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里刨金”助集体“强筋壮骨”
2018-01-23
东平县位于山东省西部,境内丘陵地、黄河滩、东平湖占县域面积三分之二,除86万亩家庭承包土地外,农村集体“四荒”等有20多万亩。近年来,该县立足农村实际,发挥资源丰富优势,做好土地增收文章,全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一、统一经营型。一些村集体统的功能强、土地资源少、非农就业比较充分,农户将承包地全部流转给集体统一经营,在农户获取租金、分得红利基础上,壮大集体经济。彭集街道安村,流转农户970亩土地,发展粉皮加工、生态养殖、有机蔬菜、药材种植四大产业,由负债村蜕变成集体积累过千万元、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的富裕村。
二、三产融合型。一些村具备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等特点,利用有限的土地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强村富民。银山镇南堂子村流转农户1100亩承包地,集中打造昆仑山景区,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成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集体每年仅门票收入就达400余万元,1400多村民靠吃“旅游饭”走上小康路。
三、内联外引型。一些村经济条件较差、发展后劲不足,但土地资源特别是“四荒”多,由集体和农户以土地联合搭建平台,吸引外部资本,共同发展。梯门镇西沟流村利用集体1000亩荒山、农户980亩承包地,吸纳2600万元企业资本,组建宝泉土地股份合作社,连片种植樱桃、石榴、核桃等高效优质林果,亩均收益1300多元,集体年分红30多万元。
四、资源开发型。一些村荒山、荒滩面积大,长期以来人们“不识庐山真面目”,一旦遇到独具慧眼、经济实力强的企业对其投资开发,便可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让其焕发勃勃生机。接山镇朝阳庄村三面环山、地高坡陡、交通闭塞,经当地政府牵线搭桥,将5200多亩荒山以6600万元租赁给南山集团。村集体利用租金和易地搬迁政策资金下山建设新社区,极大地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南山集团投资10亿元开发古村落民宿度假村、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和商住旅游综合体项目,种植高档牧草养殖海岛和牛,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发展机遇。
五、要素投入型。一些村有部分建设用地或闲置土地,但无力有效利用,通过以资源要素形式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企业,既解决了生产经营用地指标紧缺的难题,还增加了集体收入。接山镇夏谢五村引进江苏立华牧业有限公司来村发展特色养殖--“雪山”牌草鸡项目,村集体以45亩闲置土地、贫困户以16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投资入股,盈利按股分红,既实现了集体增收目标,又完成了精准脱贫任务。
六、合作经营型。一些村“两委”干部通过领办合作社、创办公司等,村集体以资金、农户以家庭承包地入股,由村干部牵头统一经营,两者根据持股比例共享红利,既解决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又保证了集体和入社农户双增收。彭集街道苇子河村村“两委”领办百老大土地股份合作社,集体出资47万元,农户拿地309亩,由合作社种植优质小麦、大豆等传统农作物。同时,开办“粮食银行”。2017年村集体分红6万多元,成员土地收入同比增加20%以上。
七、置业发展型。一些村利用闲置学校、办公场所、空闲地等投资建设厂房、仓库、公寓、停车场等,完善水电路讯等配套设施后,实行租赁经营。彭集街道赵楼村利用小学旧址建设高标准厂房,设施配套齐全后,租赁给泰安王子纸业制品公司使用,年租金15万元。村集体还可通过提供用工信息适当收取服务费,安置本村5个贫困劳动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