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隐睾患儿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2018-01-22谢方达
谢方达
(长春市儿童医院二外科,吉林 长春 130051)
隐睾是指睾丸没有位于阴囊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先天性畸形症。目前高位隐睾的机制尚不明确,但是国内外学者都对高位隐睾患儿的血清性激素水平持较高的关注度。本研究通过对42例高位隐睾患儿术前和术后的三种血清性激素水平的观察,探讨血清性激素对高位隐睾患儿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位隐睾患儿4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患儿的年龄1~10岁,平均(4.2±3.18)岁。所有研究对象符合以下标准:症状及检查结果符合《实用小儿外科学》中高位隐睾的诊断标准;排除有手术史患者;隐睾位置在内环口及以上;排除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畸形的患儿。术后,有2例患儿因一侧的睾丸发育不良,严重畸形采取切除术。其余40例患儿定期进行复诊和随访,持续半年。
1.2 方法
高位隐睾患儿采用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全麻患儿仰卧位,脐部置入腹腔镜,脐下两侧腹直肌外缘置入剪刀与操作钳,剪开患侧内环口周围腹膜后游离精索筋膜将睾丸拖入腹腔内,向近端充分游离松解精索后将睾丸经内环口腹股沟通道无张力固定于患侧阴囊内。
对照组患儿于晨起6点空腹采血3 mL。高位隐睾患儿于手术前一周和术后的3~6个月内采血,采用化学发光技术检测血清卵泡激素、雌二醇和睾酮的水平,采血时间和采血量等方面均与对照组一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患者术前的血清卵泡激素水平和雌二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睾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的血清卵泡激素水平和雌二醇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睾酮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的血清卵泡激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睾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术前术后的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的比较(±s)
表1 患者术前术后的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卵泡激素(IU/L) 雌二醇(ng/L) 睾酮(ng/L)对照组 42 4.89±1.98 37.92±5.48 0.22±0.08隐睾组 术前 42 12.6±4.02 59.33±9.12 0.09±0.09术后 40 8.86±2.05 40.8±5.38 0.19±0.07 F 4.03 6.01 14.17 P<0.05 <0.05 <0.05
3 讨 论
在本研究中,术前隐睾患儿的血清睾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血清睾酮水平的降低可能与患儿因睾丸功能减退,引起其间质细胞和分泌减少有关。雌二醇水平的异常可能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中的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有关,当雌二醇升高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均被抑制,导致睾丸功能下降。
在本研究中,术后隐睾患儿的血清性激素水平较术前有明显差异,血清睾酮显著升高,雌二醇和卵泡激素大幅度下降,有利于恢复睾丸的功能。
综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引起高位隐睾的重要因素,术后患儿血清中的性激素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为睾丸的发育生长和功能恢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 Blanc T,Ayedi A,El-Ghoneimi A,et al.Testicular function and physical outcomein young adult males diagnosed with idio-pathic 46 XY 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 during childhood[J].Eur J Endocri-nol,2011,165(6):907-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