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体学的“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实证研究
2018-01-22王月
王月
摘 要: 本文基于文体学主要根据利奇和肖特提出的文体分析模式,对“高级英语”课程进行基于文体学的教学实证研究。实验证明:因数变量“教学方法”达到了显著水平(.028),说明当排除了“前测成绩”的影响后,“教学方法”对后测成绩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由此可见,基于文体学的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方面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原因在于基于文体学的高级英语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内外相结合,学习与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及思辨能力。
关键词: 文体学 “高级英语”课程 实证研究
一、引言
文体学是一门用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体风格的科学。秦秀白先生认为“文体分析是在语音、书写、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各个层面进行的,其重点是分析具有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的那些语言特征,从那些被‘前景化的语言特征入手,挖掘作者的语言意图和语用效果,以便达到鉴赏的目的”。“高级英语”课程的教材以范文为主,因此适合运用文体分析方法进行授课,运用文体分析方法可以使学生有步骤、分层次地对教材范文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评价。
二、基于文体学的“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利奇和肖特提出了文体分析的三个步骤:首先是描写,主要是发现和描述语篇中具有前景化的语言特征,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篇等各个层次着手;其次是阐释,主要是对那些前景化的语言特征进行统计;最后是评价,主要是对统计后的语言特征进行评述,探讨哪些特征与作者的语言意图有密切关系,哪些特征达到了良好的语言语用效果。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给出了文体分析的清单,清单中包括词汇、语法、修辞和衔接与语境这四大范畴。本文以这些文体分析理论为基础,试图运用基于文体学的教学方法对“高级英语”课程进行教学实证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针对“高级英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范文要求学生依次进行词汇、句法、修辞和语篇四个层次的描写,这一部分要求学生课下完成。在词汇层次,教师要求学生对课文中前景化特征比较明显的重点单词进行标注,如标注出动词还是名词、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正式词语还是非正式词语、专业术语还是日常用语、固定搭配还是灵活运用等。在句法层面,教师同样要求学生在每一句的句末进行标注,如简单句还是复合句、陈述句还是疑问句、主动句还是被动句、完整句还是省略句、倒装句还是正常语序的句子等。在修辞方面,学生需要标出课文中出现的修辞方法。语篇方面,学生需要标记出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方式,以及整篇课文展开方式等。
其次,对于每一篇课文,学生要将这些描述的内容在课下进行统计分析和阐释。例如在词汇层次上,学生需要统计出文中所用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实义动词使用频率的百分比,要统计出褒义词和贬义词使用频率的百分比等,通过统计的这些数据分析课文中使用语言的特点及作者的语用目的等。在句法层次上,学生要统计出课文中简单句和复合句使用频率的百分比、主动句和被动句使用频率的百分比等。在修辞方面,列举课文中出现的修辞方法,并用文中例句加以说明。在语篇方面,学生要统计出句与句之间连接词使用情况及使用频率,段与段之间连接词使用情况及使用频率,并分析出课文段落的展开方式。
最后,对学生总结出来的语言特征进行评述。首先进行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针对自己完成的统计分析进行语言特征的总结,并联系课文主题进行筛选,判断出哪些特征与作者的语用意图有关,哪些与作者的语用意图无关,哪些特征属于前景化特征,哪些不属于前景化特征。在课堂上,学生将自己的描述和阐释结果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对比、完善和修改。其次,教师对学生的最终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并对该层次的语言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图:
图一 基于文体学的“高级英语”教学方法
三、 基于文体学的“高级英语”课程的实验研究
1.实验实施
随机选取某高校英语专业2014级两个班级的学生,一个班级为实验班,实施基于文体学的“高级英语”模式;一个班级为对照班,实施传统教学模式。本学期一共讲授七篇课文,每篇课文计划四讲课完成。实验班分别在四讲课中完成词汇、语法、修辞和语篇的统计与讨论,对照班用四讲课时间分别进行课文背景知识的讲解与讨论,词汇的讲解、课文的串讲、课后习题的处理。经过一个学期教学,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英语水平测试,测试卷采用具有权威性的往届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试卷,两次试卷均由同一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批改。测试完毕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学期末,随机抽取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各5名,关于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对这五名学生进行访谈。
2.实验结果
本研究以前测成绩作为协变量使用了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根据描述统计表可以发现实验班的成绩要比对照班的成绩好,但是标准差很接近(实验班=5.29,对照班=5.52)。根据方差齐性检验,F值为3.067,概率值为.085(大于.05),说明实验班和对照班之间的方差基本相同。这一结果满足了参数检验的另一个条件,后面的协方差分析结果是有效的。根据协方差分析结果,协变量“前侧成绩”的概率值为.000,说明“前侧成绩”能显著预测“后测成绩”,也就是说,它对后测成绩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耷2□为.695,意为“前测成绩”可以解释“后测成绩”69.5%的方差。因数变量“教学方法”达到了显著水平(.028),说明当排除了“前测成绩”的影响后,“教学方法”对后测成绩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耷2□为.081,意为“教学方法”可以解释“后测成绩”8.1%的方差。由此可见,基于文体学教学方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面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访谈学生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对文体学模式的高级英语教学还是给予肯定的,虽然他们认为在开始的时候会遇到“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标记”、“标记出来不知如何统计”等问题。但是在分析了幾篇课文之后,他们认为“逐渐适应了这种教学方法”、“基于自己统计出来的数据中发现一些规律,感到很有成就感”等。对于这种模式,他们感到在学习中“开始重视词汇使用的具体场合”、“认识到英语句子在段落中的安排”、“修辞方法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等。
3.实验分析
基于以上实验研究,发现用文体学进行课文类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有自身的优势:
首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一般传统教学主要将教学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中,可是对于高等教育,学生课下时间要比课上时间多得多,因此,如何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下时间学习是高校教育应该思考的问题。基于文体学的“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进行自我研究学习,而课上时间主要是和同学及老师分享、讨论自己的学习成果。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曾经说过,课堂上应该解决学生课下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该模式将学生的课下时间和课上时间充分结合起来,有利于课下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
其次,学习与研究相结合。“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不同于低年级《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已经具有一定听说读写译的英语技能和英语知识,学生比较欠缺的是研究能力。因此,该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研究中进行学习。例如:学生对课文中所用词汇进行描写、阐释和评价,亲身实践对这些词汇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从而可以更加充分地掌握这些词汇的意义、特征和用法。传统教学法,教师是词汇的讲授者,学生成为词汇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结果是学生肤浅地掌握了词汇的意义,不能深入地掌握词汇的特征和用法,如词汇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使用等。因此,该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将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逐渐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
再次,以学生为中心。文体学分析模式立足于英语课堂上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学者们日益感觉到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师讲解得再好,不如学生学得好。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和主导,学生只是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知识,虽然老师会叫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旁观者。久而久之,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动机,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在文体学分析模式的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和主导。首先,每个学生课下对课文中的字、词和句子进行描述和阐释,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会主动试图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题,如和同学讨论,查找工具书等;其次,学生带着研究结果来到课堂,通过和同学相互分享研究结果,和老师探讨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学生在课下对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和完善,准备上交书面材料。整个过程下来,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最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在传统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一般十分重视学生听、说、读、写和译语言技能的掌握,一些学者认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患有“思辨缺席症”。思辨能力或称评判性思维能力,指个人为了决定某物的真实价值,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黄源深教授认为:“思辨的缺席直接影响人的创造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人的素质。”许多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停留在表层的一些语言微技能训练上,缺乏深层次的学习。基于文体学模式的高级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对课文从词汇、语法、修辞和语篇四个方面进行描述、阐释和评价,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训练学生思辨能力的过程,学生需要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发现规律、归纳整理及清晰阐释等,在处理第一篇课文时,学生会碰到很大困难,但是经过反复训练,学生在处理最后一篇课文时变得游刃有余,思辨能力逐步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结语
基于文体学的高级英语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内外相结合,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及思辨能力。经过实验研究,基于文体学的高級英语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英语教学方法达到了较好的效果。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专家学者们不断探索英语教学有效方法,而对于英语范文类课程,基于文体学的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1-16.
[2]刘世生,朱瑞青.文体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Paul R. & Elder L.. Critical Thinking: Learn the Tools the Best Thinkers Use[M]. 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2006.
[4]秦秀白.导读[A].Laura Wright,Jonathan Hope. Stylistics: A Practical Coursebook[C].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