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数学“说题”活动的实践研究
2018-01-22李其诺
李其诺
【摘 要】 隨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推入越来越多的高中数学课堂,进行了说题实践活动开展。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说题活动,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使我们能够掌握更多的基本技能与专业知识,进而提高数学思维。我们在说题过程中转换了学习主体的地位,这也逐步增强了数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互动性,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效率突破原有的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改革。本文针对高中学生数学“说题”活动,展开实践探究与讨论,便提出了个人意见,旨在推动高中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促进身心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学习;说题;互动探究;学习主体
引言
我们面临着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如果老师在此阶段采用落后的教学方式,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说题与说课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说题是对某一课时的内容,或者是片段进行教学,说课是对课时的内容进行教学。通过比较可知,说题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参与热情。
1.问题的提出
高中学习阶段,学生的课程模式较为固定,主要以复习和讲评为主,形式较为单一,通常会陷入习惯的学习误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难以体现我们学习的主体地位
虽然新课程改革下,主要强调了学生们是学习主体,但是根据现实的高中阶段学习来看,教师仍然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审题解题一人操作,或者是象征式的由学生开头,接下来自己全程讲授。这样完全体会不出学生们的学习主体性,通过单一承包,有限制的,参与严重影响了学生们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
1.2传统式教学束缚我们思考
教师在初试题目后,通常会为学生进行思考,或者是学生刚开始思考时,便急于提示问题的关键条件,或者是得出本题的解题思路与方向,方便学生快速解题,顺利解答。当问题解决教师便进行自我总结,进行下一课程的讲解传统的教师习惯于此类教学模式,方便在短时间内涉及到更多的数学题目节约时间,又避免了问题偏差,但是这样的讲题过程,已大大限制了学生们的思维发展,难以真正领会到数学知识和技巧的掌握,通过更多的课后训练,却效果不大。
1.3学习过程有所偏颇
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将重点着重于问题的答案上,而不是解题过程中,没有真正掌握解题过程中的方法与解题技巧,只是通过自己在练习过程中不断体会与理解。再加之我们过于重视过程方法,对于错题的强化与问题的方式没有进行明确的温习或者是验算,所以难以接受或者是准确把握与理解数学问题。
2.说题的形式与实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融入新理念仿照教师说课将学生说题引入课堂,进而帮助同学积极参与,将被动式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
2.1说题的形式
说题的范围通常是典型例题和同类题型。此类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开展由我们说题。在具体的说题过程中将数学说题内容分解为三部分:
(1)说题目
运用数学语言讲清题目中所给的信息,数学题目中包含哪些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要求的结论是什么?
(2)说方案
根据自己的语言与学习思维,条理清晰的解说解题思路,如果数学题目类型较为属性可以根据以往的解题经验模仿,构造或者是对题目条件的结论进行分析,通过哪些条件才能够获得数学要求的解题结论。将条件与结论相结合,引入辅助元素,将题目一般化和特殊化,或者是将题目进行分割与重组通过各类探究,增强学生们的解题思路与解题途径,进而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表达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
(3)说反思
在讲解数学题后还要对数学题目进行反思,充分表示解题方法没有漏洞以及该题目所要表达的问题实质是什么?能否推广结论通过反思,增强学习体验进行题目检验与总结均已而寻找数学问题的实质通过解决问题。开创思维,提高数学兴趣,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2.2说题的实践
在具体的说题活动中,难以准确有效的表达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即使是简单的说题过程也只是蜻蜓点水,一笔略过,所以此时教师应当在说体活动开始之前讲清说题的目的与步骤,并参照具体的注意事项予以示范,学生们能通过模仿完整的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3.说题的感悟与收获
通过开展说题活动,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们的思维过程与解题过程,也能在在解题实践中完善学习态度以及思维品质,开展说题活动,拓展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同学间的互助,可以采用专题活动形式来增强说题经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开展说题活动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开展说题活动将学生们从被动的学习地位,推到主动的学习地位,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增强数学交流表达能力,进一步开创数学思维,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宫前长.“选题”选出巧活“说题”说出精彩——从“说题”教研活动的数学“选题”谈起[J].中学数学,2012.17:67-69
[2]李袆.学会追问“数学”——数学的重要阶梯[J].数学通讯,2011(22)
[3]钱月萍,黄加卫.议高中数学教学中“说题”活动的“源”与“流”[J].中学数学研究,2011(07)
[4]殷伟康.“数学说题”教学的原则与教育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