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
2018-01-22孙红灵
孙红灵
天津市职业大学,天津 300191
现阶段,正是我国进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会议上,对高校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是教育工作进行的前言针对,而高校教师更应该作为高校学生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努力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为我党执政提供坚定不移的支持。习近平总书记的发言为新时代下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一、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中央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前所未有的重视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进行了有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根本性问题的重要解答,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指南。新时代高校要认真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和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找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面对新的情况、新的任务进行积极探索,对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具有重大意义。
(二)要对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总要求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分析,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为基础,在学校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为新时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进行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就必须以社会主义党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及道德法律作为基础,才能不走偏方向,要使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就只有依靠坚持不懈、持续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去完成。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整个国家发展建设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物质文明建设,一定要做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这个建设过程中,偏重任何一方都会影响我国的发展,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依靠,否则,没有思想政治工作,所谓的精神文明建设就会成为纸上谈兵。而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就是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首先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只有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其巨大的潜力,才能使生产力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物质文明建设才能持续稳定的进行。而调动人的积极性则与持续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分不开。
三、加强高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大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力实施高校思政改革攻坚,全面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切实提升思政工作时效性,进一步营造海晏河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一)统筹思想政治工作,强化问题导向
要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统筹调整,并对存在问题的薄弱环节加强整改并进行相关的协调推进,助推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中,要将老师和学生结合起来。很多高校的党政支部工作人员错误的认为学生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却在实际的工作中忽略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仍旧是现阶段高校实际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在工作中既要教导学生对中国在当前世界上的形势进行认识,还要教导学生背负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与此同时,更要引导教师坚持教书育人的己任,让其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二)党委教师工作部的建立
第一个体制内的党委教师工作部建立于北京大学,于2015年正式成立,但其作为新生部门进入大众视野是在2017年,从而引起社会及各高校的广泛关注。在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公布的关于29所高校整改情况的通报中,其中22所中管高校均有提及成立教工部。据相关调查表明,31所中管高校已经有27所成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并且还有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也在相继的建立这一机构。
(三)加快高校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的进程
当前,党和国家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工作情况有着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而现阶段,大部分高校体系中,党务、教务等部门均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管理服务职能有所涉及,但责任不明,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并不强。相对于体制机制、制度体系和工作模式相对健全的党委学生工作部而言,大部分高校党委处于供给侧,而在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环节存在空白现象。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党委教师工作部应运而生。相关高校应该加快建立党委教师工作部的步伐,进而更有针对性的做好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四、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
要对现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进一步的贯彻落实,必须建立健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要形成一个各部门协调整合共同管理的格局,服从于校党委的统一领导。
(一)党政共同负责,做好统筹协调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并与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并出台一个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可行性方案。将高校的发展目标和方案相结合,制定任务书和思想政治工作路线图。要在实际工作中明确责任,党委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相关负责人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进行相关决议的实施,和其他部门通力合作,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二)是构建大思政格局,推进协同育人
建立书记校长统一领导,其他部门积极配合的全面统筹管理的党委教师工作部,形成一个多方面完善的教书育人的体制机制。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彻于学校日常工作中,坚持全方位,全员的教书育人工作。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档案,完善师德失范行为检测报告和失信惩戒机制。把师德和政治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配用、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实行“一票否决”。完善教师服务保障体系,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保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的条件
在很长一段时间,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建立不完善,没有全面的贯彻于整个高校的日常工作环节中,因此出现了说的多,做得少等情况。在新时期,要充分的落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保障其主体地位,将其作为日常核心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加大资金支持,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力度,为全面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切实的有力保障。
(一)完善政策投入
政策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要战略资源,也是实际工作中的优势所在,决定了高校的发展形势和办学目标,并影响着为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资源,要保障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有优秀的接班人,就要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切实的贯彻落实。教师工作部要将对教师的管理工作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安排。制定相应的奖惩政策,进一步扶持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提升教师的自豪感和工作积极性。
(二)配齐建强骨干队伍
一个高素质的队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要制定一个相对完善的思想政治培训方案,进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以“政治强、素质高、品行好、作风正、能力强、有担当”标准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教师的选拔,并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员,建设一个“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将从严治教、依法治教落到实处。将队伍的建立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总规划之中。进一步完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并为落实思想政治工作配有专职的工作人员,让其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和推动者。
(三)确保必要的经费投入
经费支援是扎实推进工作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高校党党委和相关主管部门要以总书记的要求为行动指南,制定出合理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案,并对其进行专项拨款,保证专款专用。在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下,进行高校教书育人规划的资源投入和使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提供有利支持。
(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普及,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建立在尊重发展的基础上,让思想政治工作真正的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让其更具备灵活性,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中,要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媒体,对工作内容进行创新,更好的做到育德育人。这是高校未来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目标和面临的实际考验。
习近平同志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习近平同志指出,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样如此,需要工作者研究把握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互动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和网络技术进行融合。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真正的活起来,要有活生生的内容。要通过思政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师德演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深入看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师德教育活动,以此引导教师全面履行传道受业解惑的职责。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重要性。本文对新时期下如何加强高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进行了浅要分析,对如何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对保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的条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