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诌议新时代经济改革若干新举措

2018-01-22时荣康

祖国 2018年23期
关键词:新举措新时代

时荣康

摘要:习大大在十九大的报告言犹在耳,撼动着我们的内心。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将国家大事记于心中,并且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来对时事进行一定程度的解读。经济改革是十九大中相当重要的改革内容,这一改革直接关系到了全国的民生,当然也包括了高中生。所以下面我将通过自身对十九大的部分改革措施的一些了解来展开解读,与同龄人共同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 经济改革 新举措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的民意是这水,而国家的新政策无疑就是这舟,要知道这舟能走多远就得看这舟的方向是否正确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一直在不断地飞升,国民的生活水平也是稳步提高。这样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要竭尽全力维护这个和平稳定富裕的生活状态,但是同时也要未雨绸缪,小心在这繁荣背后的风波。今天在此,希望从我们高中生的自身角度,来讲述对新时代的一些经济改革策略的理解,并和大家共享。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产权和市场配置的关系

经济的政策不可能永远保持不变,需要根据科技和时代的进步而顺时变更。经济的发展最主要的依托就是經济的体制。第一,在经济体制中,市场配置的重要性是从改革开放开始逐步增加的。在逐渐成熟的今天,无疑需要不断地对市场配置关系进行优化,以期将市场控制在我们最初的设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1],我们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要将市场控制在可控范围。第二,产权问题也是经济体制改革中举足轻重的问题。我们要完善产权制度,有效地进行激励。使得价格更加灵活,要素流动更加自由,竞争更加公平。在竞争环境得到优化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产权问题在三中全会中提到,保证公有制财产权的绝对不可侵犯,非公有制也同样。但是,这样的说法使得非公有制产权维护落实不甚到位,对其保护不够有利。所以此次的十九大提出了完善制度,将产权制度从原来的单纯保护,到现如今的产权确定,界定,流转都计入其中。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产权保护使得成年的高中生可以有能力创造自己的产业,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样的产权保护肯定会包括到知识产权,财产权等等,为高中生以及更多的平民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保护了他们的创业能力和信心以及动力。

二、经济改革中国企的改革——顶层设计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实现。故而,需要国家长期的努力和探索,力求将这个国家的重要动力发展得更加好。最初的国企改革是在三中全会之后,将国有的产业发展成以管资本为主,实现经济体制的混合,融合各类资金和股份,使企业的董事机构更加健全。但是国企的改革还在继续,大家还是希望这样的改革可以更快,效果可以更好。在十九大,提出了进一步的国企改革优化,完善各类的资产增值和保值,做优、做大、做强我们的国有资产,使得国有资产的流失得到遏制。深化国企的改革,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混合其它所有制制度,创设世界一流的中国国企。从高中生的认识可以知道,国企的由来已久,其发展也有几十年,在中国的占比也十分庞大。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个体创业此起彼伏,国有企业的占比不断减少,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发现,国企的资产占比始终不容小觑。在中国现有的基础上,国企的改革无疑是十九大着墨最多的一个经济改革方面,当然这就体现了其复杂与困难。在我国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国企也已经不再适应原来的一成不变,而更应该有所取舍,进行优胜劣汰,创造出更加符合国家利益适合国际竞争的国有企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2],搞好每一个企业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减少损失,将百足之虫的尸体解剖,取经验,明得失,优化其发展潜力甚至多企合并,以期达到互利共赢。

三、经济改革中民营企业的改革——激发活力

在解决了最大占比的国有企业之后,我们当然要考虑到民营企业的力量了。民营企业作为后起之秀,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激发市场更广更深的活力,使得中国的经济再上升一个台阶。“毫不动摇”四个字充分地表现了国家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表达了对于民营企业的扶持。在过去的中国,既然和“民”挂上了钩,那么他的发展势必是大受限制的, 真正能够存活下来的民营企业寥寥可数,而当代的中国,虽然民营企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背后的危险。在深化经济改革之前,民企是此起彼伏,很少听说一个民企能够维持十年以上的。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垄断制度,和我国服务业较高的准入门栏。民营企业往往在起步时步履飞快,但是后期的资金和储备不足,供给不给力,往往后继乏力,这就使得其兵败如山倒。据报道,在近年来众筹不断[3],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自主创业人数更是数不胜数。但是最终成功率令人失望。民间的企业资产增长幅度与市场的发展需求十分不符,民企举步维艰。在中国当代的经济体制下,在努力地进行国企改革的形势下,国企必然逐步向上进步,而国进民也进,这是最理想的状态。新时代的改革正是为了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切不可国进民退,亦或是恶性竞争导致双方两败俱伤。从高中哲学辩证的角度来说,民企的发展有利有弊,但是在当代的中国背景下,民企不可或缺,它需要扮演一个强力和国企并肩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中国的经济的和谐与发展。

四、经济改革中消费的巨大力量——以求促供

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存钱,是有备无患,积谷防饥,养儿防老。在这样的观念的支撑下,国民的消费水平可想而知,而消极的消费必然带来的是市场的供过于求。这些浅显的道理都展现在了政治经济的课本上了。从报纸上的数据报道来看,08-13年居民消费比重的增长仅为0.1%,自13年之后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也仅限于1%左右的提升。这一数据可以从我们高中生身上来解析,高中生的生活相对枯燥,消费能力也十分有限,但是电商,以及学校的开放,学生的消费范围也在逐渐扩大,这一现象相信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国家的消费增长。近几年国民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是促进消费增长的另一大动力。居民的收入逐渐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样就给了居民一定的能力来提高自身的消费支出。一旦居民消费支出的占比在国家消费支出占比中得到提升,那么国家的经济就将越来越繁荣。为此,从供给侧改革的方案来说,国家提倡中高端消费,低碳,共享,创新等带来的新的消费增长点 ,这些点能够最大化地产生供给侧——消费侧的新动力。

五、经济改革中的金融体制——宏观调控

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始终要发挥计划手段的优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时刻关注,调查,完善和创新宏观的调控,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国家在经济发展上进行总把关,协调区域、货币、产业、财政等多方面的政策,将国家经济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与之前的政策相对照,此次的改革举措在原有的改革上:价格举措上增加了区域举措,齐头并进,共同调節。高中生也能明显地体会到,近年来的价格战在民间愈演愈烈,国家的宏观价格控制已经再难轻易调控了,故此,针对中国博大的经济区域,以及国家的政治管理体系来加入区域的调控[4],因地制宜,选用相对较吻合国家情况的调控措施。面对如雨后春笋的自主创业以及不断上涨的人民收入,中央还进行了全面透明的预算制度,实行绩效管理。区域改革中还深化了税收制度。从近年来的融资和金融事故来看,国家也加强了这些方面的监管,提出了健全的方案。从民众的角度来说,备受关注的还是这三方面的调控,一是房价的调控,二是跨境电商的调控,三是金融活动的调控。这三方面和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最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六、结语

自新时代以来,国家的经济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个时期我们需要展开新的策略,实施不同的政策和举措, 来保证国民的生活水平能够得到 稳定增长 。另一方面,国家的发展也可以从这样新的政策中慢慢走向新的天地。高中生是国家发展的下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强大的祖国今后的栋梁。我们需要时刻牢记国家的使命,丰富自己,了解时事,树立自我的判断力,创建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韩保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释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01):10-18.

[2]李孟刚,徐英倩.新时代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J].理论探讨,2018,(01):106-112.

[3]本刊编辑中心.探寻——新时代经济改革发展新思路[J].商业文化,2018,(05):61-69.

[4]刘志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时代经济建设的总纲领[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1-6.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猜你喜欢

新举措新时代
追根溯源,探索电压管控新举措
浅谈新形势下的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
邯郸河务局经营改革的初探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