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8-01-22倪宗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建设思考校园文化职业院校

倪宗铉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院的灵魂,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学院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师生综合素质,提升学院办学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职业院校 校园文化 建设思考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精神在学院的反映,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院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院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院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内在需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校园文化在培养和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所特有的教育引导功能、知识传播功能、娱乐身心功能、实践锻炼功能等更加顯示出他特有的重要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院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反映了学院教育的价值观。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以校园为空间,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建并共享的,是一种亚文化系统。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而且可以使校园生活得到丰富,使师生的精神得以振奋和升华;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较好地调节和激励师生的思想行为,培养和激发师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师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保持学院的长期稳定。因此,校园文化在学院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三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为学院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一)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一种外显现文化。

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记,是其表层文化,它包括校园环境布局、建筑雕塑风格、图书资料、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教学设施、文化设施和文化网格等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反映出学院的办学水平,是校园文化立足的基础。

(二)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内隐型文化。

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可以由校园的学风、教风、班风和校风加以体现,是师生共享的价值观、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文化传统、精神风貌、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的文化意识。它是校园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三)制度文化是一切校园文化活动的准则。

它包括校园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以及相应地体现于人际关系中主体的生活、行为、消费方式等。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学院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先用制度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制度文化把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并转化为道德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校园文化的特征

校园文化的特征是校园文化的一切本质属性的总和。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社会文化在校园内都有所反映,校园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开放性

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但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系统。它必须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并接受社会的检验。同时,它还受到社会、经济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学院应在开放中吸收对校园文化发展有利的社会文化,谋求自身的发展。

(二)多元性

在教育大发展的趋势中,学院辐射的范围扩大,大门向越来越多的人敞开,校园人群的构成具有多元性。校园与外界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而社会文化本身就是多元的,这就使校园文化包含了社会的矛盾,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内部调节、发展。

(三)创新性

校园拥有一批具有文化创造能力的人,他们能对校园吸收的不同文化进行理智的判断和选择。校园文化源于社会文化而又不同于社会文化,它反对社会文化中的消极文化和无法与自身相容的文化,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与时俱进的文化。

(四)实践性

一方面校园文化与教学实践密切相连,服务于学院的教学实践,另一方面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组织起来、创造条件,开展各项活动。在实践中发挥和增长才干,使学习与实践、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个性的全面培养和发展。

三、校园文化的作用

(一)价值导向作用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想、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从而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校园需要引导学生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校园文化具有引导学生成长方向的作用。校园文化表现出的积极、健康、向上的风貌,也必然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导向作用。

(二)熏陶感染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它通过物化的景观和人化的精神形式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置身于校园之中,就会受到富有意义的标志性建筑和雕塑等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和升华精神。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思想道德教育,升华内在的道德情感,激发他们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所以,健康的校园文化,不论是有形的客观环境.还是无形的精神氛围,都会对学生精神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endprint

(三)规范约束作用

一方面,在校园制度文化中,各种既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约束着学生的行为,另一方面,通过物质文化载体和文化活动所营造出来的环境氛围和对人心理的辐射作用,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一般受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终使自己成为群体中的一员。这种无形的规范力量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教育示范作用

校园文化本身就是富含知识、智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影响着学生的价值选择、思维方式、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等,并把学院的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使他们在现代校园文化环境中受到教育。健康的校园文化不仅能使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而且能在特定的思想品质、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的示范作用下提升自己的人格素质。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思考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环境的美化,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才干,开拓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是极为必要的。因此,校园要注意景点建设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在景点建设上,要突出人文精神,把文化、历史、名人、自然、专业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融思想内涵于优美的环境之中,使各景点都成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启迪学生思维、净化学生心灵的教科书。

(二)做好校园舆论阵地建设

校园网络、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微信、QQ等校园舆论阵地是引导校园文化健康文明发展的重要窗口。这些宣传舆论阵地不仅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要运用网络信息等现代化的表达方式,有针对性地开拓网络校园文化阵地,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設与管理。在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管理、防止有害信息对学生侵蚀的同时,积极推进正面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与学生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力求把枯燥的教学变成生动形象的程序,增强其吸引力。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生具有接受新的技术文化知识的内在动力,并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来充实紧张的学习。学院应建立各种学术型团体和娱乐型团体,在各种团体活动中,让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学院还应组织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创造美的意义,增强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学院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符合学生身心和思想特点,使他们参与其中,陶冶品性,最终产生一种文化自觉。

(四)强化校园制度文化,培养自律性与责任意识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有着促进作用。在制度建设中要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专业特点,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在执行中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法制观念、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把制度建设的过程变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过程,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体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自律性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张铁锁,论校园文化[M],新华出版社,1990,61

[2]亚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1991.4

[3]夏中义.人与自我[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唐仕琼,杨永清.关于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设思考校园文化职业院校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高职高专院校校本师资培训建设的思考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