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推进农村生态现代化的实践经验探索★

2018-01-23田春艳吴佩芬

农业经济 2018年1期
关键词:安吉县高家安吉

◎田春艳 吴佩芬

概览中国农村生态现代化的现状,不难发现,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生态现代化才刚刚起步,但是,有些地方却形成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有益经验,对于整体推进我国农村生态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城乡联动、整体推进

农村生态现代化不能孤立进行,而应该城乡联动、相互支撑,整体推进。如浙江高家堂村。高家堂村之所以闻名全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有安吉县的支撑;而“安吉模式”之所以闻名全国,则是因其有湖州市作为坚强后盾;“湖州模式”之所以闻名全国,则是因浙江全省坚持城乡联动,从整体推进农村生态现代化的宝贵经验。

从县域角度来看,高家堂村所在地为安吉县,因安吉县农村建设成绩斐然,“安吉模式”近年来享誉全国。从区域规划来看,安吉县地处浙江省的北部,全县绝大部分是山区,一共有248个行政村和3216个自然村。改革开放之初,安吉曾是浙江全省最贫困的县之一。为促进经济发展,安吉县引进了一些高污染企业,虽然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生态环境也遭到极大破坏,成为太湖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由于意识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安吉县于1998年提出“生态立县”,并逐步付出行动,为农村生态现代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进入新世纪,安吉县开始走向农村生态现代化,其发展特点有二:

其一,大力推进全体农村的生态现代化。2001年,安吉县开始对全体农村进行改水、改厕、改路、改房、改线以及美化环境的工作。为保证此项工作完成,2003年和2004年,县财政分别出资1000万元支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2000年和2001年县财政支持的2倍。各乡镇、村集体也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配套资金支持。截止2003年,村庄环境建设一村一点工作在全县174个行政村圆满完成[1],共有230万平方米道路被硬化,1.26万米河道被整治,362个自然村的环境建设工作圆满完成,共15余万人受益[2]。2006年,安吉被命名为第一个“国家生态县”。安吉的农村生态现代化之路不仅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发展,还为农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2003年,安吉城乡收入的差距为1∶2.12,2008年缩小为1∶1.97,远低于全国城乡平均水平(1∶3)[3]。在此基础上,2008年,浙江安吉县在全国率先倡导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全县187个行政村都在其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蓝图之中。基于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目标,安吉县制定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确定了“1个中心,5个中心镇和60个中心村”[3]的布局,并根据不同村子的资源禀赋和实际情况,将全县行政村划的发展目标分别确定为工业特色村、高效农业村、休闲产业村、综合发展村和城市化建设村等五类行政村,数目依次为40 、98、20 、11、18,计187个。利用各村特有的生态资源优势,安吉县推动所有行政村大力发展竹产业、书画产业、小水电、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由依靠第一产业带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再到依靠生态优势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安吉县农村闯出了一二三产联动、全面协调发展之路[4]。以安吉美丽乡村建设为范本,2014年,全国首个美丽乡村省级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出台。《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对经济、环境保护等基本指标进行量化,并提出了统一标准,对整个中国的美丽乡村建设起到方向引导作用,也对中国农村生态现代化建设实践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

其二,在城乡联动中推进农村生态现代化。安吉坚持统筹城乡规划,依次制定了县级、乡镇级、村级发展规划。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着力点,最终实现了全县人居环境改善,全县3/4的土地被植被覆盖,有70%以上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全县空气质量为优,水质均为二类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一万一千余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 1:1.9,城乡差距不断缩小。2009年,以县为单位,安吉成功申报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这是中国人居领域的最高奖[5],也是安吉坚持城乡联动推进农村生态现代化的硕果之一。

从市域角度来看,安吉县所在市为湖州市,“湖州模式”亦是农村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模式。响应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湖州坚持城乡统筹推动新农村建设,在城乡统筹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合作共赢,共建城乡生态文明,形成了特有的湖州模式,推动了湖州农村生态现代化的发展。以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市为目标,湖州市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为产业支撑,以农村污染治理为着眼点,以繁荣农村文化为纽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升级、生态发展升级。除高家堂村外,湖州市共创建市级美丽乡村501个,约2/3的农村将被建成美丽乡村。至2014年底,湖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30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1.74:1[6],城乡差距大大缩小。

从省域的角度看,浙江省高度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在城乡发展规划方面,浙江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全面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和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工作。为保障城乡规划有效实施,不断加强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并进行层级监管。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浙江实行城乡污水共治、城乡垃圾共治、城乡土壤污染共治。正是在城乡联动、整体推进下,以高家堂村为代表的浙江农村率先行进在农村生态现代化的道路上,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重视生态环境、发展特色经济

中国农村生态现代化是经济与生态环境双赢的现代化。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发展什么样的经济、如何发展经济至关重要。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中国农村来说,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其生态现代化非常有利。首先,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好的生产空间、提供各种优质资源,利于农村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其次,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农村废弃物的自然分解。再次,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提升人民身心健康水平。人是农村生态现代化的主体力量,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从中国农村生态现代化实践来看,各个农村之所以能够在生态现代化道路上成为开拓者,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视并依托生态环境发展特色经济。在中国东部,浙江省高家堂村在安吉县“生态立县”的指导下,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为防治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高家堂利用美国阿克蔓技术生活污水系统、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等设施对各种污水进行有效处理;通过设置垃圾箱、分类处理、专人负责等措施对各种垃圾进行妥善处理,有力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高家堂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挖掘竹子的生态价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高家堂的生态农业和旅游业不仅带动了村中其它产业的发展,也使得“高家堂特色”无可替代。在中国东北部,内蒙古赤峰市七合堂村将“生态立村”作为当地发展的重要理念。面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七合堂村大力推进封山禁牧和植树造林,不仅使生态环境得到休养生息,还通过杏林、松林发展、带动了当地的林业、野果和旅游业,并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之誉。在中国中部,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名城河南,更是充分挖掘了当地生态环境的价值,推动农村生态现代化向前发展。河南省的平乐村,由于毗邻洛阳,能够充分利用牡丹的生态文化价值,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民牡丹画文化产业。作为中国唯一的牡丹画生产基地,平乐村还是中国农民牡丹画创作第一村。借助牡丹资源优势,平乐村不仅建立了文化产业园区和旅游长廊,还成为中国农村旅游胜地。在中国西部,广西红岩村针对黄土地特点,积极培育月柿,并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节约能源的过程中实现了“多重养殖——沼气开发——复合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红岩村也因此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荣誉称号,并成为中国的魅力乡村和生态文化村。

三、依托生态工程,保护生态环境

中国农村生态现代化不仅是经济与生态环境双赢的现代化,还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因此,在中国农村生态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要依托生态环境发展特色经济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还需要依托生态工程,在现代化各个领域中做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从当前中国农村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各农村对此都进行了多种尝试。

(一)在经济建设中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经济建设是农村生态现代化的基础。能够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经济建设将有效避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代价,也能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人才储备和资金、技术支撑,真正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从当前农村的生态现代化实践来看,一些农村基本能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理念,并以是否拥有良好生态环境为检验经济发展质量的标准和准则。这一点,在浙江滕头村“生态为先”、内蒙古赤峰七合堂村“生态立村”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在经济发展目标上,很多农村能够坚持经济又好又省地发展,做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节约资源,又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亦能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点,广西红岩村做得比较好。为了节约土地,红岩村在月柿林中科学种植花生、饲养家禽,做到了“种养结合”、节约环保。另外,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包括红岩村在内的大多数农村都大力发展沼气,将禽畜粪便、种植垃圾、生活垃圾等资源化。比如,吉林省广发村重视使用清洁能源,通过对各种粪便和垃圾的有机处理,大力推广有机肥;另外还筹资500余万建设了秸秆气化工程,使秸秆资源得到科学环保地再利用;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很多农村都摒弃了粗放型的增长路径、坚持集约型增长,并逐渐形成了生态化的经济结构。利用钢铁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生态现代化的永联村,就走出了一条集约增长,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工业、农业、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之路。永联村村办企业永钢集团,注重经济发展质量,是最早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钢铁企业之一,2009年获得“全国钢铁行业先进集体”称号。永联村也在钢铁产业、生态农业、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局面下,成为国家级生态村和中国最美乡村。

(二)在政治建设中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政治建设是农村生态现代化建设的保证。融入生态理念的政治建设将为农村生态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氛围,并为之提供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这一方面,江苏山泉村堪称典范。大力推广民主治理的山泉村,充分发扬民主精神,使每个民众都真正成为村子的主人。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生态环境保护,村里大小事宜都要经过村民代表、村民理财小组、村民的三重监督。通过全民村民共同商议、群策群力,山泉村的基层民主不断发展,山泉村的发展很快。总体上,当地政府和山泉村村委会在农村政治建设理念上将生态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民生,作为重大的发展战略;在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充分维护了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能够为人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各种平台和渠道、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可见,只有秉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政治发展方向,才能确保农村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会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才能最大程度地治理和预防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人民福祉。

(三)在社会建设中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然本质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真正体现。在此意义上,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7]表面上看,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具体化为水、土壤和大气的生态环境问题。实质上,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失衡问题。既然人的自然本质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体现,那么,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也必须以社会为落脚点。而社会建设对于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为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当前,在中国农村生态现代化进程中,人与人和谐的社会建设已经取得明显进展。在浙江高家堂村,村民收入分配基本实现了公平正义,实现了共同富裕,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因财富分配不均引起的纷争,也避免了对生态环境无节制的盘剥和搜刮。同时,由于村中生态产业发展迅速,村民就业问题也基本得到解决,这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也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得广大村民的支持和拥护。高家堂村不仅注重村内和谐,还注重内外和谐。2012年,高家堂村与台湾中明村共同举办“邻里节”,两村种植了友好林,在乡村旅游和农业发展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共识,此举对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可见,只有在社会建设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能避免个人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差距,才能避免因贫富差距过大或理想信念不同而导致的生态危机出现。因此,在农村生态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是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的有效通路。

(四)在文化建设中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进行农村生态现代化建设,需要生态文化进行深层助力。江苏永联村的江南农耕文化园,不仅阐述了水乡文化的现代特色,还传承了传统农耕文明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有助于树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如河南平乐村村民对于牡丹画的创意发展,不仅增强了村中经济实力,更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力量。诸多农村在生态现代化的探索过程中,注重生态文化的力量,有助于人民群众在现代化进程中脱离单纯追逐物质收益的窠臼,不断丰富精神境界,从而能够启迪生产者和消费者基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进行生产和消费,为农村生态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力量。

总之,中国农村生态现代化的实践证明,在农村生态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现代化是一个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要素的生态系统整体。唯有整个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功能和关系相互协同配合,才能促进整个系统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当前农村生态现代化建设实践给予未来实践的重要启示。

[1]安吉支持农村环境卫生治理[N].中国财经报,2003-9-1(002).

[2]安吉:“千万”工程推进村庄环境建设[J].中国财政,2004(9):17-19.

[3]于立.创立一个中国式的生态发展模式:安吉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86-91.

[4]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新农村建设课题组.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吉模式”研究报告[J],中国乡镇企业,2009(10):6-13.

[5]中国美丽乡村安吉独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N].浙江日报,2010-6-9(020).

[6]许峰.美丽乡村绘就新画卷[N].湖州日报,2015-8-12(00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猜你喜欢

安吉县高家安吉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赴七里张家塆村采风有感
老高家黄酒:非遗传承 北派典范
千年的回眸
小丑拉绳
看到了什么
办公室里的“高力士”
安吉县美术教师新作选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