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以徐玉玉被骗案为视角

2018-01-22李久彪

法制博览 2018年36期
关键词:实名制个人信息诈骗

李久彪

沂南县人民法院,山东 沂南 276300

一、当前我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

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普及使得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运输和利用都变得容易异常,给个人的“数字化人格”保护带来了极大挑战,个人信息保护成为有关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立法关注的热点问题。

2016年8月19日,山东省临沂市高考录取新生徐玉玉被不法分子冒充教育、财政部门工作人员诈骗9900元,徐玉玉在其父亲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报警,后徐不堪承受压力之痛,终因心脏衰竭而死亡。案发后,公安机关经过全力侦查,查明了电信网路络诈骗团伙情况和信息泄露源头。目前,以上8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抓获。

就上述案件而言,被害人基于对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信赖,提供了相关信息,致使自身利益陷入“虎口”,同时,也使得企事业单位的对外公信力受到重创,更破坏了诚信社会赖以构建的秩序基础。毋庸置疑,我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已经处于高发态势,既严重侵犯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又往往与电信诈骗等其他犯罪存在密切关联,社会危害日益突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形势严峻,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二、公民个人信息权利被侵犯的类型分析

近年来,央视曝光的“3.15”晚会中均有个人信息被滥用的行业内幕报道,司法实践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例既有刑事违法犯罪,也有民事侵权案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侵扰私人生活领域型。此类侵权行为一般表现为偷拍偷录、窃听监视、私拆他人信件或者秘密窃取电子邮件、跟踪或者以电话等其他方式骚扰他人私生活、不法取证等。

(二)主动公开他人隐私信息型。此类侵权行为一般包括如下两种形式:一是非法刺探、调查所得之私人秘密后,或者予以公布于众,或者暗中提供给第三者,以谋取不法利益。二是合法掌握他人秘密而非法泄露,一旦泄露,也构成侵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侵犯公民名誉权利型。此类侵权行为也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故意侵权,主要表现在以张贴大字报、小字报、漫画等形式公然侮辱、谩骂、嘲讽他人,使其人格受到贬低,心灵受到蒙羞耻辱,此类行为在侵犯公民名誉权的同时,也容易涉嫌侮辱、诽谤刑事犯罪。二是过失侵权,主要表现在对文学作品等问题的把握上,容易构成对他人的名誉造成侵权,相对于前者而言,其性质相似,但其行为方式和社会危害后果显然要轻得多,不足以科处刑罚。

三、完善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构想

面对日益严重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笔者认为,完善立法体系,强化责任追究,加强职能监管,增强保护意识,才能恰当地赔偿受害消费者,精准地惩处有关责任方,有效地威慑潜在加害者。

(一)完善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已涉及民法、刑法、行政法等诸多部门法领域,因此,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上,既要加快推进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重点领域立法,又要在各部门法之间必须做好紧密衔接,加快形成一个系统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体系,以点带面,将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法网密织,才能更好地避免公众因此而遭受的侵扰。

(二)强化网络管理,确保网络安全

随着“互联网+”科技概念的引入,人们已经对互联网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网络传播具有互动性,其传播速度相当快捷,传播对象也具有不特定性,是当今危害性最大的个人信息泄露途径,因此,规范网络秩序是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的必要手段。

一是网络服务提供商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大网络安全方面的投入。二是互联网单位和接入单位要健全管理制度,做好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三是互联网主管部门联合信息保护等政府主管部门建立统一管控平台,强化网络安全监督、治理,以最便捷的方式管控网络风险,阻断违法行为。同时,加强网络使用规范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公民安全用网意识。四是用户安全用网,从自身做起。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提高安全意识,尽量较少地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强化实名制管理,恪守职业道德

全面推行实施手机实名制。通过实名制,可以有效防范垃圾短信、手机诈骗,有效划分信息传播责任主体,加大违法成本,进而有效控制手机诈骗等违法行为。

企事业单位应加强个人信息的管理。商业机构未经当事人书面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相关信息;商业网站实行接入点实名制管理,恪守职业道德,加强自身的安全防范措施,提高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技术水平,提供更高级的隐私保护控制方法。

在瞬息万变的今天,信息不仅是人们沟通的桥梁,更是每个人心中最深层的话语,它时而敞开,时而封闭。只有创造一个良性的社会环境,才能给人们自由控制个人信息的空间。法律只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因此,个人信息安全的管理,不仅仅依靠法律手段进行事后救济,更重要的是做到事前预防。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上,惟有一手抓有效打击,一手抓源头防范,才能构建信息安全的社会环境,搭建世界大同的和谐之美。

猜你喜欢

实名制个人信息诈骗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实名制验证快速闸机通道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快递实名制怎样才可行?
实名制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
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