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必须加快农业转型发展
2018-01-23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战略部署,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联系“三农”实际,其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生态环境的美好需要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坚持把人民对农业农村的美好需要作为农业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按照乡村振兴必须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切实解决以下五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一、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解决优质安全农产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农业转型发展必须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必须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为基本准则;必须以食品安全法为底线,生产优质品牌农产品,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不断提高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覆盖面。
民以食为天。在我国解决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新时代,人民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吃精、吃得安全放心、吃得健康,这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强烈愿望,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新时代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过去的总量不足转变为现在的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求生产由需求来决定,而不是生产者自己想怎么种就怎么种,也不是政府相关部门说定什么价就什么价。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推出更优质安全、对环境没有损害的农产品,这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整个农业生产的总体要求,以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因此,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为此,必须实现三大转变:
一是从追求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测土配方、良种良法、化肥农药减量化、严格控制投入品添加剂、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等源头抓起。
二是从传统粗放型产品向精细化特色化农产品转变。调整优化农林牧副渔五大产业结构,建立适应市场消费新需要的新兴产业体系,通过建立粮食主产区、特色农业区、优质农产品示范区、都市现代农业区,促进现代农业向精细化、特色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特别要发掘市民向往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和季节性鲜活绿色农产品。
三是要从传统大众化的农产品向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品牌农产品转变。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灵魂,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现在,市场和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品牌已经成为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品牌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其核心在于能够建立稳定的消费群体、形成稳定的市场份额。品牌象征着品质、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成熟度。近年来,我国农业品牌培育方式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以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为基础、以产销促进和品牌推介为手段的农业品牌工作机制。但我国农业品牌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美国、日本、法国等国较早地进入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化时代,这些国家都把品牌建设作为参与全球农业竞争的国家战略。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实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
(一)科学规划品牌布局
品牌发展工作必须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围绕当地的优势主导产业,制定并实施当地农业品牌发展规划。要加快“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步伐,把品牌战略落到实处,多渠道整合资源,引导品牌发展合理布局,加快形成区域性公共品牌,以突出地方资源特色、品质特色、功能特色和文化内涵,形成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体系。
(二)培育品牌创建主体
要加强对企业、农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品牌创建主体的培育,培养一批懂得农业品牌和品牌经营的优秀企业家,以及从事品牌农业生产的新型农民,发展壮大农业品牌建设的优秀人才队伍。
(三)创新品牌发展模式
推进农业品牌发展,因地制宜地创新品牌发展模式。一是具有资源优势,但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可采用“公用品牌带动模式”:通过“公用品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法,形成区域化品牌优势。二是资源相对薄弱,但经济优势明显地区,可采用“龙头企业带动品牌模式”: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的品牌,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立农业产业化、品牌化产业链,形成专业化品牌优势。三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农业品牌的发展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形成信息共享、技术共享、资源共享格局,扩大品牌农产品销售范围,形成市场化品牌优势。
二、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解决现代农业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农业转型发展不仅仅是农业产业内部的变革,而且必须与城乡一体化、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现代农业的多元化功能。要充分利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历史机遇,加快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深入研究和探索农业功能转变的战略途径;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效应,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规划布局,以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休闲特色农庄等为抓手,为农业功能转型注入新动能。
(一)农业功能转变的必然性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经济弱,农民增收慢,除了客观因素,这与农业自身功能单一有关系,即传统农业仅仅提供粮棉油、猪禽蛋等初级农产品,而没有拓展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多元化的功能。世界农业发展的规律表明,在年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时,旅游业将逐步成为支柱产业。去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7800美元,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已经进入了发展黄金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类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经营主体有200多万家,接待游客年均增长保持在15%以上。2016年全国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共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从业人员845万人,带动672万户农民受益。预计到2020年,接待游客将达40亿人次,营业收入将达到2.3万亿元。上海具有规模以上乡村旅游点100多家,年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达到20多亿元。
(二)农业功能转变的重要意义
农业功能的转变是农业创新发展的结果,盘活了土地、生态、环境资源,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为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城市居民享受农村绿色生态环境、发展我国乡村旅游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满足了人民对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环境的美好追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因此,加快农业功能转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是我国新时代农业转型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新动能。
(三)农业功能转变的主要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实践证明,农业功能转变必须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使农业成为复合型的第六产业。国内外实践表明,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导致产业边界模糊、产业业态重构、生产模式创新、产品特征新颖的一种产业转型升级现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的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为纽带,实现产加销、农旅文相结合的一种跨界经营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方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有:一是农业内部产业重组型融合模式,二是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三是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融合模式,比如农业与文化、旅游、养生保健等产业结合,特别是近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农业功能拓展、跨界经营的成功之道。
(四)打造乡村旅游的精品工程
以现代特色农庄为标志的多功能乡村旅游载体,已经成为农家乐的升级版、乡村旅游的新业态、田园综合体的重要形式。其主要类型有:一是生态旅游型特色农庄。这类农庄是依托江河山海自然景观以及田园风光而创办的特色农庄。主要对自然生态资源的整合修复,或者举办农事节庆活动,如菜花节、桃花节等,形成规模盛大的乡村旅游特色。全国著名的有江西婺源的菜花节,浙江安吉的美丽乡村旅游景观带,上海浦东南汇的桃花节等,这些地区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态旅游特色农庄。二是精品农业型特色农庄。这类农庄,主要依托一定规模的品牌农业、特色农业、创意农业、生态农业,形成吃住游、休闲观光、体验采摘、教育实践等功能的特色农庄。这类农庄在全国占大多数,如上海嘉定的马陆葡萄园、青浦的自在源蛙稻米特色农庄,江苏昆山市巴城镇以阳澄湖大闸蟹为核心形成一大批特色农庄。三是农耕文化型特色农庄。这类农庄,主要通过发掘整合当地优秀农耕文化、民俗民间文化,与当地的现代农业和村容村貌结合起来,形成旅游观光型的特色农庄,如中国(金山)农民画村、江苏张家港市永联村的江南农耕民俗文化园,以及浙江嘉兴市海盐县南北湖周围的“五味”特色农庄等。四是历史遗存型特色农庄。这类特色农庄,主要是通过在保护中开发历史文化遗产和古镇古村古遗迹,形成乡村旅游的重要元素。这些古镇古村落很多都有重要的历史遗存,比较著名的有福建土楼群、安徽西递宏村、泾县桃花潭度假村、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等。五是创意农业型特色农庄。运用创意产业和美学经济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根据当地农业农村资源、文化特色,打造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农业庄园,如上海金山的美阳田园、江苏昆山的三维园艺农庄。六是特色小镇带动型农庄。这类农庄主要是通过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形成新兴产业集群,带动周边农业农村转型发展,形成城乡互补的特色农庄和乡村旅游,如浙江杭州桐庐县分水镇、嘉兴桐乡市濮院镇、湖州德清县莫干山镇、金华东阳市横店镇,上海枫泾镇等。
三、围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切实解决现代农业新技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农业转型发展,必须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理念,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实现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全面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时指出:“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矛盾和问题是科技创新的导向。要适时调整农业技术进步路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60%左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80%,发达国家每万人农业人口中农业科技人员达到40人,而我国约为2人。21世纪,以生物、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农业新技术是指将现代世界农业新技术革命所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技术成果,运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获得更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农业质的变革。
解决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对策。一是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明确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和鼓励非政府部门加大投资,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农业科技的研究、推广。借鉴国际上农业科技进步的投资经验,我国应扩大非政府部门的投资比重,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农业科技。二是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在农业生物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农林动植物抗逆机理、农田资源高效利用、农林生态修复、有害生物控制、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科技兴农,良种先行,增加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三是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将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四是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要大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使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同时发挥新型农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形成农技推广网络。
四、围绕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新时代农业战略转型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据农业部统计,至2016年底,全国已组建农民合作社169万个。但是,目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数量上,全国地区之间、农业内部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二是在质量上,经营管理、财务制度、民主管理、生产服务、利益分配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三是在政策配套上,还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和外部发展环境。因而,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难以做大做强。
完善和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必须全面落实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加快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要在完善二轮土地延包的基础上,按照十九大再延长30年的要求,明确土地所有权、落实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要严格规范土地流转机制、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依法制定土地规模经营受让者的准入条件、合理控制土地规模经营的“度”、严禁承包地非农化、非粮化和无序流转。完善和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必须因地因业制宜,选择新型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
一是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方式,已经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上海松江的家庭农场,是全国最早之一。家庭农场比较适应于粮食生产地区。他们的做法是:1.土地流转,内部优先。农户土地统一委托村委会流转,村民按准入条件通过竞争取得土地;2.面积适度,量力而行。在松江1200多个家庭农场中,80—100亩的占50%左右,100—150亩的占35%左右,150—200亩的占15%左右。3.形式多样,服务到位。有种养结合、机农一体、场站结合等。2007年至今,全区家庭农场已发展到1200多家,面积占全区粮食面积的80%以上,户均年收入6万-7万元,种养结合的达15万元左右。家庭农场有利于农民就地创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也有利于发挥农村能人的作用,但由于我国人多地少,也要因地制宜,适度控制经营规模,确保广大农民的经营权。根据中央要求,要完善农业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家庭农场从事大宗农产品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并发挥其在带动小农户、提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率方面的示范作用。
二是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是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主要载体。2007年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来,全国发展迅速,覆盖领域广,成为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根据国外经验,国际合作联盟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欧美国家市场农产品供应80%以上来自农民合作社。我国农民合作社要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扩大覆盖面,鼓励农二代、大学生、科技人员创办合作社,到农村创新创业;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提升合作社的经营水平,规范合作社的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明晰产权和完善二次分配机制,确保入社农民的利益;创新合作方式,通过建立农民合作社联合会和专业协会等,提高合作社抗衡市场风险的能力;强化合作社的政策保护制度,促进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技术装备先进、资本实力较厚、市场抗风险能力强等优势,对塑造品牌农业,提升农业附加值,特别是引领家庭农场和合作社进入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要鼓励支持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集群化发展,有条件的积极争取成为上市公司;要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基地等方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要通过资本重组,鼓励国内外农业企业跨境联合并购,支持龙头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四是多种形式的涉农企业。近年来,涉农企业快速增长,资本投入显著增加。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国涉农企业数量累计达277万户,较2010年增长3.43倍,从注册资本来看,涉农企业注册资本累计达8.71亿元,较2010年增长3.11倍。“新农人”成为引领乡村创业与发展的新生力量。经济学家厉无畏指出: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已经形成了新的返乡潮和“城归派”,一批经受过工业化和城市化洗礼的农民工从城市回到离居住地更近的城镇或直接回到乡村创业,成为“复活乡村”“改造乡村”与创业的新生力量。
五、围绕建立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新机制,切实解决农业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近几年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了突破(如农机作业等),但总体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比较突出。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是对我国现行农业经营体系和亿万农户的强大支撑和有力保障,我们必须按照十九大精神,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要明确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它是指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为小农户和农业经营组织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的体系。
二要明确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形式。即以乡村集体或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以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为依托,以农民自办服务为补充,形成多经济成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从现实情况看,大体包括五个主要方面:一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主要开展以统一机耕、排灌、植保、收割、运输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二是乡镇农技站、农机站、水利(水保)站、林业站、畜牧兽医站、水产站、农经站和气象服务网等主要提供以良种供应、技术推广、农机作业、气象信息和土地流转、“三资”管理为重点的服务;三是供销合作社和商业、物资、外贸、金融等部门主要开展以供应生产生活资料,收购、加工、运销、出口产品,以及筹资、保险为重点的服务;四是科研、教育单位主要深入农村,开展技术咨询指导、人员培训、科研试点、基地示范为重点的服务;五是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主要开展同业专项服务,并建立企业+合作社+小农户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体系。这五个主要方面构成了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初步框架,并不断完善发展。
三要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服务。”正是政府改进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在农村经营管理领域的重要实践。有的地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政府通过非竞争性购买、竞争性购买、直接资助、政府补贴等方式,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试点和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