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2018-01-22黎海兵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足球教学校园足球影响因素

黎海兵

摘 要:校园足球活动时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文推广的体育活动,在推广实施过程中既需要地方体育局和教育局的支持,也需要学校师生的积极配合。只有真抓实干,才能过真正以素质教育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以河源市校园足球的发展现状为例,展开对影响初中校园足球教学因素的探究,并结合实践调查对其中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相应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校园足球 足球教学 现状 影响因素 对策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就纳入了足球项目。“足球进校园”一直是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一直努力的方向。其中“起点在校园,重点在娃娃”的教育方针也深度落实了素质教育和生本教育理念。但在实践落实中却频现难题。校园足球的教学出现了瓶颈。目前,河源市初中校园足球水平现状不是十分理想,学校对校园足球的重视程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基础能力等都遇到较大问题。这些都对校园足球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本文就结合河源市初中足球教学现状,对影响校园足球教学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尝试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帮助学生自主积极参与校园足球,德智体美劳多元面协同发展。

一、影响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的因素分析

新时期背景下足球作为第一大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足球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能够激发并强化初中生对足球的兴趣,以此进一步推动足球事业的发展。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进校园足球教学,既需要校方与有关教育部门的支持,更需要学校方面在硬件设施、软件配备和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大力建设。但目前河源市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具体有以下因素对初中校园足球教学及发展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一)教學观念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及国家体育总局都对校园足球的开展充分关注,争取从娃娃起狠抓校园足球教育,振兴我国的足球事业。但总体来说我国校园足球发展水平较发达国家抵。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家庭和校园各方面对校园足球的认识不够,尤其是初中体育教学中,虽然已经将充分渗透校园足球概念,但在实施中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教学观念和手段尚在不断实践探索中。这也就衍生了初中校园足球教学效率不明显的问题。就河源市中学的校园足球教学现状来看,40%的学校不经常组织球赛,20%的学校不足之处球赛。而城镇区域的中学更有60%的学校根本不组织球赛。这样的城乡差距和教学现象,主要与经济水平,教学观念等方面有关。部分学校努力相应国家号召狠抓实干,落实校园足球建设与发展。而部分学校由于地域发展限制和教学观念的落后,错过了发展校园足球的机会。各学校教育方针、教学观念都不同,对校园足球的认识水平也高低不一,所以,这些都成为影响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的基础因素。

(二)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河源市大部分学校缺少适应足球教学的标准场地,足球训练只能在其他场地上进行。同时,由于场地的原因或多或少会影响到足球教学的正常进行,迫使足球项目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充分发展。其次,在体育器材、经费等方面并没有专项的支持,学校对这类硬件设施的重视度不高,也会影响到初中校园足球的教学与发展。

(三)教师专业水平不强

根据调查,河源市的足球专业教师比较缺乏,仅占总体育教师的5%,这样的比例给足球的专业教学带来瓶颈。虽然在整体上能够基本维持足球教学的需求,但并不能充分开展课余训练,比如专业的足球赛事的组织,以及专业足球技能的教学等都不能充分开展。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极易被削弱,长此以往,哪些具备足球运动潜质的学生也有可能受到消极影响。所以,师资水平也是影响校园足球教学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缺乏专业系统训练

据调查发现,河源市中学中常年开设课余训练的只占到7%。而利用寒暑假进行训练的几乎没有。不开展课余训练的学校占到了93%。缺乏充足训练时间,训练负荷低等问题也都间接影响了我市中学校园足球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体育场地不足,器材设备不完善。现有的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

(五)父母支撑意识不强

在教育中,只有家长和教师通力合作才能够为孩子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校园足球的教学和发展亦如此。足球运动要求运动量大,对家长而言,可能认为足球运动是一项危险系统高的运动。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大部分家长将重心放在孩子的文化课上,将课余时间交给文化课辅导,并极力反馈一切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活动。这些家长的足球运动意识不强,给孩子灌输的学习观念也是以学习知识为主的。这就有可能制约了学生的特长发展,束缚了孩子的天性,最终影响校园足球的开展,使孩子错过良好的发展机会。

二、改善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的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初中校园足球的普及是提高足球基础水平的关键途径。所以,在实践落实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狠抓实干,加强对中学足球工作的管理,将校园足球“起点在校园,重点在娃娃”的理念渗透到基层中,感染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让中学校园足球工作引起社会关注。所以,树立正确的足球教学观念是开展校园足球的基础。有正确教学观念的支撑,学校才能够有组织、系统地、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足球运动,掌握足球技巧和能力。

(二)充分整合资源,建设标准的训练场地

学校应改善体育经费的支出结构,打造多层次的投入途径,借助社会、国家和和学校的力量共同推动初中校园足球的发展。首先,加大足球训练专项基金的投入,建设专业化的足球训练场地,是硬件设施分批、分期进行落实。同时,建设与管理并行,学校各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现有足球场地器材的管理力度,提高训练场地及器材的使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学校园足球教学体系的完善。

(三)优化师资力量,引进专业的足球教师

各学校应加强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可以借助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本门的监督管理力量,多开展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老师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够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学生从基础阶段养成正确的足球训练习惯。同时,教师应善于对外交流,吸收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大胆地探索与创新,激励学生参与足球运动,开发他们的足球运动潜能。

(四)家长转变观念,营造积极的学习空间

家长在学生学习意识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所以,首先应转变部分家长的错误观念,认为足球运动或训练会影响孩子学习。教师应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打消家长的顾虑。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从而让学生有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有充足的课余时间,更有良好的技能施展平台。因此,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只有转变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观念,才能够奠定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足球运动潜能,发挥其自我效能感,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学好校园足球,最终推动素质教育的落实。

三、结语

总之,通过对河源市中学足球运动现状的分析,发现本市中学足球运动发展还在初始阶段,各方面还有待完善。譬如经济制约、场地设施限制、缺乏专业训练比赛、师资力量匮乏以及多元环境影响等等因素。这些都集中表现在经济、社会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虽然河源市中学校园足球发展还不充分,但群能够呈现出积极的发展势头。作为教育实践者,应结合环境、观念和水平等问题狠抓实干,努力克服现状问题,整合资源促进本市校园足球教学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霞,杨洪林,黄林.重庆农村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0(05):82- 86+100.

[2]张小龙.太原市足球特色学校足球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6.

[3]冷嘉彬.河北省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4]林宁.影响青岛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因素分析[D].山东体育学院,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足球教学校园足球影响因素
试论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对策
足球游戏在高职足球课战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沈阳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