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紧张情况下浅析我国死亡教育缺失及对策
2018-01-22同珂蔚田毅
同珂蔚 田毅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愈发紧张,多地发生患者家属暴力伤害医生等事件,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家属难以接受患者死亡导致,由此可见我国对于死亡教育知识普及度低,同时患者家属对于“医疗万能论”此类错误认知也导致在面临家人的生命即将结束时,通常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甚至会因为情绪激动而失去理智诱发暴力事件。
关键词 死亡教育 医患关系 医疗万能
作者简介:同珂蔚、田毅,西安石油大学。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1.102
在医疗水平不断进步的今天,很多患者及患者家属仍有许多对医院、医生、行医治病有错误观念,其中很多人认为“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但是却忽略病情是否允许等客观因素,甚至还有“医疗万能论”等等错误观念,导致在部分病患救治无效时家人无法接受,认为是医生的职责并对医生进行打击报复。以下是我国近年来一些案例:
1.2015年8月垫江某男子因父亲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认为自己没能尽全力为父送终,遂恼羞成怒对当天值班医生拳脚相加,致其轻伤。
2.2013年10月21日上午9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楼六楼重症监护室(ICU)发生一起严重的伤人事件,患者家得知家人宣告死亡后对医生怀恨在心,并对多名ICU医生进行殴打,手段残暴,致ICU主任医师眼镜被打坏,鼻部撕裂伤,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肾挫伤伴血尿,另有两名医生轻伤。
3.2014年6月2日凌晨4点,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生一起恶性伤医事件。患者家属因患者抢救无效死亡而迁怒于医疗人员,将医生和一名五个月身孕的护士打伤,该护士出现先兆流产征兆,患者家属还强迫医生王雅向死者下跪。
类似的案例已经不胜枚举,由这些案例再次让人想到,患者家属的错误认知对医生造成的巨大伤害,医生在面对每一位患者的时候都是竭尽全力,救治生命的“黄金三分钟”后救治可能性就已经微乎其微,但是我们更多听到的是医生护士为了救治患者抢救基本都远远超过“黄金三分钟”,医生护士在为了患者与死神赛跑时一旦失败竟然换来的是家属的恶意报复,不禁让人想是不是家属把病人的死亡迁怒于医生?为什么生老病死这类正常自然现象,家属却有如此巨大的反应?是否应该检视我国对死亡教育太过贫乏了?
死亡教育又称为生命教育,美国的生命教育最初形式是死亡教育,美国的死亡教育虽然名为谈论死亡,实际目的是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正确的去看待生死,以正确的心态去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一、国内外现状
我国现状:中国人民从古至今都对长生不老或是对“生”有一种病态的奢望,统一六国的君主秦王嬴政,在位一生都在寻找长生不老药,甚至派遣徐福东渡替他寻找不老药,历代君王无不在位期间为了寻找不老药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不止君王,平民百姓也从来都是希望自己可以益寿延年,很多神话故事都从侧面反应古代民众对“成仙”、“不死”的奢望,例如嫦娥就是吃了西王母送的不死药才飞天成仙;齐天大圣孙悟空也是在地府中改了生死簿,才长生不老的。可见得中国人对长生是十分推崇的,对“死”是十分忌讳的,中国对死亡的忌讳由来已久,很多习惯都能看出,例如对老人不能送鞋和手表,取谐音送邪和送终,中国人尤其对数字“四”十分的忌讳,因为四的谐音就是死,很多跟数字打交道的人都很忌讳四这个字,广州人甚至在电梯内的四楼按键都用3A代替等等。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人的迷信是对死亡的恐惧演变出的一种变形追求。例如对于血的崇拜与迷信,在民国报纸上经常刊登有关医生“偷血”、“卖血”的新闻,1929年7月大公报《医学周刊》报道了一篇因医院为患者抽血化验,患者大闹医院状告医生“偷血”的闹剧,可见医患问题与民众对生死的无知有一定的关系。
对于死亡的畏惧导致中国人回避面对与死亡有关的所有话题,中国对死亡教育仅限于老师或父母告诉子女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仅此而已。没有人更多的是很多人不愿提及与死亡有关的话题,也就出现了很多人由于对死亡的不了解,导致的认知以及行为的偏差。就如文中最开始提到的在医生对患者救助失败后,家属无法面对亲人死亡对医生做出的恶意报复。
外国现状:国外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即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美国的生命教育就是以死亡教育为起点,逐渐发散、引导直至整个生命教育,系统的培养孩子正确的生死观念。现代美国的生命教育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品格教育、迎向生命挑战的教育、情绪教育。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美国大学就开始全面推广死亡教育,70 年代末取得了巨大成效,美国的死亡教育己经广布全国各级学校。
在此之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法国、瑞士也纷纷效仿美国在自己国家进行死亡教育。这些国家在实施死亡教育之时,根据各国国情都明确了自己的原则和目标。例如美国开展死亡教育的初衷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生死观,增进对死亡的認知,以此降低对死亡的恐俱,教育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看待死亡现象,同时用科学的方法来保全生命。而德国开展死亡教育的目的是想让民众用平和坦然的心态去面对死亡现象。英国则把生命教育看成是全人教育,英国的教育学家相信通过对民众进行生命教育,可以培育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英国公民,这样既促进了整个国家政治文明的进步,也提升了社会文化素养、开化社会道德风气。为了达到这个远大目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英国政府不断推进有关生命教育的各项工作,抓紧对生命教育的监管,建立了以促进学生灵性、道德、社会与文化发展为主轴的公民教育,设计了以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为辅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标志着生命教育被纳入国家和学校的正规教育课程系统。
二、从医患关系紧张的视角下看死亡教育缺失产生的原因
各国对死亡教育的教育程度导致国民对死亡的接受程度不同,正由于我国对死亡教育的严重不足,导致许多人无法了解死亡的意义、难以接受死亡、避讳死亡,甚至很多人的情绪已经泛化至不能提到医院、殡仪馆等词,认为只要这些词就相当于死亡,严重的情绪泛化导致很多人对医院更多的是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其实对于死亡更应该是一种尊重的态度,就应该如同尊重生命一样尊重死亡。生命是人生来最重要的一课,同样的生命的结束也应该是最重要的,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通过死亡教育让大家知道什么是死亡,减少面对死亡时的恐惧,避免人们在面对死亡时的不知所措,应该明白死亡就在身边。endprint
我国的医患纠纷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正是因为对生命、对死亡、对他人的不了解,不尊重。在死亡的打击面前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将死亡的原因全部归结给医生、护士,认为医生护士没有及时或者没有更有效的救治患者,没有更好的尊重他人的职业,只将个人的负性情绪发泄给他人,也可以说患者家属用这种发泄情绪的方式来使自己更好的接受死亡,正是我国死亡教育应该正视的问题,缺少教育就更加缺少发泄情绪的管道,很多人通过哭来发泄情绪,部分人就通过一些比较激进的方式发泄情绪。引起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很多,但可预见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可能导致就读医学专业和即将报考医学专业的学生的紧张情绪,从而使得学生不愿意就读医学院校选择医学作为终生职业,更少的医生愿意从事医疗事业即便从事了也不愿在一线工作,这本身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我们可以通过普及死亡教育改善医患关系,从而彻底的改变这种恶性循环,使更多的人更好地投入医疗事业。
三、对医患关系紧张及死亡教育缺失的处理办法
针对医患关系的现象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合理情绪疗法来解释,著名的情绪ABC理论认为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即引起患者家属对医生施暴的原因并非患者死亡这个事件,而是患者家属对于患者死亡的不合理认知导致的,患者家属认为去医院病就能治愈,这是极为错误的认知。其中不合理信念就有“糟糕至极”认为只要患者去医院治病就有可能死亡;“过分概括”认为患者就是死了,对死亡的具体客观原因不予考虑。
针对患者家属的不合理信念可以:首先,寻找家属的不合理信念,并向家属说明ABC理论;其次,向家属解释是信念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家属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有责任,只有改变了错误认知才能减轻对面对家属死亡的抗拒。最后,因为很多患者家属不认为是自己错误认知导致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我们可以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苏格拉底产婆术式辩论)来让患者家属了解他们的错误信念。例如:医生竭尽全力救治患者,患者就一定会痊愈吗?就如同你认真完成一件老板交代的任务就一定会成功吗?结果都是不确定,这就是不合理信念,不能因为医生的救治就一定能成功。正是死亡教育的缺失造成的这类不合理信念,从而导致偏差的行为。由此可见死亡教育的践行更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四、针对我国死亡教育缺失的解决办法及意义
1.我国可以开始专门的死亡教育课程,可能部分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学习有关死亡的课程,我们也可将课程命名为生命教育。死亡教育应该从小就开始教育,所以应该提前告知家长,死亡教育的意义并且从小学就开展死亡教育,从小就培养死亡意识,不再恐惧死亡、不再忌讳死亡,对死亡有了正确的认识就能更好地生活,更加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就相对应的减少了自杀现象。
2.可以通过学校宣传增加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及自我探索,在校的大学生的心理构建还未完全成熟, 社会阅历少社会经验匮乏, 在社会生存中, 难免会因为无知而卷入悲剧之中。我们對死亡的教育宣传可以让大学生之间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尊重他人生命,通过这种教育让大学生之间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变成彼此的社会支持力量,共同去面对与死亡有关的问题。在过去没有增设死亡教育课程的时候,可能很少有人对自己内心世界中关于死亡的部分有深入的探索,一旦增设这门课程,就可以增加对自己内心世界之前不愿碰触的“死亡”地带的探索,增加自己对自己的了解。
3.正面看待死亡教育对医患关系的作用。我国医患关系不断恶化,这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医患双方对死亡认知的差异。对于患者一方来说,由于缺乏对死亡现象的正确认知,所以在面对自己或家人即将死亡之时,通常不具备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大多数都会情绪激动,有的甚至失去理智,因此提高患方对死亡的正确认知,使其能够坦然接受,他们才会明白所谓的“医疗万能论”是错误的,才能理解医生的职责和能力,当遭遇死亡来临之时才会客观的看待医患关系。
五、死亡教育对未来我国的意义
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对死亡教育的追求也是一种对幸福的追求。死亡教育能够督促人们科学有效的运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更多的可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饱满、有意义。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道路上昂首阔步,生命的延续才能成为文明的延续,死亡教育是生命化的教育,是走向美好人生的教育, 它的普及需要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路倩、任旷、范红艳. 死亡教育在我国实施的重要性及措施.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0(24).
[2]梁娟娟.在社会工作教育中进行死亡教育的必要性.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2).
[3]葛晓飞.当代大学生死亡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教育研究.2007(4).
[4]袁峰、陈四光.美国死亡教育发展概况.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1(4).
[5]谢云天、徐学俊.中国内地近十年来死亡教育研究述评.理工高教研究.2007,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