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个人信息权刑法保护的立法及完善研究

2018-01-22陈美珍

法制博览 2018年36期
关键词:刑事法律犯罪行为保护法

陈美珍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1127

个人信息权主要由个人信息支配权、个人信息利用权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权组成,指自然人依法对其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支配、控制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完善个人信息权刑法保护,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理顺社会关系,提高立法质量,保障公民的人身及财产不受威胁,维护其人格权和财产权,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

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刑事立法的局限性

(一)主体规定的不足

在《刑法修正案(九)》第十七条的规定中,缺乏对“个人信息”的明确界定,对于“情节严重”的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处罚普遍存在较轻的现象,侵犯个人信息权行为的犯罪成本的偏低,难以有效发挥国家法律的强制性和震慑性作用,导致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屡禁不止。除此之外,国家对个人信息相关的规定、规范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不完善,也造成了法律体系的漏洞,造成了一种有法律明文规定却没有前提依据的尴尬局面[1]。

(二)配套法律不健全,相关法律衔接有缝隙

当前,我国在个人信息权保护方面,还缺乏完善的相关配套立法,刑法的介入较为狭窄,尽管已经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附属刑法规定等方式来保护个人信息,但执行力度较差,相关法律之间的缺乏良好的衔接机制,以此同时,我国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相对较为分散,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法律体系,无法与刑法进行有机结合,而侵犯个人信息犯罪往往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大量的电信、网络诈骗,绑架,敲诈勒索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威胁了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仅依靠刑法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权,其效果往往差强人意,难以提高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二、个人信息权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充实个人信息保护的刑法规定

充实个人信息保护的刑法规定,能够有效弥补《刑法修正案(九)》的不足之处,促进我国的法制化建设。首先,要对“个人信息”进行明确的界定,对其是否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应当用立法层面加以清晰的论断,并按照其不同额性质进行细化和区分,也缺乏司法活动的有的放矢。其次,要健全现有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罪名,落实对非法利用、收集他人信息行为的规制,从源头上保障人民群众的个人信息权。例如,针对刑法第177条,应新增“过失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并将其放置于刑法第253条之一后,依据情节的严重性,制定相应的刑罚。最后,要加大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增加犯罪成本,通过提升主刑、附加刑的方式增强法律的震慑力度,保证对犯罪行为的惩治落到实处。

(二)推进《个人信息保护法》与刑事法律相适应

健全配套法律,积极推进《个人信息保护法》与刑事法律的适配性,对于构建合理的个人信息权法律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要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信息主体权责的规定。在法律层面上的信息主体(Information Agent)设置产生并拥有其产生的个人信息的自然人,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以及相关内容具有全面支配的权利,但值得注意的是,权利与义务是相一致且不可分割的,应当使信息主体清晰的认识到行使权利的首要前提是不能逾越有关法律的规定。另一方面,要促进个人信息刑事保护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相互配合,实行民事责任优先原则,将《个人信息保护法》作为前提,落实个人信息权的保护力度,扩大赔偿范围,最大限度的降低侵犯个人信息权所造成的犯罪损失,以提高法律的权威性。

(三)健全与刑法相联系的法律保护机制

健全法律保护机制,促进相关法律之间的有效衔接,能够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人格尊严,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首先,要加强个人信息刑事保护与行政保护的联系,首先,要提高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平衡个人信息利用与个人信息保护,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自律机制,增强行政机关和公共服务企业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将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犯罪行为的制裁拓展到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促进行政法律与刑事法律的协同性和衔接性,共同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其次,要确保刑事程序法对实体法的有效支持,刑事诉讼法以刑法的实现为目的,充分发挥刑事诉讼法的工具性作用,丰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相关内容,能够有效促进刑法的发展和完善,以强化对人权保障。例如,在诉讼法中可以规定,当犯罪嫌疑人刑事犯罪情节较轻,且取得受害人及其家属的谅解,并做出相应的赔偿,在此种情形下,司法机关可以考虑不公开犯罪嫌疑人的个人信息[2]。

三、结论

综上所述,立足于我国国情,选择适宜的关于个人信息权刑法保护的立法模式,调节保护个人信息和利用个人信息二者之间存在矛盾,确立正确的个人信息权的基本保护原则,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提高刑法执行效力,从而减少侵犯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保障公民的个人信息不受侵犯。

猜你喜欢

刑事法律犯罪行为保护法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利用“短信嗅探”技术实施网络侵财犯罪行为的定性研究
未成年人保护法 大幅修订亮点多
从严政策下传染病防治之刑事法律的司法适用
刑事法律和刑事政策调整与监狱工作
聚众淫乱罪的保护法益及处罚限定
论故意伤害罪入罪标准
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实证研究
诱惑侦查合法性之认定及此措施下毒品犯罪行为的界定
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实践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