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情引趣

2018-01-22刘永强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

刘永强

“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兴趣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直接动机,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自主学练,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学只有引起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起到自觉主动参与的锻炼效果。

从新课标理念看出:体育课教学应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首位。我本人认为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应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首先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合作互动的良好氛围。要真诚,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满足学生身心需求和爱好,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以游戏等趣味化强的教学方法完成水平规定内容,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教学手段多样化,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中生自主学练。充分体验身体各项素质进步所带来的兴趣,享受运动快乐。

一、语言引趣、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需仔细挖掘教材中非智力因素,精心设计每一个开场白,运用简练生动的语言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是一堂体育课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开场白能扣住学生的心弦,激情引趣,带入情景,产生直接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愿望。如:在武术教学中,说出武术起源于中国。被称之为“国粹”有强身体、防身自卫及发展灵敏、协调素质等作用。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了解和弘扬我们的国粹,大家说对不对?

有效的准备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在课堂中教师要认真结合本课教材内容有选择的运用专项准备活动和一般准备活动,准备部分有效实用,就能够巧妙自然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刻意求新,使学生开始在心里上就产生一种新的刺激而产生兴趣。如弯道教学中,在场地设计几个较大的圆,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以接力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同样可以起到弯道教學的目的,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枯燥,从而产生兴趣。既锻炼身体,还领会了要领,培养了集体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这样合理选择搭配教材,不但调动了学生们学习兴趣,而且运动负荷及心理负荷也达到了锻炼要求。可谓一举两得,这就是同中求异所产生效果。

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强化兴趣

不放弃每一位学生锻炼的权利,对身体素质差的学生鼓励个别指导。中学的女生身体发育已到青春期,生理上表现怕羞、喜静,对体育课普遍存在着“怕动”“的念头,特别是对技术性强的学习项目,运动负荷较大的内容,产生畏惧心理,缺乏自信心,身体素质差,个子小,肥胖的男生也同样有这种心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感染力强,微笑阳光态度,去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就会大不—样。如:在武术教学中,学生们不一定每个动作开始都能做到位,有的还不够熟练,这时教师就应抓住这个时机,适时地进行诱导鼓励他们为大家做示范,借助集体的掌声和力量来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们各自的闪光点,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有助于增强学生信心和学习兴趣。在跳高教学中,把学生按体质起始水平分成1、2、3个不同高度的小组,教师分类指导,学生可根据提高进步的水平进行升级,耐久跑教学中,标准有2000米、1800米、1500米、1000米、800米,按身体素质水平去选择自己要完成的目标。排球教学,规则简化,发球可以在场地内,垫球可以4次5次过网,跳高、跨栏项目,都按此分组练习,只要学生有进步有收获,就容易产生学习兴趣,从骨子里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设定时间,开设兴趣小组,发展学生个性

在教学中内容掌握后要给学生们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喜欢球类的可以选择球类小组,喜欢体操的选择体操小组,长跑的、体能训练的选择田径小组,毽球,皮筋选择小项目小组,喜欢游戏的选择游戏小组等。这样不但拓展了学生们的学习领域,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们的个性发展,激发了运动兴趣。因为选择的小组间兴趣相同,无形中培养了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小骨干的作用,改变了沉闷一言堂的现象。教学氛围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制约性因素,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愉悦、宽松、奋进的教学氛围,会使人精神振奋,活力无限,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就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上活了,就是这个道理。

四、应用新难动作,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在课堂教学中。新颖较难的动作往往会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增强求知欲,促进学习积极性。如:武术套路中的旋风脚、二起脚,通过看功夫片和老师的示范能够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看过后想学,经过分解教学,完整教学及综合练习,使部分同学得到很好的掌握。

五、重视鼓励、激发兴趣

在体育课学习中,学生们取得一点成绩,就容易产生兴趣,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肯定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及时鼓励。特别是对差的同学有一点进步就要及时给予表扬。

六、多样放松,保持兴趣

课程结束时,结合教材特点选择专项放松操,抖动放松,瑜伽放松等。使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结束课程。做到课已尽,趣犹存。总之,我认为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抓住中学生这个年龄段兴趣广,好奇心强,通过典型有趣,有针对性强的事例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易于接受就能使课上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收到较好的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
最美教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体育课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