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模式窥探与经验借鉴

2018-01-23翟红红

黑龙江粮食 2018年2期
关键词:流通渠道批发市场流通

□ 翟红红

一、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农业的发展,高度的农业市场化导致了农产品生产销售等各方面的结构性过剩。结构性过剩不同于生产过剩,通过调整和改善农产品的流通模式完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过剩带来的矛盾,使农业重新步入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模式。当前国内农产品流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的流通以批发市场为主导并集中在集贸市场, 导致农产品的流通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我国现行的流通模式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在:

(一)大宗原产品成为主要的流通农产品。通过对其他国家农产品的调查统计得出: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率一般在90%左右,也就是说在发达国家中农产品市场的主要产品是初级加工品。与此相比,中国的农产品加工率只有三成,农产品市场上最多的还是大宗原产品。

(二)农产品配送环节技术水平较低。农产品在配送环节由于设备以及技术水平的局限性造成农产品的品质受到损害。在农产品的整个流通过程中,批发市场与农贸市场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但其在产品配送、储存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另外,中国的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是以自然温度为基础的,这就导致了在运输过程中对农产品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害,按照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由于冷冻仓储的技术水平较低,因此中国的蔬菜水果仅有不到两个百分点的出口量,八成以上还是初级产品,导致中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水平较低。

(三)农村市场流通主体规模小以及大市场与小生产的矛盾突出。农村市场流通主体规模小, 大市场与小生产的矛盾突出。在中国,虽然在一些地区也成立了农业合作组织, 然而大多数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自行组织农业生产,在整个流通过程中要经过多个流通主体,且每个环节的流通主体存在多样化的特征。就现在的基本状况而言,中国农产品终端销售商的情况纷繁复杂,有各种规模的农贸市场与超市,还有一些社区的便利店与地摊等。

(四)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缺乏完善性。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物流配送环节技术水平较低,其应有作用的发挥受到诸多限制。中国自上而下已经基本建立了全面的信息化工作体系,绝大部分基层农业部门都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组织。通过对2010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农业类相关网站已经达到了将近两万个,借助于农业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农业信息实现了大范围的流通,农业资源得到了更加优化的配置。然而,农业电子商务在盈利模式、覆盖范围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只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得到小范围的发展。

二、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模式分析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并与本国的自然资源、基本国情等因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构建了相对全面的体系,在法律方面也得以完善。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美国与日本两个国家,本文就以此为例对其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分析。

(一)美国农产品流通模式。美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农产品种类,其农产品的生产比较集中。产品的流通很大程度上依靠连锁超市来完成。具体流通模式为:

以大型超市、连锁零售商为主导。美国地区的农业生产规模较世界上其他国家来讲比较大,其专业化水平非常突出。在美国,能把农产品流通管理模式中的生产、运输以及销售终端有效地衔接起来,为大规模农业生产以及销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借助于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流通渠道管理体系。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治文化环境为农产品流通渠道管理的有效进行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完备的一体化社会化服务系统。在美国,政府机构把农业生产相关辅助组织与农业生产企业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这种管理模式将农产品市场运营风险降到最低,使农业生产的市场效益得到保障。美国农产品具有如下特征:规模大、种类多、商品效率高等。因此,美国的农产品运输企业、代理企业以及加工企业等成为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构成。并且这一供应链还负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产品包装、交通管理、信息传递等服务。

(二)日本农产品流通模式。日本由于领土面积小,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大部分农产品需要从其他国家购买,然而其农产品流通效率以及相应的技术水平在全球位居前列。农协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其把农产品汇集起来再统一汇入批发市场,其价格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竞价,保障了价格的公开公正,也是市场供求关系的真实体现。

农业一体化经营。为了有效的缓解日本耕地资源与大规模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日本政府的主导下建立了农业协同组合制度,简称农协。并以此为基础在全国、地方直至基层都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农协组织。日本的农协是其农民自主成立的农业合作经济机构,有着明显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优势。在日本,农业生产、销售的整个流通过程中,农协发挥着关键作用,农协的出现与发展促进了日本农业生产产业化经营,摒除了传统、落后的运营模式,使日本的农业运作朝着一体化经营模式前进。借助于农协在农产品生产、销售乃至整个流通体系中所处的核心地位,保证了农户销售渠道的稳定与销售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日本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效保证了日本农业生产的竞争优势。日本农协集服务、流通与销售等一条龙服务,目前也已经被视为保证日本农业生产和农民经济利益的合作经济机构。

在农产品流通渠道管理体系中,批发市场处于核心地位。日本农业生产运营水平较低,70%以上的农户都是分散在各地进行农业生产。因此,分散的农业生产者很难实现与农产品经销商的直接交易,需要农产品批发市场把分散的农产品汇集起来与经销商进行交易。这就造成了在日本农产品流通渠道中,农产品批发市场对于农产品运营规模的扩大、交易范围的延伸以及交易成本的降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分散的农业生产者与大市场销售之间交易的桥梁,更好的对两者之间的利益与关系进行调和。农产品运营制度历经多次改革与完善,日本农产品流通渠道管理运行、管理模式渐渐完善,并且管理模式也渐渐向多元化方向演进,这与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渠道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三、中国农产品流通模式改进措施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要从根本上促进农产品流通的高效发展, 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一)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储存、流通工具和环境等,这是农产品高效流通的基本物质保障,其中批发市场功能的完善至关重要,能够促使批发市场的交易规模与服务档次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尤其是在规模较大、人口较多的城市以及农产品产量较大的地区建立现代化批发市场至关重要。加强现代流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如连锁超市、直接配送机构等,构建完善、科学、多元化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农产品的仓储、加工以及运输等环节要加强建设,尽快建立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通过多种途径筹集充足的资金以保障农产品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优化农产品物流管理的组织结构及提高流通效率和行政管理效率。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的建立需要时间与经验的积累。一些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经历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发展,完善、科学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具有经营规模化、功能齐全、资本股份化以及经营管理分工明确的特征。这其中对中国有着很强借鉴经验的就是农产品各个环节的流通与管理由专门的政府机构统一管理。以日本为例,全国范围内农产品流通的行政管理归属于农林水产省,另外在各地区还设立了专门的行政部门来对地方的农产品流通进行管理。在美国等一些国家,都设有专门的政府部门肩负着农产品流通的行政管理职能。

(三)根据中国基本国情建立合理的农产品物流组织结构。建立规范、合理、科学的农产品物流组织结构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对批发市场的规范化建设以及服务层次的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方面,中国农产品流通组织的构建可以充分参考日本的模式,即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协机构,由农民自发组织成立或者在批发市场的协调组织下由农户成立流通组织协会。

此外,还应加快农产品流通渠道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促进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的政策支持等。

猜你喜欢

流通渠道批发市场流通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我国超市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成本的实例分析
城乡统筹视角下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创新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