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研究

2018-01-22何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课标新课程素质

何瑜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的教育模式。另一大背景是新课标的改革与推进,使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管理的改革。小学教育是12年义务教育的基础,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基础,所以新课标改革以来,国家甚是重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的改革。小学教育改革的顺利开展,小的方面来说,能够为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的方面来说,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改革 具体改革措施

本世纪初,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发轫之时,广东省教科所、华南师大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即提出“教育走向生本”的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由此不难看出,小学教育改革迫在眉睫,之前的教育理念已经与时代相悖,那么,在小学教育过程中,针对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现状应采取什么措施呢?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浅显看法,仅供参考。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模式落后

教学管理模式落后是我国小学传统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也是存在于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一方面行政手段依然是用的最多的,何谓行政手段,也就是说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多用严厉批评、叫家长甚至是体罚等强制性手段来管理学生;另一方面,小学教学管理中缺乏人文关怀。“生本理念”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它强调以生为本,而传统的小学教育理念是与其相悖的。在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中,多以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诉求等得不到有效解决。

2.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是小学教育体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角色,教师的素质高低,甚至能够直接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和文化修养。然而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教师与教师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素质主要体现在老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否能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非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

1957年11月17日,毛主席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讲话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正如毛主席所说,“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国未来的发展取决于青少年素质的高低,所以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多角度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

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不光教书还要育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三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不仅在学识方面要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还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是就教师本身来说。那么就整个社會教育体系来说,在教师的筛选上要严格慎重,要选出一些思想道德觉悟高、学识渊博的优秀人士加入教师的团队,要践行“宁缺毋滥”。其次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要给教师注入一些新鲜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使其不与社会发展脱节。

2.转变教育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是“以生为本,还学于生”和素质教育。“生本教育”是素质教育模式下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模式下提出的教学教育理念,其主要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位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而不是一味地依靠老师的讲解,旨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由此可以看出,“生本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有着十分显著的意义。现如今,“应试教育”已经被时代所淘汰,大家更重视的是素质教育,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加强德育教育。

一个人的德育是否高尚对其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小学生处于学习阶段,其心智还不健全,认知水平还很低,所以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渗透德育,在教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质。小学是培养德育思想的关键阶段,只有把根基扎稳了,孩子们以后才会积极、健康、全面的发展。比如说每个班都会有班长、课代表等,那么在竞选过程中,部分学生竞选可能是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称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非为了班集体做贡献。老师应该灌输给学生班长在班上是起带头作用的,要有付出奉献的精神,莫让“官本位”等消极思想玷污了孩子们。

4.加强人文教育。

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们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部分学生在使用国外物品后,甚至有了国外比中国好的思想。那么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一定要积极向学生们渗透爱国主义精神,定期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爱国熏陶的视频,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熏陶其爱国情怀。一个人,只有热爱国家,才是一个完整的主体。

三、结束语

小学教育阶段是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小学教育的重要性,把这个基础打牢。在新课标理念的带领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输入一批批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刘晓华.关注学生发展,基于目标管理的小学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5,(8).

[2]李霞.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9).

[3]黄学良.浅析德育在小学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3,(24).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标新课程素质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