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目的论视角看《夏洛的网》汉译本

2018-01-22周超男项霞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儿童文学

周超男 项霞

摘 要: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儿童文学目标读者的特殊性,从词汇、句式和文化这三个层面对《夏洛的网》任溶溶译本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探讨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如何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和技巧,再现原文语言风格,更好地为儿童读者服务。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 儿童文学 《夏洛的网》 任溶溶

一、引言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要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儿童文学具有特殊性。Peter Hunt认为对于一些人来说,儿童文学可能是矛盾的,它体现了文学性的价值和品质,自然无法通过有限经验、知识、技巧设计的书籍或读者的作品来进行维持(Hunt、Peter,2005)。黄云生在《儿童文学教程》中提到儿童文学作为一种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必须适合儿童且具有艺术特征(黄云生,1996)。陈伯吹在《儿童文学简论》中认为儿童文学可以被定义为适合儿童教育的文学作品。(陈伯吹,1982)

由于儿童文学翻译的目标读者是儿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语言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近年来,不少译者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研究,旨在从中获取特定的儿童文学翻译技巧。但是这些研究所得的成果只是儿童文学翻译领域的冰上一角,学者们仍然需要不断进行探究。儿童文学译者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特殊性,结合儿童的认知能力,通过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原著的内容展现在世人面前。

本文通过目的论这一指导理论,从词汇、句式和文化这三个层面对《夏洛的网》任溶溶译本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其各自的翻译特色与使用的翻译策略,对探讨如何更好地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目的论

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由两名德国功能派学者共同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是目的决定手段。目的论有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三大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是最为重要的原则。“目的原则”要求译者充分考虑译文的目的和功能从而采取相对应的翻译策略。“连贯原则”是指译文的可读性,包括表达连续完整,陈述内容一致等。而译文和原文之间的语义连贯则被称为“忠实原则”。而翻译三大目的分别为在翻译过程中的目的,在目标语环境中达到交际目的以及使用特定翻译策略的目的(陈月梅,2015)。诺德曾说翻译的最高规则都是“目的准则”(张美芳,王克非,2005)。目的论将目光转移到了译者以及目标读者身上,赋予了翻译更大的实用意义和指导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用目的论进行儿童文学翻译的学者并不多,所以该理论在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三、《夏洛的网》译本分析

《夏洛的网》是由美国著名作家E·B·怀特写的一部关于友情的童话,曾在美国儿童文学史上掀起一阵热潮,其内容具有非常深远的启迪作用。在一个农场仓房里,聪明的蜘蛛夏洛编织出“王牌猪”“了不起”“谦卑”等字,帮助小猪威尔伯在比赛中一举成名,成功地使威尔伯脱离被杀的险境。

先前已有许多学者对任溶溶的《夏洛的网》译本进行研究。例如:王珊珊认为任溶溶在翻译过程中注重童趣、口语化以及创造,使得译本在语义和文化上达到功能对等,让儿童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够产生相似的感受(王珊珊,2008)。郄翠从词汇、结构、语义和语体四方面系统的探讨任溶溶的翻译策略,通过简洁生动用词,化长句为短句,并以加理解注释的方式,使得语言童趣十足(郄翠,2009)。邹艳萍则根据目的论原则,结合儿童文学特点,对隐喻的翻译进行语义和修辞方面的分析,从中得出儿童文学中隐喻翻译的技巧和策略。(邹艳萍,2013)

任溶溶本着为儿童服务的目的,充分考虑儿童的特殊性,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风格以及儿童的趣味性。下面作者选取了任溶溶译本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从词汇、句式以及文化三大层面对其翻译技巧和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一)词汇层面

儿童文学中的趣味性主要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要使译本更具童趣,必须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吴艳晖,2007)。作者借鉴目的原则,分析任溶溶译作《夏洛的网》,发现任溶溶在词汇层面考虑到儿童文学和儿童读者的特殊性,灵活地采用儿童习惯用语,包括口语词、拟声词、叠词、重复词、儿化音和语气词,用词简洁,生动形象。而拟声词、重复词和叠词等具有较强的节奏感,能够让儿童读者在接受旋律和节奏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文章,产生更大的阅读兴趣。

1.运用口语化词

口语化词能使文章看起来更浅显易懂,贴近生活。

(1)When Mr.Arable returned to the house half an hour later,he carried a carton under his arm. (Charlottes Web)

半小時后,阿拉布尔先生回家来,胳肢窝里真夹着一个纸箱。(《夏洛的网》)

(2)Fern broke down and wept.But her father was firm about it.(Charlottes Web)

弗恩听了忍不住大哭起来,可她爸爸对这件事铁了心。(《夏洛的网》)

分析:任溶溶将源文本中的“arm”译成“胳肢窝”“firm”译成“铁了心”,用在生活和交流中使用的通俗的语言,使文章更加浅显易懂,让儿童读者体会到亲切感。

2.运用叠词、重复词和拟声词

叠词和重复词读起来都很有节奏感,具有韵律美。而拟声词能更生动形象地对事物进行描写,将文字动态化,渲染气氛,从而给目标读者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感受。

(3)Rain spattered against Mrs.Zuckermans kitchen windows and came gushing out of the downspouts.(Charlottes Web)

雨水噼噼啪啪地打在朱克曼太太的厨房床上,咕咚咕咚地涌出水管。(《夏洛的网》)

分析:任溶溶通过“噼噼啪啪”“咕咚咕咚”这两个词将雨水的声音描写的栩栩如生,给儿童读者一种动态的听觉感受。同时这两个词读起来朗朗上口,给句子增添了韵律美和音乐美。

(4)The slops ran creamily down around the pigs eyes and ears. Wilbur grunted.He gulped and sucked,and sucked and gulped,making swishing and swooshing noises,anxious to get everything at once.(Charlottes Web)

泔脚黏糊糊得泼在小猪的眼里甚至耳朵上。威尔伯呕呕地叫。它大口大口地吃,大口大口的喝,大口大口地吃,大口大口地喝,发出稀里哗啦、呼噜哗啦的声音,急着要一口氣吃个精光。(《夏洛的网》)

分析:文中描述了威尔伯进食时的动态画面。任溶溶通过“呕欧”“稀里哗啦”“呼噜哗啦”这些拟声词,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威尔伯吃东西时的可爱模样。同时“大口大口”重复使用,展现出威尔伯吃东西时那种急切的心情。而“黏糊糊”这一叠词的使用又给整个句子增添了几分亲切感和喜爱感。

3.运用儿化音

儿话音通常带有喜爱、亲切和轻松的感情色彩,同时也用来表示“少”“小”“轻”等状态和性质。该书的目标群体为儿童读者,儿化音能为之增添几分童趣。

(5)“Well,”said Wilbur,“it means to have fun,to frolic,to run and skip and make merry.” (Charlottes Web)

“玩嘛,”威尔伯说,“它的意思是游戏、耍、又跑又跳、取乐儿。”(《夏洛的网》)

分析:任溶溶将“make merry”译成“取乐儿”,选用了儿化音,使语言更口语化,更贴近生活,能够让儿童读者感觉到亲切感和轻松感,更富有童趣。

4.运用语气词

语气词能够明显增加原句的感情色彩,普遍存在于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之中。语气词无论是在书面语还是在口语对话当中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儿童文学翻译中,考虑到目标读者的特殊性,大量使用语气词能够让儿童更好地融入到语境当中,有更强烈的情绪感受。

(6)“I never do those things if I can avoid them,”replied the rat, sourly.“I prefer to spend my time eating,gnawing,spying,and hiding.I am a glutton but not to a merry-maker.Right now I am on my way to your trough to eat it yourself.”(Charlottes Web)

“只要能避免,这种事我从来不干,”老鼠尖刻地回答说,“我情愿把时间花在吃啊、啃啊、窥探啊、躲藏啊这些上头。我是个大食鬼而不是个寻欢作乐者。这会儿我正要上你的食槽去吃你的皂苷,既然你自己不想吃。”(《夏洛的网》)

分析:语气词“啊”常常会用于感叹句和祈使句末尾,表示强烈的情感,而任溶溶通过“啊”将一连串的动词连在一起,这里的“啊”起到了列举的功能,同时让这些“吃、啃、窥探、躲藏”原本看似普通的动词看上去更有意思,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小老鼠的可爱模样,能够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

(二)句式层面

在句式层面上,任溶溶考虑到儿童视野范围小,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目十行一气呵成,过于冗长的复杂句会使儿童读者失去阅读兴趣。作者借鉴连贯原则,发现任溶溶在翻译过程中化长句为短句,变复杂句为简单句,将简洁明了的句式结构呈现在儿童读者面前,力求通俗易懂。

(7)So while the children swam and played and splashed water at each other,Wilbur amused himself in the mud along the edge of the brook,where it was warm and moist and delightfully sticky and oozy.(Charlottes Web)

因此,当两个孩子游泳、玩耍、用水你泼我我泼你时,威尔伯就待在河边的烂泥里自得其乐,烂泥暖和,湿哒哒的,黏黏糊糊,舒服极了。(《夏洛的网》)

分析:任溶溶将结构复杂的长句子切分成多个简单的短语,将句式进行简单化处理,巧妙地把“warm and moist and delightfully sticky and oozy”这几个词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儿童读者的面前,这几个形容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你泼我我泼你”这十分口语化的词将两个孩子戏水玩耍的场合描绘的淋漓尽致。而“湿哒哒”“黏黏糊糊”这些词则细腻地描写出了威尔伯在泥潭里面自娱自乐的样子,给人一种可爱亲切的感觉。

(三)文化层面

在文化层面上,任溶溶考虑到儿童正处于学习母语的关键阶段,对于文化知识的理解能力尚浅。所以他在翻译过程中尽力理解源语言的文化背景,运用归化、异化以及注释,巧妙地处理译文,使儿童读者不失兴趣。

1.运用归化

归化主要采用本土化的语言,通过译者以及儿童读者的习惯用语来传达原著的内涵,这样做有助于读者对原著的理解。

(8)“Hes yours,”said Mr.Arable.“Saved from an untimely death.And may the good Lord forgive me for this foolishness.”(Charlottes Web)

“它是你的了”,阿拉布尔先生说,“你让它免于生下来就死。愿老天爷原谅我做了这傻事。”(《夏洛的网》)

分析:在西方文化中,“good Lord”是“上帝”的意思,而根据汉语的用语习惯,意思为“老天爷”。由于儿童缺乏文化认知并且他们的言语能力也不成熟,任溶溶根据目的论原则采用了归化法,将“good Lord”译成“老天爷”,是地道的本国语言,也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词语,便于儿童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2.运用异化

笔者借鉴忠实原则,发现任溶溶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异化主要要求译者用原著的习惯用语进行翻译,希望读者能向原作者靠拢。由于各国具有其独特的语言文化特点,所以译者在翻译原著时要保存代表民族文化特点的词。这样做有助于目的语读者了解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扩充外来文化知识。

(9)“I promise.I cross my heart.”(Charlottes Web)

“我保证,我在心口画十字。”(《夏洛的网》)

分析:“cross my heart”表面上指单纯的画十字动作,但是其深层意思代表了基督教文化。任溶溶通过直译的策略,尽可能地保留原文中的文化信息。笔者认为如果能在这里加以注释,会更有利于读者理解。由于儿童读者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不足,适当地降低信息在认知层面上的难度是十分必要的。

3.运用注释

在儿童文学翻译中,有时源文本和译本在表达上存在差异,一些词语如果只是将其名词翻译出来,会让读者产生疑问,这时若加以清晰的注释,读者便能迅速理解原文。

(10)And now,Fern,its time to get ready for Sunday School.(Charlottes Web)

不过现在,弗恩,该上主日学校去了。

注释:主日学校是星期日对儿童进行宗教教育的学校,大多附设在教堂里。(《夏洛的网》)

(11)Did you ever hear of the Queensborough Bridge?”

你听说过昆斯伯罗大桥吗?

注释:昆斯伯罗大桥,在纽约皇后区,是曼哈顿中城跨东河连接皇后区的干桥。(《夏洛的网》)

分析:任溶溶对“主日学校”以及“昆斯伯罗大桥”后面加上了注释,既能保证儿童读者准确地领悟到原文所要传达的意思,降低儿童认知层面上的难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儿童对异国文化的知识储备。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译者必须深刻认知儿童文学作品的读者是儿童,在翻譯时尽量使用简单风趣、通俗易懂的语言。儿童文学翻译者可以将复杂的语言简单化,把繁杂的长句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短句,加以大量的拟声词、叠词和儿化语等,使整体语言看上去更简洁生动、富有童趣,听上去更有韵律美和音乐美。同时,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在翻译时要本着“目的原则”,对那些难以理解的文化负载词加以注释和插图处理,从而更好地引起儿童读者的阅读兴趣,扩展其文化知识储备。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课题[项目编号:Y201326932]、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YGH016]、宁波大学科研基金(学科)[项目编号:JDW151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Hunt,Peter.Understanding Childrens Literature[M].

London:Routledge,2005.

[2]E·B·怀特.夏洛的网[M].任溶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3]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

[4]陈月梅.目的论视角下儿童文学翻译的言说类动词汉译——以任

溶溶的《夏洛的网》中译文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5]黄云生.儿童文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

[6]诺德.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述[M].张美芳,王克非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7]郄翠.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策略——以《夏洛的

网》汉译本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3):252.

[8]王珊珊.任溶溶儿童文学翻译思想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08.

[9]吴艳晖.浅谈儿童文学翻译的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10):53-55.

[10]邹艳萍.目的论视角下的任溶溶儿童文学隐喻翻译策略研

究——以《夏洛的网》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周超男 项霞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15212)

猜你喜欢

翻译目的论儿童文学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
刊首语
从目的论看戏剧《理想丈夫》的三个译本
从翻译目的论浅谈《黄土大塬》字幕翻译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下的文学翻译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
瞩望儿童文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