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考

2018-01-23家,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历史建筑文化

郭 家,周 彦

(1. 齐齐哈尔市文物管理站,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2. 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

城市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经济实力的支撑与对现代时尚的追求,同时,更需要历史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历史建筑作为城市凝固的思想与文化,是连接城市历史与现实的物证和纽带,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基础。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是基础,文化则引领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在我国新的历史形势下,保护好城市历史建筑,守住精神家园,需要我们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和开阔的视野,坚决制止目前仍在进行的破坏性商业开发以及破坏性的修复,使历经磨难后幸存下来的文化遗产,得到真正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实现历史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和谐共存与双赢。

1 城市历史建筑的价值与现状

历史建筑的定义是经城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历史年代的建筑物。《文物保护法》中规定,文物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具有文物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可以由各级政府确定为国家、省、市和县4级文物保护单位[1]。本文所讲的历史建筑是指包括不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古建筑所有的历史建筑物等在内的历代建筑,其历史与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作为城市外在的形象展示出来的特殊风格,是一座城市具有强烈辨识度的标志性历史特征。如北京的故宫及四合院、上海的外滩与里弄、江南庭院楼阁、东北的大草房等。城市的历史文化总会在不同时代的建筑物上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来,形成城市的外观印象,也是初到者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历史建筑也是城市的客观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人文痕迹,相对今天许多城市千城一面的现代建筑风格,人们依然可以从残存的古老建筑中来认识和牢记城市的主要特征。

(2)历史建筑承载着城市的精神文化内涵。唯物史观是现实的人与历史发展的科学,强调的就是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可以认为,历代建筑都是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的产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在老建筑的躯壳上,一定记录下了城市的特别符号、地域特点以及文化意识与审美观的烙印,是城市文化特色的灵魂载体,只要具有一定的历史年代,每一座城市都会有它独特的建筑外形与文化内涵传承于世,其文化心理与习俗与建筑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更多的时候,一种建筑风格,一条街道,一座古老的建筑物,都成为了远方游子心中的牵挂,家乡的代名词,它们在维系人心和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历史建筑物自身具有的综合价值。每一座历史建筑都体现了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等方面的价值信息:历史价值是其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活动的重要发生地;艺术价值是作为建筑美学价值而展示出来的特殊风格;科学价值则代表着具有科学技术内涵和传统工艺水平的建筑质量;社会价值是对后来人进行思想与传统文化以及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方面的意义与价值。这些价值决定了建筑物的保护等级与要求,也代表着人们的历史情感。

关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对于已经历近半个多世纪发展的国人而言,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长期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部分的历史建筑遭到严重破坏,甚至消失,在毁掉历史建筑的同时,也在毁掉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造成今日后果的首要原因,是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所带来的人为的严重破坏。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们的失误主要表现在对历史文化认识上的错误,错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所犯的实践上的错误。虽然提出了批判、继承和创新的指导思想,但是,实际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进步对立起来,在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时代,众多的历史建筑被人为摧毁。至改革开放前期,历史文化再一次被破坏。一方面从民众的角度说,经济快速发展造就了繁荣的物质生活景象,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一些人的价值观,经历了物质生活极度匮乏时代的人们在对物质和金钱的追求欲望下,富裕不但没有培养全社会良好的文化素质,反使其大大下滑,至今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素质却不尽如人意,造成了经济与文化发展严重的不对称。

另一方面,政府在以经济发展为重心,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想指导下,文化服务于经济发展,历史建筑也为经济发展让路。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形象或政绩心理,对城市进行了更新换代式的改造,历史建筑多遭到再一次的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期的现阶段,国家开始重视文化建设,强调历史文化在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在指导思想走上正轨,2005年党中央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念,历史建筑开始普遍受到重视,要求历史建筑得到保护和合理利用。然而,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下,由于依然存在着理念和认识上的偏差,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依然存在隐患,如对现存的历史建筑不合理的商业利用与开发,去真存伪式和破坏性修复,为弥补历史文化的不足,仿古建筑大量出现等现象大量存在,以及不恰当的使用。或因为部分领导文化修养不足,或单纯为了地方经济或政绩,破坏历史文化建筑的事件时有发生。城市历史建筑经历了多次人为的破坏,造成了今日之中国几乎找不到一座历史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的城市,只是保护少数的一些街区或建筑物,更多的所谓古城或街道也是经过了加工修饰过的,建筑物古香古色,但已非原汁原味,真正的文化古城是几乎被现代遗忘的一些小城小镇。

2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的案例分析

我国的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多有破坏少有保护,留下了惨痛的经验教训。北京的四合院民居保护、上海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山西平遥古城都是保护比较好的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

(1)北京四合院民居的改造。四合院是北京典型的民居文化代表,虽然已经被破坏和拆毁许多,仍有一些四合院整个街区街道完好地保护下来,形成民居历史文化的真实再现。同时,进行了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以北京四合院为载体,发展四合院主题文化商铺,能够传达出老北京平民气息,力求让顾客感受到老北京平常百姓家原汁原味的生活,使保护与利用达到较为完善的结合[2]。

(2)上海工业遗产的保护。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江南制造总局是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当时中国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企业,其100多年的变迁,见证了中国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现在,已打造成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第一家军工文化园。文化园将对原址、原工业遗址进行修缮保护,在保留原风貌的基础上,打造展览展示、文化创意等为一体的军工特色鲜明的文化园区,成为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利用的经典[3]。

(3)山西省平遥古城。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是我国唯一幸存的历史建筑保存完整的古代县城。该古城是各方人士历经多年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与阻碍才保存下来,也曾面临过现代化改造,可以理解为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建设矛盾过程中,少有的前者胜出的案例,而且也是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带动经济发展成功的典型事例。据报道,1997年12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评价为:“平遥展示了一副明清时期汉民族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申遗成功,极大地提高了县内旅游经济的发展,2016年,平遥古城共计接待国内外游客上千万次,综合收入121.61亿元[4]。

然而,对于历史建筑而言,更多的是遗憾,无论是古城的消失,还是大面积的古街区的破坏,以及老建筑的消失,几乎每座城市都可以找到太多的例子。

北京古城未能保护下来已成为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梁思成、林徽因作为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倡导者,对北京的古建筑保护倾注了毕生心血,然而老北京城许多街区仍由于改造而面貌皆非,仅30多年前北京的王府井、西单、大栅栏等著名街区,多已新旧建筑混杂,或建仿古街区,已经很找到原有的亲切感了,全国消失的古城和古建筑,更是不计胜数。

再者,广州历史老城区的消失,大大削弱了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在以大拆大建为特点的大规模开发改造中,作为城市历史见证的大量优秀历史建筑,在经济利益驱动的建设热潮之下,纷纷倒在了挖土机的铁铲之下,惨遭荼毒。据报道,建于民国初期广州历史最长的火车站——大沙头广九站,自建成至20世纪70年代流花路广州火车站启用前,一直是广州铁路主要的客运枢纽,见证了广州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但最终因房地产开发而遭铲除。广州原有两处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旧址,其中百子路旧址毁于日本的轰炸;而建于民国初期的德政北路旧址见证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抗日历史,这座仿哥特风格的骑楼建筑在战争年代幸存,但最终却躲不过和平年代的大规模建设。原广州协和女子中学保留了多栋建筑质量和艺术特色较高的历史教学建筑,经过维护修缮完全可继续使用,然而校方为了争当示范中学面积达标,不惜将近百年的历史建筑拆除,建新教学楼[5]。

此外,典型的精品建筑济南火车站的拆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了在短期内改变城市环境,地方政府提出了“五年大变样”的方针政策。由于对于城市近代历史建筑的价值缺乏足够的重视,许多近代历史建筑被陆续拆毁,部分历史性街区相继被夷为平地。始建于1908年,由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建造的原津浦铁路济南火车站,于1992年被拆除,成为济南城市建设史上的一大遗憾[6]。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统计,在近半个世纪多的时间里,到底有多少历史建筑被毁掉,只能说存在下来的是幸运儿。这些本是可以避免的,然而,在强大的政治权威和巨大的经济利益下,保护的声音无疑是弱小的。然而,也正是始终有保护者的声音存在,使我们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的未来充满希望和力量。

3 新形势下对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新形势是党和国家对历史文化越来越重视,国人文明素养在不断提高,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得到人们更广泛的认同。然而,新的形势下也有新问题出现,许多地方重视历史文化,更多的是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遵循历史文化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由此造成对历史建筑进行所谓的商业性开发利用,使其非但不能得到科学的保护,甚至是破坏。如修复过程中的简单粗糙,任意改变结构或形态,不能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的规定进行;建筑物修复后的利用问题,许多由商业开发后成为商业经营场所,或作为与原建筑历史内涵不相关的用途,致使历史建筑徒有其名;在未修复之前,许多建筑破旧不堪,甚至没有起码的清理,放任其自然损害,这种对历史建筑的漠然不尊重的态度,真实地反映出了某些人内心的价值观淡漠;城市建筑缺少长期规划和设计,历史建筑已经所剩无几,改革开放之初的许多建筑,过于简易,更谈不上美学与艺术性,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我国许多城市对80年代的建筑进行拆除并更新换代,反映了我们在对待历史文化上的浮躁与不成熟。为此,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应提高在以下方面的认识。

(1)提高历史建筑保护上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遵守法律法规是现代文明社会存在的基石,对于历史建筑及其的保护与利用,我国现行的文物保护法以及相关法规有严格的规定,我们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的起码的底线应当是遵纪守法下的诚信的原则,因为,目前许多历史建筑的破坏是有法不依造成的。开发商大多是出于个人私利;个别地方政府则是为了政绩和经济利益,知法犯法,钻法律的空子,这些都是普遍的历史文化修养不足导致的思想理念的落后与现代文明社会的差距。如随意动迁,任性修复,在设计修复方案中,不是严格按照原有的形态设计,以服从文物建筑自身的需要进行设计,而是从商业目的出发,随性发挥,对国家规定大打折扣。在实施中,不能严格遵守历史建筑的修复要求和标准进行,与原建筑残留的建筑质量相比相差甚远。

(2)历史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首要的是对人的思想教化,开发利用只是一个时期的副产品,应当让历史文化建设回归初心。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的目的是努力让历史建筑恢复原有的文化价值,带给人们最初历史情感。通俗地说,历史建筑是不能以赚钱的经济目的来保护,不能以牺牲原有文化价值来获取一时的经济利益,不能因为一时的愚蠢而破坏历史文化的传承,任何以金钱来衡量的历史文化价值都会改变其内涵。

(3)历史建筑的不可再生性,决定我们在保护和修复中不能失误。人类文明是在世代的传承与发展漫长的时间里积淀下来的,每一代人都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所以,历史建筑的保护是努力延长其建筑物的寿命,利用是为了赋予建筑以精神生命,而不仅仅是对空间和经济利益的追求。历史建筑的合理保护与利用,不需要过度修复,一味追求高大上的效果。

(4)杜绝政府在历史文化保护上过度的行政干预。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是非常专业的事情,而事实上,在许多方面,专家学者只是建议者和参与者,没有对具体事情的决定性,而往往是由行政领导行使最终的决策权,甚至取决于某些个人的意志。

(5)向世界看齐,走国际化道路。国际上对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是有专业委员来制定的,文物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有着明确细致的规定,最具代表性的应当是在1964年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的《威尼斯宪章》。《威尼斯宪章》在保护与利用的认识理念尤其值得我们深刻认识和反思。如历史建筑文物是人类文化符号信息,保护和传承是唯一的责任和使命;对于有价值的文物建筑是不可有丝毫的改变;保护的不仅是文物建筑还有特的历史环境;对于必须需修复加固的建筑,也一定是使加强部分与原建筑有明确的区分等等。因为有了《威尼斯宪章》,今天欧洲城市的历史文化保存的如此之好,是令国人大开眼界的。保护好历史文物建筑在于理念与法规,更在于人们的思想文化素养。从城市发展的文化理念上,欧洲人更重视传统,千年建筑或遗址依然在现代都市中耸立,几百年的建筑触目可及,成片的古老市区与现代建筑并立,相映生辉,决无违和之感。这与他们的文化传统与理念有关,与保护与传承的意识有关,这也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6)正确认识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目前,一些地方政府或为了政绩观,或为开发旅游的商业思维,提高城市的竞争能力,都在竭力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寻求城市的文化之根,形成了一股历史文化攀比之风,在追溯和论证已有城市的悠久历史文化,似乎历史越久远地位就越高,从而带来更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此,有的城市把历史年代提前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一些地方为争夺名人之出生或其活动纪念地互相争吵;有的地方想方设法寻找古人的遗址和文化源流,然后,立纪念碑或雕塑,设立文化节纪念日,建立旅游景观,许多雕塑作品和景观建筑低俗粗糙。由此,这种攀比也形成了社会上的浮躁情绪,论证不足,牵强附会,甚至弄虚作假。其实,历史发展时期的长短,历史文化资源有多寡,只是地方发展的客观条件,最美的景观一定是历史与现实、建筑与民风的完美结合,重要的是探索适合自己发展和创新的模式。

历史建筑物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前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作品,让更多精美的历史建筑能够长存,使我们及后代人们生活更加丰富。然而,时光流逝,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前辈留下的遗产很少了,这是民族永远无法弥补的文化之痛。总结历史的教训,直面曾经的愚蠢与荒谬,使我们的历史文化免遭再次人为伤害,培养全社会的历史文化素养,从尊重历史文化、保护历史建筑做起。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先进的思想理念与专业技术,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理念,使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和谐共存。让文化精神在城市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是每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

猜你喜欢

历史建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谁远谁近?
新历史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