人的发展,又要求每一个人立足于自身的发展,懂得并牢记:“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9](P330)。

个人的解放和发展,只有通过各个个人联合的行动才能实现。因为只有依靠联合的力量,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才能解脱套在他们头上的枷锁。“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3](P57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10](P50)《共产党宣言》的结语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联系到马克思对“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必然趋势的认知和判断,应该肯定“自由人联合体”带有某种“人类共同体”的成分;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已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了“人类共同体”的构建。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秉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正是凭借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政治优势,我们党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并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它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的人民情怀,在坚持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1.人民是历史创造活动主体

习近平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的观点,阐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再三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11](P5)他满怀深情地称赞“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12],他们是历史活剧的主角,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用不懈奋斗迎来了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事业,中国梦就是人民的梦。

2.发展目的在于增进人民福祉

发展为了什么?“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13](P482)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规定为发展的目的。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日益广泛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不仅包括物质文化生活、健康医疗,而且涵盖环境(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出行环境)、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生产安全、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安全),还扩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总之,涉及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加强社会治理,打造“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平安中国”,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每一项改革举措,每一个成就,都要给全体人民带来获得感。

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增进人民福祉,就要使每一个人都能从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社会的弱者、不幸者能够获得切实的帮扶而改变其境遇。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一环。在脱贫攻坚中,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贫到人,一个也不落掉。总之,“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14]

3.发展动力源于人民

推动发展的力量从哪里来?“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1](P5)

经济社会发展靠生产劳动、靠技术创新、靠科学管理,而这些都离不开人的活动。我们拥有13亿多勤劳、智慧和富于创造精神的人民,蕴藏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能量。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

当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特征愈显突出。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依靠人民,就要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科技人才、技术工人的作用。要适当优先提高这些人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着力锻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构筑起推进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源。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12]。美好生活要靠双手创造,共享与共建是统一的。我们每一个人,既是发展成果的分享者,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与者,要矢志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越来越美好的生活而辛勤劳动,努力奋斗。对贫困人口、弱势群体和因各种主客观因素而陷入困境的人来说,国家和社会应当给予帮扶,但个人也要发扬奋斗精神,有所作为,肯于为改变命运付出艰辛。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同志依据马克思关于历史发展的世界性趋势、人的解放要靠联合行动等论述,结合当代世界发展新情况新特点,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和主张。

20世纪中叶以来,“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空前加速。“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15],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面对这样的发展大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我们应该从世界历史大趋势和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来审视和处理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关系,树立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理念。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利益来谋取自身利益,否则只能是损人害己。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在做好自己国内事情的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主动担当大国责任,积极付诸行动。提出和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战略举措。由于中国不惜投入人力物力,引领坚持和合、互信、互利、共商、共享、共建原则,五年来这一建设工程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2013年3月,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8](P272)。此后,在多个国际场合阐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和认同。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被写入联合国相关决议。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愈益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而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过程中,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为国际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5.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这是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为此,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要心系群众,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心连心。

全心全意服务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12]让人民满意是我们党的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难事当作自己的难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百姓有所呼,干部有所应。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突出问题,维护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法治等方面的权益,让每个公民获得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精心凝聚民智民力。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的主体,具有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力量。我们党和国家的力量在人民。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国梦,党要团结各民族、阶层、群体的广大民众,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各项事业中去。

诚心让人民群众做党和政府工作的评判者。党和政府工作的好坏,干部是否履行了职责,不能自己说了算,而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习近平说得好: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13](P40)也就是我们的一切工作要由人民群众验收和认可。

真心实意到群众中去。要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由人民评判和认可,就要了解人民的愿望和诉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做到。到群众中去,不能做个样子、走个过场了事,而要带着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和挚爱之情深入下去,久久为功。

猜你喜欢

马克思群众历史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多让群众咧嘴笑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