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新探

2018-01-22陈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课程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陈华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程的博大精深,让学生享受语文、乐于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在学习化社会中,面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一、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建立高效的语文课堂

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之前,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优化,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这不是意味着从课本中脱离出来,而是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满足各种兴趣偏好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设计又需要更高程度地与课本契合。需要设计更为优化的教学目标的内容,体现学生兴趣爱好的個性化差异,在学生追求个性化的同时,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努力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改变以往死板的教学方式,只是靠课本以及课堂几尺见方的空间来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最大的桎梏。现阶段的教学活动开展要有更多的时代特色,需要打开学生的视界,给学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自由翱翔。可以采用的教学方式有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将静态的书本知识,结合动态的视频影像资料,带给学生更为直观形象的感受;积极运用情景教学法,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提升学生对于课文知识的认同感以及教学活动的参与感,在积极参与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翻转课堂的运用,能更高效的利用起课堂时间,也更好地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更积极有效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

三、巧设导语,激发情趣

导语设计要新颖、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中学是学生最具想象力、好奇心,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的阶段。教师应根据以上特点,根据文本知识设计出别具一格、生动有趣的导语,创造出一个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跟随你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多用感染力的语言,以情动人,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找到情感的共鸣。例如,在讲授《散步》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正是有了父母无私的爱和不懈的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富足与安适,当他们老了,身体不再灵便,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做儿女的应该怎么做呢?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教师运用极具情感的语言感染了学生,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和教师一起走进文本中去,去体会文中所表现的人间真爱。

四、积极确保提问的高效性

提问是初中语文课堂的关键,是促进初中语文发展的基础,但是,课堂提问具备一定的技巧性。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执教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与方式,供同行参考与交流。第一,采用点穴式教学方法,点穴式教学方法属于一种高效的课堂提问技巧,是在合理且整体地将问题进行设计的同时,积极钻研教材的主要内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具有一定的关键性,教学要紧紧围绕着文章的中心内容,但在问题的设计中不可涉及内容过多,要找准文章的重点,使问题贯穿与整个课堂之中,从根本上保证提问的准确性。第二,要采用锁链式提问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比较棘手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因此,教师要将这些问题进行拆分,并紧紧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提问。第三,积极营造愉快的提问气氛,从根本上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第四,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在根据问题的本质上采用不同的提问技巧,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以及提问的节奏,采取多种提问方式,保证问题的多样性以及高效性。

五、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多媒体走进了学校,进入了教师眼帘。它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和生动的特点,能够代替语言的枯燥和抽象,可以让学生的兴趣大增,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对于需要朗读的课文,语文教师因受到自身专业水平的限制,不会朗读得太出色,对此,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给学生下载一些现成的朗读资料,通过多媒体播放。这样的朗读材料,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同时也让语文教师在繁琐的教学环节中减轻了负担。对于一些内容比较抽象的课文,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下载一些视频资料,通过音频、视频剪辑软件,对视频资料进行剪辑,制作一个集声音、图片、动画于一体的课件,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直观地掌握所学知识。

六、实施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某种特征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依据小组的特有特点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小组中,每位学生要学会与其他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从长远的目标来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时代的要求,是教师培养学生能力的极好教学模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由的天地里去讨论、分析知识,并对其中的某个知识点提出怀疑,质疑其中的某些论点,学会对知识产生怀疑精神,有了质疑才能进行动手实验,才能用心琢磨其中的用意,进而才能有创新。经过长期的这种模式的熏陶和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质疑能力会大大提高,质疑能力得到提高了,他们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自然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学目标也在不自觉中完成了。

七、结语

综上而述,在新课标背景下,我国初中语文要想从根本上得到快速发展,使初中语文课堂建设具有高效性,那么身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从本质上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及知识水平,将创新意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从根本上认识到初中语文课堂高效性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参考文献

[1]谢震.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校课堂的建立[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72.

[2]向蕊.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45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