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因论的英汉网络语言特点分析
2018-01-22于洋王馨
于洋+王馨
【摘要】本文对网络语言的兴起、传播以及模因论的概念、实质与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将强势模因与弱势模因进行了对比,对模因论背景下英汉网络语言的使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旨在研究如何以模因论为视角使英汉网络语言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关键词】模因论 网络语言 强势模因 弱势模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044-02
一、模因论概述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提出的新理论,是语用学领域中一个新兴并充满生机的学科。模因作为文化的信息单位,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提供给了人们一个了解世界和生活的更具根源性的解释。模因以模仿为基础,是文化信息传播的基本单位,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人类语言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作为模因的一种,语言模因是语言的信息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复制传播,从而使语言得到丰富和进化。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变异与模因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就如病毒那样被复制传播,像基因那样得以继承和变异。
二、网络语言的模因分析
网络是信息传播的媒介,网络语言与模因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网络语言传播的目的是通过社会不同群体的传播,让其受众获取信息,并在传播过程中广泛流传,不断发展。而网络语言的社会化旨在使其得到广泛流传,这是模因作用所导致的。模因是一种可传染的信息模式,它可以感染人类的大脑,模因也是一种认知或行为模式,由一个人传输到另一个人,由一个宿主传递到另一个宿主。
什么樣的语言模因才称得上成功的网络语言?英国著名科学家Dawkins认为可以通过三个指标来衡量:保真度、多产性和长久性。这三个方面的表现值均比较高的模因才有可能是成功的。有效地模因应该是那些能够引起高度重视而又被长期保存于记忆的模因。有很多模因之所以能够被广泛流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易于被记忆。汉语中的成语、俗语、名言、经典的电影台词、谐音词汇等内容丰富,语言精练,容易被宿主所认同和接受,引起同化反应。例如,网民们通常用“青蛙”指代长相不佳的男网民,用“555”表示彻底沮丧或伤心等等。这些来源于文化生活的模因被人们所熟悉,它们本身所蕴涵的意义在网络交流的语境中得以激活,人们往往将它们与某些特定的网络符号联系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使理解和记忆这些特定的网络语言变得更加容易,从而强化了网络语言的复制力和传播力,有利于增强其长久性。就英文网络语言来说,表示“网络的”的前缀cyber,通过模仿衍生出了诸如cyberculture(电脑文化)、cybershop(网上商店)、cybercrime(网上犯罪)、cyberfiction(网络小说)等新模因。cyber这一简单的模因利用诸多模因复合体被广泛复制传播,提高了多产性,同时由于cyber具有继续衍生新词的能力,它的长久性和保真度也提高了。
三、强势模因与弱势模因
当某些信息由于其传播能力更易于被人们所记忆和传递,且得到广泛应用、在交际中发挥积极作用时,这些模因就变得强大,并不断复制和传播,成为“强势模因”;反之,就是“弱势模因”,得不到复制与传播。
社会是由语言群体构成的,新创造和传播的网络词语一旦得到网民们的一致认可,被普遍接受,这个词语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从而由此类推、仿制出更多的相关词语。那么,这个词语就是成功的语言模因。即语言信息或语意要素具有越普遍的认同性,就越有可能成为强势模因。具备语言模因的四种特征,即实用性、合理性、时尚性、权威性或其中之一的模因,就可成为“强势模因”。网络语言几乎涵盖了语言模因的这几种特征,进而成为强势的模因,并不断地进行复制和传播。网络语言中的同一词语的意义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法。
四、结束语
模因论为网络语言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应用工具,具有强势模因的网络语言的传播能力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也更易于被人们接受,更便于传给他人。模因论为语言的演变提供了信息复制的观点。在模因的作用下,新词语得以复制,创造新词语的创意也同样得到复制。可以说,模因是以模仿为基础,模仿产生变异,变异促进创新。网络语言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只有如此,那些反应社会重大事件、表达公共情感的新的强势模因才会不断出现。
参考文献:
[1]曹进.网络语言传播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64-66.
[2]韩雪.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语言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 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