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
2018-01-22施雪慧
施雪慧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已经初显成效。但由于应试教育影响严重,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始终达不到理想效果。基于此,首先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而后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望为后续教育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改进措施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启蒙的重要阶段,而数学作为一门启蒙性较强的学科,必须要受到教师重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当前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而更好地帮助其实现思维拓展,为其后续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但是,现阶段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育教学需求,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以新课标为基础,制订出真正适用的教学模式。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教师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在任职后就很少进行自我提升,除了对自己所代学科教材进行学习外,老师很少翻阅其他学科教材。长此以往,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一味地“吃老本”,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学方式还是整体教育理念都较为落后,进而使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效果较差、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现在不仅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时代,不管是何种职业都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如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能进行实时完善、实时学习,很难符合当前新课改的素质教育要求,更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势必会对小学数学课堂造成极大负面影响,限制学生数学思维、拓展思维的形成,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形成无任何益处。
2.情境教学流于形式
情境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此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活跃当前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还可将课堂中的抽象知识真实化、生动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前课堂教学内容。但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不能理解“情境教学”的真正意义,他们在教学中只是模仿了情境教学模式,但是根本不知道本节教学目标是什么,只是简单地为了应用情境教学而创设情境,完全体会不到情境教学的实际意义,进而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形成了一定阻碍。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改进措施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对于小学数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要想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充实自身、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强化自身专业知识,了解当前教学模式核心,进而更好地满足新课改的实际需求。因此,在我看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自身教学观念,明确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选用活泼、新型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真正走入课堂教学,实現自主能动性最大化。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选用多种方式充实自身专业知识,可以走进一些教学效果较好的学校进行学习观察,了解他们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完善自身教学模式,进而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提升课堂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才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当前课堂活跃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欲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必须要以教学内容需求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其创设教学情境,进而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2]。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初期为学生介绍长方形、正方形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利用身边的道具进行动手实践,拼凑出主要图形,为其后续的几何知识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新课开始,学生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的概念有了基本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长方形和正方形导入情境:“糊涂虫在出去玩时,不小心带走了菜田的一条边(此时利用多媒体挪走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一边),那你们看这还是一个完整的图形吗?”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会立即回答“不是”。有了此种认识基础,教师可以再给学生放出日常生活中多个常见的长方形、正方形,让学生进行回答。在学生情绪高涨后,可以引入本节教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此时学生课堂专注力较高,因此,课堂教学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期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不断完善自身教学内容,提升个人专业素养。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当前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自身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玉星.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J].学周刊,2018(12):44-45.
[2]孙立梅.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7):88.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