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
2018-01-22张丽艳
张丽艳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育的青春期,几乎每个学生都会遭遇成长的烦恼。这一时期的学生普遍存在着青春期特有的心理问题,跟不上学习进度的问题,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普遍存在着留守儿童的问题,这加剧了初中班主任管理的难度。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在正视当前班级管理问题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优化和改进初中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管理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遭遇成长的烦恼。初中班主任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如何有效解决学生在成长遇到的问题,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一大难题。在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地区的特点,综合新课改背景下对班级管理工作的要求,不断革新班级管理理念,持续推进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那么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笔者结合自身管理经验,谈谈如何优化初中班级管理工作:
一、革新管理理念,夯实班级管理基础
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经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刻意地营造权威,以高压的态势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以班主任为班级管理的“指挥棒”,导致学生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班级管理是僵硬的、无效的,甚至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农村初中班主任要能够结合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结合学困生、留守儿童等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夯实班级管理基础。
例如,有的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讲,或是在桌子上睡大觉,或是交头接耳影响其他学生,班主任在了解到学生这一状况后,不必急于动怒,不必动辄以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责难和惩处,而应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态度与之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这部分学生厌学的深层次原因。结合学生存在的不同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激发参与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重新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状态中来。农村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既要能够嚴肃纪律,也要能够掌握好班级管理与学生管理的尺度,在维护教育教学正常开展的同时,夯实班级管理的基础。
二、开展情感教育,搭建师生信任纽带
在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的工作中,不论是存在何种类型问题的学生,都需要班主任结合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组织开展情感教育,以沟通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保护,结合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关爱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情感和心灵上的沟通。多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班级内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以沟通代替惩罚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初中班主任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时刻关注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搭建师生相互信任的纽带。
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对老年人的帮扶活动,深入到孤寡老人的家中,帮助老人分担家务,打扫院落。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给予老年人心灵上的慰藉和温暖。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让学生听一听爷爷奶奶的故事和对生活的感悟,给学生以启示。班主任及时引导学生对当日的活动进行总结,让学生以书面或口语的形式对活动进行总结,使学生能够更加懂得珍惜与长辈相处的时光,学会将长辈的人生智慧化作自己人生路上的阶梯,通过情感间的交流,搭建师生之间信任的纽带。
三、实施开放管理,强化学生管理能力
农村初中的班级管理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内在精神,打造开放式的课堂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凸显初中阶段学生头脑灵活,表现欲强的特点,增强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班主任要懂得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对话,学习和吸收先进的管理方法,创新班级管理方式,以开放的管理方式使学生融入到班级管理的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变班主任任命班委为学生竞选班委,提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变班主任管理为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自主性。创设开放性的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强化学生的管理能力。
例如,以学期为单位在班内组织班委竞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班委的存在不再是学生心目中的对立形象,班主任对班委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逐步形成班级自治。创建开放性的班级管理制度,吸引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班级建设中,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开展,需要班主任能够在深刻理解新课改内在精神的基础上,革新自身的管理理念,与学生开展平等对话,夯实班级管理的基础。结合学生存在问题的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与学生建立稳定的信任纽带。实施开放性的班级管理,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师生共同努力创建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的新面貌。
参考文献:
[1]莫作邱. 浅析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J].知识文库,2016,07:137.
[2]吴国刚. 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02: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