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新闻生产中H5技术呈现的特点及不足
2018-01-22王婉嫣
王婉嫣
摘要:作为移动轻应用,H5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具有广阔前景,且潜力巨大。本文以2017年全国“两会”媒体报道为例,对H5技术在可视化新闻生产中的呈现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可视化新闻生产中的H5技术实践有待完善之处。
关键词:H5技术 可视化新闻 “两会”报道
H5是指第五代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在H5平台上,视频、音频、图像、动画,以及同电脑的交互都被标准化。作为移动轻应用,H5在新闻传播领域具有广阔前景,且潜力巨大。在H5技术支持下,可视化新闻以其创新性、可视化、交互性等特点,实现了一次新闻传播“质”与“量”的飞跃。我们在肯定H5技术创新的革命性意义的同时,也不应忽略H5技术实践中遇到的尴尬和困窘。
可视化新闻生产中H5技术呈现的特点
一、多种形式融合,化静为动,可视化增强。进入“读图时代”,单靠文字传递信息已被大众厌弃,取而代之的是多种传播形式的整合。区别于传统新闻“文字+图片”的报道形式,H5将丰富多彩的图片、引人入胜的音频、切合主题的视频、生动有趣的动画等元素融为一体,从受众/用户思维出发,去文本化,擺脱繁冗文字的堆叠,减轻受众在阅读过程中的压力,走多元可视化之路,呈现出扁平化效果。时政新闻报道形式表达的创新尤为重要。新闻从业者利用H5设计出的具有独特创意的界面,不再沿袭传统时政新闻谨慎规矩、严肃正经的模板,而是结合大众化的信息传递方式,使时政新闻不再沉重难懂,既提高新闻报道的“颜值”,在众多同类型的新闻报道中第一时间锁住受众/用户的眼球,延长受众/用户的停留时间,又刺激受众/用户的视听感受,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悦读”体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两会”期间推出“王小艺的朋友圈”H5作品,反响热烈。在客户端或者微信打开作品界面,点击查看,央广主播王小艺就自动“走入”界面右下方。以布满全屏的朋友圈作为背景,无需用户操作,王小艺“手动”刷新朋友圈,为用户口播介绍自己的朋友圈里每一条动态。除此之外,用户可以手动打开朋友圈里的每一条图片视频动态,其效果与点击自己的朋友圈并无不同。该作品使用抠图技术,从用户的角度模拟生活常态,达到了增强现实的效果,使用户产生共鸣。
二、软硬兼施,内容为王,凸显新闻“把关人”的作用。在新闻报道中,内容的可读性才是真正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在报道时政新闻中,将枯燥乏味的硬新闻变成生动活泼的软新闻是关键。H5技术要求新闻从业者和传播者在可视化新闻的内容选择上具有深度的挖掘性,特别是时政新闻。“两会”新闻报道需要软硬兼施,将严肃的内容转化为精炼且不失趣味的语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要以诙谐幽默的形式表达,如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就不合适使用。
人民日报客户端团队推出的《全国“两会”喊你加入群聊》H5作品采用了“@用户”的形式,以当下最热的微信群聊为设计理念,模拟对话互动的情景模式。在这个群里,用户自动对话“国家领导人”,讨论当下“两会”热议的话题。此次“两会”的热议内容则通过“领导人”的对话框简明扼要地呈现出来。与此同时,进入朋友圈后的每条“领导人”动态内容都精准明确地提炼出“两会”信息、国家动态和民生问题等。
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守门人”的任务不仅仅局限于决定信息是否可以进入渠道或者继续在渠道里流动,他们还是设计信息以怎样的形式进入渠道的把关者。在《全国“两会”喊你加入群聊》H5作品中,这种以对话形式展示出来的内容不同于以往对领导人原话的大篇幅报道,其角度更加多面。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转换为符号,传播对象则要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共同经验”,那么信息的传递将很难完成。而H5可视化的表达减小了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共同空间”的差距,让受众直接明确地获知新闻,降低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理解偏差和时间损耗。
三、实时交互,大众参与,形成多次传播。以往新闻报道只是起到传播的效果,在线性传播模式中,信息接收者只有“受众”一种身份,他们只需滑动界面,便能获知消息。然而,当新闻内容不足以引起受众的兴趣时,读者或是会选择淡忘,或是会关闭该条新闻界面而选择其他。H5技术支撑的可视化新闻突破了单向线性的传播模式,用户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向传播者发送信息,从而形成有效的实时交互。与初期的“魔弹论”不同的是,用户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刺激,用H5报道的新闻促使用户主动参与到新闻的讨论中,并使其成为新闻传播的主力之一。信息传播者在使用H5制作新闻时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用户在设计出来的各个环节进行交互便能够获得新闻信息。双向互动可以大大调动用户的积极性,提升用户的参与性,让用户愿意主动点赞、转发,实现“裂变式”传播。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推出了《2017两会“入场券”》H5作品,进入界面后用户手动点击抢占屏幕中模拟的人民大会堂现场座位,随后界面跳转至“两会”现场开幕式直播。手机界面上方播放视频,下方则是观看者的留言弹幕,同时用户可以通过弹幕发送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可视化新闻生产中H5技术实践之不足
一、主次颠倒,过分注重形式,新闻内容质量不高。当下,碎片化信息杂乱无序地分布在新闻场域中,面对同一个新闻事件报道时,受众/用户的信息选择标准往往基于两点:形式新颖、有特色,内容精炼、有深度。传播者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新媒体时代赢得更多受众/用户的关注,在第一时间吸引受众/用户的目光,往往会在形式上做出创新。受众/用户被炫目的H5技术所吸引,更多地关注新闻界面中的动图、小视频,从而忽视新闻本身所要传达的内容,一味地阅读编辑者传达的文字信息,接收那些没有深度探究的浅层次、无重点的新闻,不对新闻实质进行剖析和思考。在这样的阅读模式下,新闻内容只是在受众/用户的眼前一闪而过,无法在他们的记忆中长期停留,发挥新闻影响力。
许多媒体盲目跟风,过分追求新鲜、独树一帜的表达方式,只注重给予受众/用户一种轻松、游戏化的阅读体验,从而本末倒置,使许多新闻只基于文字表面,而忽视了对新闻实质的剖析,降低了H5对新闻的承载力。另外,在H5新闻中,为了使新闻精简、可视化,新闻编辑将众多的碎片新闻进行整合,提炼出重要信息。对于时政新闻,部分受众/用户会因为阅读水平的差异,无法理解这种简练的信息概括,反而违背了H5新闻设计的本意。endprint
二、作品不具有耐久性,存留时间短,传播渠道单一。H5作品大多迎合移动端社交媒体而生,与依赖于网络的新媒体新闻一样,H5的可视化新闻虽然具有“空间偏向”,可以在某时间内形成大范围的传播,但是这种热度只是一时的,它的传播周期极为短暂,因此只能在这段传播时间内形成大规模的阅读量,无法长久地保存。如果对两三个月前发布的H5作品进行查找,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H5技术備受众多媒体的青睐,原创的、模仿的H5新闻作品层出不穷。在信息爆炸时代,旧新闻往往会淹没在茫茫新的信息浪潮之中。
据笔者统计,《人民日报》公众号每日平均的推送为6条,央广新闻公众号每日平均的推送为5条,央视新闻公众号每日的推送达10条以上。而要在众多推送中寻找多日前的某一条新闻,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翻阅历史消息,除非事先做好对该条新闻的收藏。用户即使在对话框中输入关键词,公众号自动回复的消息也不一定是用户所需的内容。
此外,H5可视化新闻的传播渠道主要是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微信主要通过公众号的推送和朋友圈的分享),而在广大的新闻受众面前,这种传播渠道也过于狭窄。另外,“数字鸿沟”仍然体现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模式中。虽然当代社会几乎人手一个智能手机,但也存在一部分群体由于地区、年龄等原因,缺少能够接触到新媒介的机会。
三、专业人才匮乏,技术有待完善。H5技术在2014年10月完成制定后,网易在当年做了《习近平奥巴马是这样夜游中南海,你感受一下》等H5可视化新闻,引起新闻业界的重视和关注,其后多家媒体纷纷效仿。2017年全国“两会”于3月3日召开,各路媒体全线出动,基于H5的可视化新闻从前两年的预热过渡到大热,但仍处于不成熟时期。究其原因主要是技术人才匮乏。当新闻事件发生之后,传播媒体要在第一时间内撰写内容、编辑H5新闻,即刻发布,此时就尤其考验新闻制作者的综合能力。如何编辑新闻内容才能凸显H5可视化、有深度的特点,如何利用H5设计成符合新闻主题的界面,是H5可视化新闻编辑在制作时常常面临的难题。而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H5技术专业和新闻专业相对分离,既懂得技术又懂得专业新闻报道的新闻从业者并不多。成为一个能够熟练制作H5新闻的工作者需要大量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因此H5新闻的诞生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