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涯发展教育中的“名誉”观念及其意义
2018-01-22陈昌茂
摘要:在孔子的生涯发展教育中,将51岁至60岁设定为事业化阶段。“50而知天命”,就是知道了生命的使命,坚守信念,用实际行动来实现和履行诺言,是为践行。孔子的非凡之处,在于对“大信”和“小信”的区分,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使命感观念:使命感是通过践行诺言,获得社会名誉,实现生命不朽,并希望得到历史尊重的情感体验。与职业追求职位不同,事业是对生命的承诺,是担当自己生命的使命,是最深层的生命力力量。“青史留名”,作为孔子开创的人生美学的核心概念,通过一代代人的身体力行,积淀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人生观念。
关键词:孔子 名誉 使命感 意义
孔子非常重视名,活着要“正名”——“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死了,也要“留名”,——“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著《春秋》,开创的中国史学的一个重要传统,就是对历史上的人进行褒贬评判,体现了孔子的生命信仰,要求人活在现实中,还要追求活在历史中,青史留名是孔子开创的中国人的人生美学观念。
一、什么是孔子生涯发展教育中的“名誉”
(一)转向“事业”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人生到50岁时,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在职位上将职业转化为事业;二是另起炉灶,从职业上转到事业上去。如孔子本人,孔子在50岁时,放弃教育职业,开始了政治事业。在中国历史中,很多人正是因为从政治职业转向文化事业,才取得巨大的成就,实现青史留名。
事业在孔子人生美学中是一个很高层次的概念,是国事与私事的统一体,是社会认可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事业”的前提是源于内心的“知”,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生命追求,知道了生命的使命。到了50岁,才能够知道自己的生命追求,才能够知道自己的理想,才能够知道自己的事业。在今天看来,这种观点是符合认识论原理的。
认识的任务是要使主体的思想符合于客体的实际。苏格拉底认为,“认识你自己”是非常困难的,这与孔子的“50而知天命”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的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随着主体认识主体自身和客体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和加深,从而形成对自己的理想的认识和把握。理想必须通过计划、方案等形式应用于实践,向现实转化。所以,理想只能在人生实践中形成。著述,歌吟,绘事,琴书,玄理,古玩,术数,医林……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事业”,关键在于它们是不是你心灵的呼唤。
事业,是个体生命的潜能在社会中得以发挥,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产生使命感,又离不开使命感。使命感有着生命的原动力的驱动,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使命感是心灵的自由状态,每个人都希望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种人;使命感是人事与生命力效应的高度顺应契合时的感觉,是完成自己对生命承诺的一种美感。
(二)“君子贞而不谅”
《易经》曰:“贞固足以干事”。贞者,诚信也。只有坚定诚信,才能够“足以干事”。
五十而知天命,就是知道了生命的使命。“知道了”就是一种承诺,承诺就必须践行,这就是诚信。但是,诚信有大有小。孔子区分了“大信”和“小信”,事业指的是大信,是与国家、社会发展相联系的仁义、正道的诚信,乃是大信;离开仁义、正道这个根本前提,不问是非地死守信用,就是小信。怎样才是“正直而不拘于小信”呢?孔子通过对管仲的评价来说明: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孔子认为,管仲体现了“君子贞而不谅”,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拘泥于小信。孟子后来发挥道:“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做大事的人不为小信拘泥。孔子谈的理想、事业,诚信,是指“大信”,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崇高理想”、“鸿鹄之志”、“远大抱负”,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家长里短社会琐事。日常琐事是“谅”,常常要求“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孔子用“管仲之贞”,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追求事业的沉著形象。
(三)“三不朽”
名誉是指社会对人的评价。孔子所说的“名誉”,是指因为对社会作出不朽成绩而青史留名:“身体”消失后,“名名誉”留存在历史中。从进入历史来看,最高名誉是“三不朽”。左丘明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说:“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从《左传》与《春秋》的关系来看,“三不朽”也代表了孔子“留名”的要义。后来,到了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德、功、言三者分别做了界定:
“立德謂创制垂法,博施济众”;
“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
“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立德,不是官居高位,更不是虚无缥缈的许愿,而是实实在在的政绩: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不是名列财富榜的位置,而是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不是哗众取宠,不是人云亦云,更不是剽窃抄袭,杂糅成著,而是哪怕是一管之见、一得之识,只要“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三不朽”是对孔子名誉观念的具体化。要想获得好的历史名誉,就要对自已的行为负责,勤勤恳恳为国家为社会立德立功立言。
二、人如何达到生涯发展中的“名誉”
(一)扯帆“顺应”
此一阶段生命力效应从主动性进入了顺应性。根据皮亚杰的观点,顺应是主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使主体适应环境,举例来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都是顺向迁移的例子。扯帆“顺应”,就是顺风扯帆,将原有的人生经验应用于新的情境,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所以,事业可能是另起炉灶,但不是从头再来,体现为一种顺向迁移、顺应趋势办事。endprint
(二)致真善美
践行事业是对真善美的追求。致真,就是做到严精实。所谓严,就是严格标准,做任何事都有标准,决不敷衍了事;所谓精,就是精准作为,决不东一榔头、西一杠子;所谓实,就是实事求是,决不好大喜功。致善,就是把事情做到最完善。所谓精益求精,就是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朱熹集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致美,就是做起事情来,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心旷神怡,境界不斷升华。
(三)贵在践行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践迹”,本义是踩着别人的脚印走。由于事业是事与生命力效应的契合是一种顺应性人事。所以,“践迹”的内涵是转换成为“顺应性”。只有“践迹”,才能“入室”,做到最好。
践行,就是践行诺言,意思是用实际行动来实现和完成诺言。承诺是对要约的同意,必须是无条件的,不得限制、扩张或者变更要约的内容,否则,不构成承诺。承诺必须清楚明确,不能含糊,是真知不是假知。
“践行”与“施行”二者的区别在于:施行,指执行,使规章法令等发生效力;践行,履行、担当、完成事先约定的事情。
(四)名誉=践行+事业+顺应
“因为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从来没有忘记我对自己的承诺。”承诺不需要通知,只需要用心去做,用心去做,才能卓越。
三、孔子生涯发展教育“名誉”观念的意义
(一)历史意义
事业是孔子开创的中国人的自我实现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汉代班彪在《北征赋》说:“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惟圣贤兮”。班固在《答宾戏》中总结说:陆贾、董仲舒、刘向、扬雄,包括班固本人著书立说,都是从政治职业转移到文化事业的结果。到了现代,梁启超在50多岁时,从政治职业转移到教育事业,成为文化教育名流。
(二)文化意义
“青史留名”是孔子对个体存在的最高价值的设定。
孔子用《春秋》一书开创了中国史学的文化传统,用历史学成功地解决了人身体消失后人的“留存”的问题。后来,司马迁说,“立名者,行之极也。”把“青史留名”当作人生的最高目标。“青史留名”带来了中国史学的发达。“事业有成”是中国人的祝福语。成,指留存在青史中的名誉。“青史留名”铸造着中国人的人格心理,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人生信念。
(三)现实意义
中国官场一直存在有职位不干事的“老混混现象”。《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尸位素餐就是指不做事,白吃饭。职位来之不易,要保住,情有可原,但是用“混”的方法,不作为,就成了“老混混”。“老混混现象”有三个危害:一是危害自己,大好年华在混混中过去了;二是危害国家建设,耽误了国事甚至天下事;三是危害社会,本来生机勃勃的社会生活,被老混混们弄得暮气沉沉。
“老混混现象”的源远流长,主要源于对人生“理想教育”的错位,人们由职位产生的成就感强化,由事业产生的使命感弱化。一直以来,中国非常重视理想教育。但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理想的内涵和本质,把“理想教育”弄成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的“憧憬教育”。其实,按照孔子的人生美学,“理想教育”应该是对50岁以上的成功人士进行的使命感教育,目标是要从心理上唤醒老同志的人生使命感。
(作者简介:陈昌茂,青岛滨海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副教授,贵州大学旅游美学,硕士生导师,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副主席,研究方向:旅游美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