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创新
2018-01-22孙文兴
孙文兴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创新是影响高职院校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人们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关注越来越高。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尽快探寻出一条新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路径,对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有着重大的影响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以期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路径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管理 创新路径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教育形势发展所需,寻找一条新型的教学管理路径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这充分说明了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然而,教学管理工作作为高职院校中最重要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同时是一个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摆脱传统教学管理理念的束缚,探索新的高职院校管理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同时对培养现代化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结合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现状,对影响高职教学管理体制的因素进行多方面分析,尽快探寻出新的管理路径,将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
1.高职院校进行教学管理优化的必要性
1.1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在招生方面及学校建设方面都在不断扩大,教育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使高校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对高校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改革创新的要求[1]。不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建立起不同的教学管理制度;面对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要建立起科学、規范的管理机制。另外,高职院校还要增加相应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教学管理的优化、创新建设。
1.2是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
从高职院校的当前情况来看,人们的思想普遍还是处于落后状态,不能立即接受新鲜事物,不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还是以原来的经验进行教条化教育,这极大地阻碍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另外,部分高职院校就职员工缺少竞争意识,认为在高校任职就等于抱着铁饭碗,不会失业,因此造成内部员工自我危机意识感薄弱,综合素质水平落后,员工的教学思想与未来管理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
1.3是改革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要求
教学质量管理评价系统的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在高校院校教学管理中应用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大部分采用的是单一化、固定化的体系,很难达到教学活动中复杂多样的要求,如:对充满特色的教学活动仍然采用旧的评价体系[2]。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要创新教学管理路径,使其满足不同课程的评价要求,更加准确地反映和提高教学质量。
2.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1不重视教育管理体制中资源重组工作
良好的教育资源是保证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也要适时改革,如摒弃旧资源,淘汰过时设备,引进新型人才等。然而,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高职院校进行大量的资本投入,由于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欠佳,资金、人员往往不能达到标准,这就使得教育资源无法有效及时重组,长此以来,导致恶性循环。因此,我们要真正意识到高职院校教育资源重组问题的重要性,将教育资源重组真正落实到实践管理中,促进高职院校管理体制的创新。
2.2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是高水平、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汇集之地,也担任着为国家培养这些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进行专业选择和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都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制定。但是,目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仍然存在狭隘性,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形势下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定方面进行变革,不能再只是依靠传统的授课形式,要提供使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更加突出的措施。
2.3欠缺实践管理课程
任何理论知识的学习创新都是为了使其更好地应用到实践活动当中,为生活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在高职院校日常管理工作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化授课,更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督引导,使他们将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将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当中。因为只有在实践活动中遇到问题了,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知识的重要,同时展现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今后步入社会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然而,一些实习基地的环境较差、资金较少、设备陈旧,无法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帮助,阻碍了学生的实习发展,不仅给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困难,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
3.高职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路径
3.1创新高职教学管理方式
在高职院校中,教学管理方式的创新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是实现教学质量和管理功效的双赢。为了加快探索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步伐,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起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管理体制,设立分级管理的模式,重组教学资源,推进建设以系部为主,院系辅助管理的协调管理模式。转变传统理念,引进新的教学管理方式,使教学管理体制逐步实现由传统封闭到开放自由[3]。同时,要明确学院和各部系的职责,明确责任范围,管理权限分工,各系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管理体制,推动院系同步建设的管理运行体制。另外,还应以系部为主导,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使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实现从根本抓起。教学管理模式要从传统单一化向新型多样化转型,有意识地调动各个系部教师参与教学管理活动,鼓励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建议,积极调动教师参与的主动性,促进教学管理向着更加科学化、主动化的方向发展,尽快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
3.2完善学分制度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高职院校可以制定相关创新措施,如可以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可以选择校外的课程进修,学校与学校之间预先进行沟通,制定出统一的政策,互相认可学生的成绩,最终给予相应的学分。这种跨地域甚至跨国家的选课模式无疑是新型教学管理模式的开启,它必然会受到世界各国高校的积极响应,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这种教学管理体制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不同的教学风格,接触到不同的教学理念,而且可以学习到不同的科学文化知识,领略到多种文化内涵,更可以极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另外,如果是国际跨校选课,那么不但达到了学生的出国要求,对两国的科学建设、文化建设、交流合作等也有巨大的帮助,而且对推进两国友谊和和平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3增加社会实践课时学分比例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适当减少学校的理论课,多增加一些社会实践课,使学生們将学到的知识有效应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对社会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增加社会实践学分比例。如鼓励学生以实习的方式投入到企业、事业、民营团体等单位进行实践活动,提前了解社会需求,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先进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
3.4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的管理一直都是以“育人为本”为最终目标。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学管理中,教师要与学生融为一片,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作风,对有偏激思想及不当行为的学生,及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纠正,从源头上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定位式的跟踪,引导学生积极加入良好思想道德建设的队伍[4]。另外,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要本着培养“未来型人才”的目标,定期举办各种心理健康讲座或者成立校内心理健康室等,加强对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引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3.5增加学习年限
高职院校可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学习年限,划分出不同的学习阶段,让学生们可以工作、学习两不误。这种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思想压力,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打工赚取学费,减轻家里负担。同时,这种举措使得学生更早迈进了社会,领略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努力学习。
结语
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系是一个功能多、构成要素复杂的综合管理体系,它的管理成败决定着高职院校能否长久持续地发展,并且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管理体制,努力培养高科技、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傅晓亮.高职教学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05):29-31.
[2]陈刚,钱中平.基于创新视角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9):28-30.
[3]郭邦顺,巫海波.高职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创新路径[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09):67-68.
[4]张云萍.研究高职教学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J].品牌,2015(0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