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研究

2018-01-22陶燕燕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

陶燕燕

【摘 要】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心理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在教育活动中塑造小学生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意义出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原则及小学生心理特点,最后对于怎么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应试教育已不再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素质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素质全面人才必不可少的教育之一。在小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运用有效手段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创新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当前小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做了探讨。

一、转变教育理念

关于我国应试教育的批判已经持续多年,教育部也积极进行教育改革,但多年下来,从形式上看只是换汤不换药,从效果上,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愈加愈重,没有减压,反而加压。因此,班主任要想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好的实施心理教育,首先就应始终的秉持着“素质先行”、“以生为本”的理念与原则,从而有效的增强心理教育的实效性以及针对性。班主任在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以减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建立一定的感情基础,这样便于教师将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心理教育更好的结合,以真正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处于学习知识与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形成心理素质与道德品质的关键性时期。在这一期间的学生具有着较为明显的心理特征,那就是既矛盾又简单。想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先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围绕目标展开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具体策略,所有教育工作围绕该目标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学生前进的路上如同智能导航,为学生照亮前方道路,防止学生偏离正确的航道。教师要使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增强调控情绪、适应环境的能力,能积极面对各种问题,能应对挫折,形成良好的习惯、健康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对少数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困境,健康成长。

三、营造良好课堂环境

随着人们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程度加深,心理健康教育课也逐渐进入学生的视野。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不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还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保障。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因此要想实现高效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营造和谐的班集体气氛,实现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为缓解学生由于紧张的学习而出现焦躁和紧张的不良情绪、心境,班主任可通过文体活动,组织学生观赏影片、举办歌手比赛与开展辩论会,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思想得到认同,心灵得到沟通,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规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得懂、学得好,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勇气和信心,而且培养了學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教师也要梳理良好课堂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要立人,先正己。小学生年龄尚小,他们缺乏生活经验,没有形成完整的判断能力,他们大多数是靠学习模仿来完成自己的思维、理念、意识的构建,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通过身教来代替言传,直接引导学生正确的处事行为。

四、开展丰富实践活动

课外活动在学生的童年时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还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大部分的孩子童心未泯。班主任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光是嘴上说说、心里想想,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必须进行实践,只是纸上谈兵取得效果不佳。班主任每周选取时间,定期举行心理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让学生自己探求心理知识,通过实践也能检测学生已有的心理知识经验。例如,教师在课下或者休闲之余可以安排一些时间让小学生参加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辩论赛,通过辩论赛的形式,小学生会在课下搜集相关心理方面的资料,从而做足这方面的功课。真正到辩论赛的时候,小学生也会根据自己对心理的看法做出一些相关的肯定与否定,这种形式能够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效率,从而让每一位参加辩论的小学生和听赛的小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吸收很多有用的心理学知识。如果学校条件允许,班主任可带领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阅历,通过真正的社会参与去收获知识、检验知识,获取真正适合自己的知识。

五、家校合作

学校、家庭、社会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小学生在思想行为上的引导者,因此,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家长至关重要。家长应该多抽时间与孩子相处、沟通,让孩子感受爱与尊重,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样家庭中的孩子与人沟通能力也就更强。

结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立德树人”已成为小学生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教师一定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因为小学生在很多时候正处在心理的探索阶段,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也在所难免,作为小学生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来说,只要重视小学生的成长与学习过程,保证小学生定期进行心理测试,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以及多参加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就能够让小学生保持快乐的心情,从而保证小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岳雪莲.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上,2015(9):25-26.

[2]沈丽军.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1).

[3]符月梅.新常态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优化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3):46-47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