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化疗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分析

2018-01-2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7期
关键词:黏稠度抗凝栓塞

魏 蓉

(泰州市人民医院南院肿瘤科,江苏 泰州 225300)

我国的肺癌的发病率在不断的呈上升趋势,以前的男性比较居多,现在慢慢的女性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目前临床上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是放疗和化疗,肺癌化疗的患者在临床上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症状并不十分明显,容易发生误诊或是漏诊的现象,因此这种疾病应尽早发现尽早治疗[1]。本次研究主要对我院收治的伴有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肺癌化疗患者50例进行研究,探讨分析肺癌化疗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伴有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肺癌化疗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未伴有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肺癌化疗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59.2±3.1)岁。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8.6±2.3)岁;纳入标准:(1)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预计生存期超过6个月的患者;(3)近3个月没有采用放疗或者是化疗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排出合并有其他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近3个月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或者是接受过免疫治疗的患者排除;合并有其他免疫因素的疾病的患者排除。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试验,并且签署了知青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记录,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既往史、病理类型、疾病分期、血小板计数、血粘稠度、D-二聚体以及其治疗办法进行统计研究。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肺癌化疗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60岁,并且有吸烟史、疾病发展至晚期、血液黏稠度上升、D-二聚体上升等都是其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实验组50例肺癌化疗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中,对其中2例肺栓塞、2例下肢静脉栓塞的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剩余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序贯抗凝治疗的办法实施治疗,结果显示治愈25例,好转9例,治疗的有效率为68%。

3 讨 论

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的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我国的肺癌的发病率还在不断的呈上升趋势,以前的男性比较居多,现在慢慢的女性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发生肺癌的原因不是很明确,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长期大量的吸烟和肺癌的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研究发现[3],恶性肿瘤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要明显的高于非癌症患者,而且大约有6倍之多。而且有研究资料显示[4],血液黏稠度不断升高的肺癌化疗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可能性越高,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和高血红蛋白血症导致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息息相关,其中血液的黏稠度不断的升高,导致血液瘀滞,凝血出现异常也有着必然的联系。由于恶性肿瘤患者一直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导致了静脉血栓栓塞的形成,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肿瘤细胞对多种抗凝物质都有表达效果,而且肿瘤细胞的表面还会有比较多的纤溶系统需要的全部蛋白产生,干扰了纤溶系统,对肿瘤细胞产生刺激使得血小板增加,出现了纤维蛋白原,最终使血液的黏稠度增加[5]。

临床上肺癌化疗的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形成,不仅使治疗的难度增加,而且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的降低,使其生存时间缩短。现阶段对于肺癌化疗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没有标准的治疗办法,主要对患者实施溶栓以及抗凝治疗。但是有相关研究认为合并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不适合进行溶栓治疗,因此主要是采用抗凝治疗。而且有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肺癌化疗合并血栓栓塞症的患者实施抗凝治疗安全性比较高,而且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比普通的肝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加的确切和安全[6]。我国最新定制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提出[7],对于伴有癌症并且是首次发生的深静脉血栓,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3~6个月后,并且采用维生K拮抗剂实施长期治疗;对于反复发病的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建议其长期使用抗凝治疗并且对其定期实施风险评估,可以有效的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中发现,患者的年龄≥60岁,并且有吸烟史、晚期、血液黏稠度上升、D-二聚体上升等都是其危险因素。50例肺癌化疗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中,结果显示治愈25例,好转9例,治疗的有效率为65%。因此应该对于危险因素密切的监测,尽早发现,尽早采用抗凝办法实施治疗,使得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于年龄≥60岁,并且有吸烟史、疾病发展至晚期、血液黏稠度上升、D-二聚体上升等都是肺癌化疗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这种疾病的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应对其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1] 方 芳,林云才.老年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因素及生存情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7):4253-4254.

[2] 王秀娟,孙明玲,王 蕾,等.恶性血液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15,21(04):218-221.

[3] 徐 瑶,彭 聪,邓晓杨.宫颈癌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和治疗[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11):1773-1775.

[4] 陈芙蓉,朱 丹,陈 慧,等.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03):131-133.

[5] 吴 卿,谢贤和.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7,51(04):228-233.

[6] 阿旺旦增,德吉曲宗,吕广超,等.老年肺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4):3511-3513.

[7] 许 琦,王 悦,李 艺,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21(05):337-341.

猜你喜欢

黏稠度抗凝栓塞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这些表现是假黏稠
小学品德学科长课程的路径设计
血液黏稠患者忌食花生红衣
Mutually Beneficial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